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水陸空”交通創未來

高質量發展,需要交通全要素高效率配置。近年來,宜興瞄準打造區域綜合交通樞紐,持續發力,內外兼修。對外,通高鐵、拓高速、建機場,與長三角重要城市互動聯繫全面提升;對內,密道路、優航道、暢物流,城鄉發展血脈暢通,城市穩步向前。今後,隨著一大批工程快速推進,“公鐵水空”交通大格局正朝千年陶都款款而來,為產業強市、產城融合、城鄉一體化發展等提供有力支撐,以一流的現代化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新未來。

感受現在

快速立體 打通對外經脈

眼下,宜長高速公路重要節點工程——長約1.8 公里的葡萄嶺隧道建設正有序推進,隧道套拱管棚施工已基本完成,計劃本月進行進洞爆破等作業,預計於2020 年實現貫通。待2021 年宜長高速全面建成後,不僅將成為第二條寧杭快速通道,外地遊客前往宜興各大旅遊風景區也將更便利。

長三角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也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點。作為身處長三角地理幾何中心的宜興,如何變成滬寧杭都市圈現實的黃金節點?對外交通是響亮的答案。

這兩年,宜興快速立體對外交通格局邁入全新時代。去年底開工建設的宜長、常宜等高速公路,以時間換空間,將大大縮短宜興與其他地區的時空距離,提高市民出行交流的頻度和廣度,拓展發展空間。同時,聚焦“錫宜一體化發展”,鹽泰錫常宜城際鐵路、錫宜S2 市域軌道交通項目正在完善規劃方案;宜馬快速通道年底有望開工,將打破錫宜陸地不相連的格局;作為目前錫宜之間唯一的快速通道,錫宜高速擴建前期工作正在提速;架起錫宜一體化“空中走廊”的丁蜀通用航空機場、錫溧漕河航道整治等工程也在穩步推進。對外交通優勢不斷放大,不僅讓市民的生活更方便,還將推動一批優勢產業、新興產業尋找新的合作和增長點,進而提升陶都在長三角城市群發展中的產業競爭力。

暢通有序 釋放內部活力

連日來,搶抓晴好天氣,建設工人正加快推進環科大道南延段建設,預計今年8 月底可完工。作為262 省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環科大道南延段起於環科大道與老104 國道宜興段交叉處,向南跨越西氿,與宜廣線對接。其建成後,北接滆湖東路、南至宜廣線的宜興西部快速主幹道路將全線貫通。同時,還將有效緩解104 國道宜興西氿段、環科園段的交通壓力,令宜興西部路網整體佈局進一步得到優化。

交通之於城市,如同人體血脈,血脈通暢,城市才能煥發活力生機。近兩年來,宜興在市域範圍內全力推進新一輪國省幹線建設,通過建設360 省道(雙湖路)、262 省道環科大道南延段、263 省道(豐張公路)官徐段和341 省道(周楊公路)等,將形成國省幹線“四縱四橫”網絡,覆蓋全市各鎮(街道、園區)。除了262 省道環科大道南延段今年建成外,南部360 省道西張段、茗嶺段(宜廣線至善龍路段)年內分別計劃完成工程量的80% 和20%,而北部341 省道周楊公路和橋至周鐵段也將啟動建設。

圍繞市委、市政府關於“旅遊振興”的重大戰略部署,宜興還啟動旅遊路網加密工程,充分發揮交通運輸對旅遊產業發展的支撐和服務作用。近年來,宜興以宜南山區旅遊景區為節點,重點建設雲嶺路、善龍路等工程。隨著善龍路基本貫通,360省道西張段、潘西線等工程推進建設,在不遠的將來,宜興南部將形成以寧杭高速、宜長高速、360 省道為骨架,幹線公路、旅遊環線、慢行系統等互聯互通、層次多樣的旅遊路網體系。

升級改造 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春節前,周鐵鎮徐瀆村一條2.6 公里長的村道完成改造,順利通車。新道路不僅從原來的3 米寬變身成5 米多寬,而且安上了敞亮的路燈。徐瀆村地處太湖瀆區,大部分百姓以種植蔬菜為生。村道的改造,有效解決了田間蔬菜運輸的難題。近年來,該村已對8 條主要村道進行拓寬和黑色化改造,方便了村民們的生產生活,村裡還計劃將萬善寺白果樹、怡霖生態園等地“串珠成線”,做優觀光農業,擦亮生態田園村莊品牌。

農村公路是鄉村振興戰略的硬件支撐,也是帶動廣大農民實現全面小康的重要交通保障。近年來,宜興平均每年都要完成150 公里以上鎮村道路和20 多座農村危橋的升級改造。在陶都廣袤的農村大地上,一條又一條平坦寬闊的道路在鄉間地頭不斷延伸,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敲門磚”和百姓生活的“致富路”。自興楊線等幹線公路投用以來,一舉改變了楊巷原先“樹狀”村道未形成“網狀”,道路狹窄、村與村不連的狀況,助力當地農產品走進市場。而針對西渚至橫山的農路建設相對滯後等狀況,該鎮對西倒線、橫倒線進行拓寬,寬闊平坦的農路直通景點和農家,拉動了當地農家樂、民宿的發展。

按照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的“四好農村路”標準,今年宜興又將完成150 公里鎮村道路和25 座農村危橋的升級改造,為農民鋪就更多幸福的“黃金大道”。此外,還將進一步擴大農村公路提檔升級的範圍,結合新一輪農村公路路網規劃成果,以農村居民聚居點、新經濟節點及生態旅遊區為重點目標,開展改造工作,進一步完善農村路網結構。

展望未來

根據《宜興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規劃成果,宜興市域綜合交通系統的總體發展思路是:緊抓區域軌道發展機遇,加快融入區域高速公路網,合理預控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廊道,提高高速公路網服務水平。

將主要通過“公鐵水空”等途徑來實現:

在機場建設方面,將完成丁蜀通用航空機場建設,通過固定翼飛機、直升飛機等建立與周邊機場的快速空中交通聯繫。

在鐵路方面,將通過對接滬蘇湖城際鐵路,建設鹽泰錫常宜鐵路,新長鐵路複線電氣化改造等,進一步融入區域。

在航道方面,將通過蕪申運河、錫溧漕河等航道提升等級,優化蕪申運河線路等,進一步保障生產服務。

在高速公路方面,將通過新建宜長高速公路,擴容錫宜高速公路等,進一步對接區域交通,提升網絡效率。

在幹線公路方面,規劃形成“兩環十六射”的幹線公路網絡。其中,“內環”為范蠡大道、站前大道—104 國道、環科大道、慶源大道等,“ 外環”為S230、S360、S263、S341 等。“十六射”為東嶺線、張靈慕線—湯省線、宜廣公路、雲嶺路—橫橋線、張戴線—雙湖路、國道104、興楊公路、周楊公路、宜金公路、豐張公路、滆湖東路、宜漕公路、范蠡大道北延段、瀆邊公路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