跟小表叔比,他的机遇比我好多了

小表叔和我年龄差不多大,他的命运不知比我好了多少倍。

我十六岁初中毕业,回到村里当一名村农电工也很不错了。小不懂事,怕吃苦。每天面对树枝上乱拉乱接的黑皮线,终日忧心忡忡:生怕哪一天天下雨,从树枝上断下来的线把老百姓电着了,上面领导找我问责。

说实在的,那时候的用电保护措施确实跟现在不能比。

我开始跟大哥闹,不想干村电工了。大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我弄到乡政府放农村露天电影,二十多岁在乡里放电影还是挺风光的,老婆就是放电影找的。

跟小表叔比,他的机遇比我好多了

随着电视、录像机的冲击,电影放到一九九四年的春天,维持不下去了。从此,我开始走上颠沛流离的打工生涯。

小表叔也是初中毕业,他父亲是一位老教师。他顶了父亲的城市户口,被安排在县城日光灯管厂工作。农村户口变成城里户口,这个优势比我不知大多少倍。

小表叔从小读书就有力气,爱打架。没想到在厂里跟朋友喝醉了酒,打架把人打伤了。

日光灯管厂把他退回到原籍,回到我们乡。

乡里对于城市户口人员,不管怎么说都得安排工作。

当时也确实没有单位可安排,在那个档口,乡里就开了一个照相馆,把小表叔安置在里面上班了。

乡办照相馆也没有什么生意。那时候农村有很多人自己买台照相机,骑辆重庆产的黄色轻骑。跑到农村去,让大姑娘、小媳妇,还有老头老太、摇篮里的娃娃照相。

跟小表叔比,他的机遇比我好多了

大姑娘小媳妇总喜欢站在油菜花田里,或者站在家门口,轻骑成了她们的道具,有条件的再拎着或者在肩头上扛着一台三洋机,美滋滋的相片就等过几天送来了。

这也许就是市场竞争的局面吧。小表叔所在的照相馆光拿工资,不产生效益也在九四年关门歇业了。

硬气就硬气在他是城市户口,不用他烦,乡里总得安排。

初中毕业的他能安排在什么地方呢?后来,他被安排回老家村里当了一名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

跟小表叔比,他的机遇比我好多了

老师就这么一干二十几年。

前两天我遇到小表叔,他告诉我现在书也不用他教了。被合并到镇中学,他就看看大门。拿的是在编教师的工资,一个月也七八千呢。

我真羡慕小表叔。同时我在想,要不是日光灯管厂那一架,恐怕早下岗失业了。

嘿嘿:也就这个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