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合每年200多塊,但一次沒用過,裡面的錢能積累下來嗎?

在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和進步之下,國家逐漸根據不同群體的需求出臺了不同的福利政策,例如農民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條件都得到了很好的改變。

比如為了能夠更好的解決農村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情況,國家出臺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去年底開始整合為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

說起這個新農合,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因為這是我們農民朋友的保障,這也關係到很多家庭的利益。這幾年新農合的繳費標準已經突破200元,奔著300元去了,比之前高了一點。這筆錢對農民朋友來說,算是很大一部分支出了,有的人覺得自己每年都交這麼多的錢,會不會不划算。新農合一次都沒使用過,裡面的錢能“累積”嗎?很多人矇在鼓裡。

新農合每年200多塊,但一次沒用過,裡面的錢能積累下來嗎?

先說結論:新農合不設個人賬戶,錢肯定不能累積使用

大家應該都知道,新農合的繳費規則通常是今年最後一個季度統一交錢,這份錢保障的是明年一整年的醫療報銷待遇。

一旦你今年這筆費用沒上交的話,第二年生病了住院了,人家社保肯定是沒法給你報銷的。所以從這個邏輯來看,新農合的錢肯定是無法累積使用的,前一年交了錢,第二年沒生病沒住院,那這個錢就當是捐出去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新農合目前在大部分地方已經取消了個人/家庭賬戶,雖然你可能說:咦,我的個人賬戶還在呀!別急,確實還有少部分地區保留了個人賬戶,但按照去年國家下發的《關於做好2019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裡的規定來看,實行個人(家庭)賬戶的,在2020年底前就要全部取消了。

所以,不管你的新農合(城鄉居民醫保)現在還有沒有個人賬戶,總之很快今年結束,所有地方的新農合都會取消個人賬戶的。沒有了個人賬戶,你每年繳納的費用存哪?所以自然就不會有每年繳費的累積了。

新農合每年200多塊,但一次沒用過,裡面的錢能積累下來嗎?

那麼,為什麼職工醫保有個人賬戶,卻不給城鄉居民保留個人賬戶呢?

這個原因得從很久很久之前,新農合剛剛推行的時候說起了。

新農合推行於2003年,當時為了提高農村居民參保積極性,所以才暫時在建立大病統籌基金的同時,建立了個人(家庭)賬戶,主要是用來支付小額門診費用的。

本來是挺好的事兒,但是在後來的實踐中,個人(家庭)賬戶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弊端:

因為個人賬戶的資金不能被用於調劑,所以就不能發揮醫保本身所要發揚的“互助共濟”的作用,導致其中的一些資金被閒置,有的老百姓被用於購物,買生活用品,這根本就不是醫保的初衷啊!而且個人(家庭)賬戶額度較小,一些慢性病患者在門診就診時經常會存在個人賬戶資金不夠用等問題。

新農合每年200多塊,但一次沒用過,裡面的錢能積累下來嗎?

既然沒有個人賬戶,我平時又不用,那還交它幹啥?

有人覺得新農合交了沒用,其實你不如這樣想:

首先,誰都不能保證你未來會不會生病,萬一生了重病,前一年沒交新農合,就沒地方給你報銷這個錢了,生活好不容易好過了一些,卻因為沒交這個新農合,一下子就因病致貧或因病返貧。

其次,取消個人賬戶,是要通過推進門診統籌進行替代實現的。各地推進門診統籌後,可將門診小病醫療費用納入統籌基金支付範圍,常見病、多發病的門診醫療費用均可報銷,比例在50%左右。同時,為減輕參保群眾的門診大病負擔,對於一些主要在門診治療且費用較高的慢性病、特殊疾病,如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尿毒症透析、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等的門診醫療費用,也納入統籌基金支付範圍。

新農合每年200多塊,但一次沒用過,裡面的錢能積累下來嗎?

所以雖然新農閤中的錢不能累積使用,但這在某種角度上說也是一種好事啦~因為無論是醫保保障的範圍還是比例,都足夠多也足夠高,對農民朋友也有了更好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