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茂蘭:多彩畫筆繪就“水陸空”產業脫貧騰飛圖

人民網-貴州頻道

荔波茂兰:多彩画笔绘就“水陆空”产业脱贫腾飞图
荔波茂兰:多彩画笔绘就“水陆空”产业脱贫腾飞图
荔波茂兰:多彩画笔绘就“水陆空”产业脱贫腾飞图荔波茂兰:多彩画笔绘就“水陆空”产业脱贫腾飞图

近年來,荔波縣茂蘭鎮壩區通過充分利用“空中、山上、田地、水裡、圈舍”等資源,統籌規劃,精心設計,以“空中有蜜蜂飛舞、山中有經濟作物、地裡有特色種植、水中有養稻花魚、圈內有生態畜牧”的產業佈局,以壯基地、創品牌、提效應為突破口和抓手,積極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壯大優勢特色產業,推動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科技化、信息化發展,打造出屬於茂蘭特色的“水陸空”立體式產業格局。

金色:空中有蜜蜂飛舞

茂蘭鎮精心部署發展地域特色蜂蜜,抓住該產業不爭田、不佔地、投資少、見效快、無汙染集約低碳的特點,將大力推廣庭院經濟讓農戶特別是貧困戶在房前屋後根據所需養殖蜜蜂,並加大對養蜂產業的技術指導及扶持力度,建立“合作社 大戶 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實現養蜂產業可持續發展,讓廣大農戶過上像蜂蜜一樣的“甜蜜生活”。目前,茂蘭鎮已建成2家養蜂標準化示範場及蜂產品加工企業,發展飼養蜜蜂點四個分別是比鳩村、羅家村、瑤埃村、堯朝村,有蜂箱1000箱,蜂蜜產量4.5噸,比鳩村陳氏蜂蜜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蜂蜜、蜂膠、蜂王漿等各類蜂類產品年產值達40萬餘元。

青色:山中有經濟作物

茂蘭鎮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原則,在水慶壩區引進企業發展以花椒種植為主導的產業。利用陡坡耕地和宜林荒山荒地標準化種植,採取四周零星種植、低產低效林改造等方式,將發展花椒產業作為產業脫貧的重要途徑,經過科學謀劃,採取“公司+基地+專業合作社+支部+農戶”和訂單農業經營模式,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務工務農、入股分紅、參與種植等形式。同時,培養一批農業產業化“小巨人”,示範帶動輻射周邊貧困村農戶和移民群眾增產增收。目前,水慶村發展花椒種植1016畝,涉及農戶199戶697人,其中貧困戶79戶277人,群眾通過項目分紅、土地流轉、群眾務工等方式實現戶均增收4000餘元。

綠色:地裡有特色種植

茂蘭鎮打造形成“1 5 N”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格局,桑蠶作為茂蘭鎮的傳統產業,在當地有著很好的群眾基礎,在政府引導下,堅持走“龍頭企業 基地 貧困戶”的經營模式。由貴州綠寶石絲綢有限公司和荔波縣富民公司提供訂單,各村專業合作社組織蠶農按公司要求進行蠶桑生產,為公司提供優質原料繭。同時,茂蘭鎮積極實施以引業到鎮、引企到村、引技到戶、帶富到人的“三引一帶”舉措,形成了以桑蠶為主導,發展百香果、蔬菜、中藥材等產業齊頭並進的“1 5 N”產業體系。目前,茂蘭鎮發展種桑養蠶6000畝,百香果種植1510畝,花椒種植1016畝,蔬菜種植2500畝,海花草種植1000畝,油茶種植300餘畝。

銀色:水中有養稻花魚

茂蘭鎮在打造立體式產業過程中,“稻花魚”已成為“水中有魚”的重要組成,依託“茂蘭稻花魚”品牌,把稻田養魚作為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的有效途徑,積極引導貧困群眾科學養殖,打造“養魚富民”的生態農業發展路子,推動產業扶貧,助力百姓脫貧致富。同時,以“稻 魚 N”推廣發展“一年多季、一田多收、一業多效”的高效種養殖模式。2019年,茂蘭鎮實施稻花養魚項目共計900餘畝,覆蓋貧困戶430戶,可實現戶均增收5000多元。目前,茂蘭鎮計劃在全鎮繼續擴大種養殖範圍達1300餘畝,覆蓋貧困戶550戶,可實現戶均增收5500餘元。

棕色:圈內有生態畜牧

茂蘭鎮打造循環生態圈,採取“藤椒 麻鴨”的循環種養殖模式,通過在花椒基地建鴨舍,麻鴨在林下自由覓食,其中產生的鴨糞可作為有機肥循環利用,形成互補,實現和諧共生的生態環境。且麻鴨的口感、營養價值和市場價格都高於傳統的鴨子,在各方面麻鴨都更勝一籌。同時,鎮農服中心的專業技術服務團隊實行人員定點上門服務,確保在養殖過程中的存活率。發展以“藤椒 麻鴨”種養殖基地為核心,輻射帶動周邊群眾發展“藤椒 麻鴨(瑤山雞)”的循環種養殖模式,提高“造血”功能。目前,茂蘭鎮養殖麻鴨有5000餘羽,收益高達27萬餘元,訂單覆蓋重慶、貴陽及周邊縣市。

如今,茂蘭鎮各村已實現了“處處有生機、處處有商機、處處有生態”,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傳統農業正向現代農業快步前進,一幅茂蘭特色的“產業脫貧騰飛圖”正向世人緩緩展開。(文/圖:岑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