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鄰居幫修草坪,到莫里森點贊……戰疫中的澳洲華人收穫了什麼

從鄰居幫修草坪,到莫里森點贊……戰疫中的澳洲華人收穫了什麼

近日,一名居住在澳洲的華人見鄰居買不到口罩,便從中國國內採購,並一大早將口罩送給周圍鄰居。

【澳洲網趙珏4月6日報道】近日,一名居住在澳洲的華人見鄰居買不到口罩,便從中國國內採購,並一大早將口罩送給周圍鄰居。結果當天中午,她往窗外一看,眼前一幕讓她沒想到,那些她送過口罩的鄰居投木報瓊,也偷偷給她送去了慰問,從賀卡到新鮮瓜果皆有,更有一位鄰居老大爺幫她修剪了家門前的草坪。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際,澳洲華僑華人一直用行動在感染著這個社會,同時也收穫了來自對方滿滿的愛。

從鄰居幫修草坪,到莫里森點贊……戰疫中的澳洲華人收穫了什麼

澳中商業峰會主席楊東東(圖左)、執行主席卞軍(圖右)和待捐獻的醫療物資。(圖/澳中商業峰會提供)

口罩、隔離服、防護帽……華人為當地捐贈物資

近日,隨著澳洲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當地多家醫院診所反映存在個人防護用品短缺問題。悉尼不少華僑華人華商挺身而出,為當地六家醫院捐獻了急需的醫療物資。

新華網報道,3月下旬,澳中慈善協會開始呼籲華人華商積極捐獻善款和物資,助力當地醫護人員抗擊疫情,也得到了廣泛響應。4月1日,澳中商業峰會主席楊東東、執行主席卞軍冒雨駕車40公里取貨發貨,代表澳中商業峰會、澳中慈善協會和部分華商向悉尼韋斯特米德醫院、威爾斯親王醫院等六家醫院捐獻了1600件隔離服和10000個防護帽。捐獻物資上貼了“FIGHGT COVID 19, STAY TOGETHER! 共同抗疫,共克時艱!”的標語,以及華裔小朋友手寫的中英文祝福。

與此同時,不少華人華商仍在努力搜尋物資。澳中慈善協會負責人稱,近日又有一批醫用口罩、防護服等急需物資到達,將以最快速度捐給前方醫院。

分享經驗,漸獲當地民眾認可

除了捐款捐物,還有用實際行動感染周圍人做好防護的華僑華人。“敲黑板!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可以遠離病毒。”近日,澳洲華人楊東東在社交軟件微信朋友圈裡這樣寫道。

人民網報道,“個人防護要從多個環節進行,大家要引起重視。”一位中國感染科專家的話讓楊東東印象深刻。他表示,“我們也在積極向身邊的澳洲朋友介紹中國的一些做法,如居家隔離、減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此外,我們和當地政府官員及州議員保持溝通,呼籲澳洲全社會提高對疫情的重視程度,停止一切非必要的多人聚會及文娛體育活動,提倡在公共場合和疫情高風險地區戴口罩等。”

“我女兒是她所在的大學裡第一個戴口罩的中國人。起初許多同學都不理解,但隨著疫情逐漸嚴重,越來越多的同學戴上口罩,開始注意個人防護。”陳建新說,“目前,中國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多地新增病例‘清零’,復工復產穩步推進,社會逐漸恢復正常。

借鑑中國經驗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國家的普遍共識。

從鄰居幫修草坪,到莫里森點贊……戰疫中的澳洲華人收穫了什麼

(圖/《時代報》網站截圖)

華裔醫學生準備好“上前線”

你以為只有捐款捐物,抑或用行動告訴周圍人如何正確防疫就夠了嗎?在澳洲,學醫的華裔們已經披上“戰袍”,奔赴抗疫一線了。

隨著澳洲可能在今年5月或6月進入疫情高峰期,維州政府近日向醫學校求助,希望它們可以提供數千名醫學生到抗“疫”前線支援。其中,一些華裔學生表示“很樂意參與”。

《時代報》報道,學習英國的模式,醫學生到了前線可以做一些相關的工作,從而減輕正式醫生的壓力。蒙納士大學也發起了同樣的號召。其中,22歲的應屆生凱文·施(Kevin Shi,音譯)就報了名。他說:“我認為這體現出對社區的巨大責任感。對每個人來說,現在充滿了不確定性。但是最終我們會進入藥學院和醫學院去幫助社區。我自己,還有我的朋友和同學都願意去幫助安全和適合的社區。”

該校另一名醫學生多羅斯·王(Dorothy Wang,音譯)表示,加入醫療隊將會是一次珍貴的學習經歷。她說:“我不會說我很緊張。我也希望現實一點,待在安全的地方,但是現在是維州最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很高興能夠加入。”

也正是因為澳洲華僑華人的努力,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2日在新聞發佈會上特別感謝了澳洲華人社區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上做出的貢獻。

總理辦公室官網報道,莫里森在政府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澳洲華人社區為遏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澳蔓延做出了貢獻,並起到了很好的榜樣作用。他們用實際行動向廣大澳人展示瞭如何控制這種病毒在社區中的潛在傳播,他們在早期做了很多很多有效的工作。他感謝在澳華人做出的貢獻。正是由於華人社區的努力,才使得澳洲政府提前做出預防措施,並領先於其他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