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紅樓夢》:人到中年,再看賈瑞,卻多了惻隱之心


讀《紅樓夢》:人到中年,再看賈瑞,卻多了惻隱之心


不知怎麼,最近看《紅樓夢》時,對賈瑞的感覺和以前竟然有了不同的態度。

以前,我是非常恨賈瑞的,他癩蛤蟆想吃天鵝肉,竟然敢打鳳姐的主意,真是色膽包天,死有餘辜。

可是,人到中年,再看到這裡,不知怎麼,我竟然對賈瑞多了惻隱之心。

讀《紅樓夢》:人到中年,再看賈瑞,卻多了惻隱之心


(一)情慾的迷惑

不用質疑,賈瑞是痴情的。

不管他這個情合不合乎倫理道德,他都被自己的情慾迷惑了雙眼,鳳姐那麼明顯地捉弄,他竟然會第二次上當,第一次弄堂裡的戲謔顯而易見,只要有點思想的人肯定會看出鳳姐故意安排,凍他一個晚上。

誰知,他還會再次去小黑屋,並且“黑地裡一把抱住來人就親嘴扯褲子……”沒想到居然是賈蓉、賈薔兩個。

可見,賈瑞對王熙鳳有情有欲,用情是真的,慾望也是真的。

讀《紅樓夢》:人到中年,再看賈瑞,卻多了惻隱之心


到了這裡,再笨的人也該清醒了,兩次相約,兩次失約,這次又派賈蓉、賈薔兩個前來捉弄,可老實的賈瑞沒有想怎麼逃脫,卻被這兩個侄子又狠狠地訛上一筆,還寫了欠條,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就這樣,可憐的賈瑞回家清醒後,知道鳳姐算計他,可是他依然沒有懸崖勒馬,竟然拿著風月寶鑑的鏡子,忍不住去看心上人鳳姐,一次又一次的夢中相會,這個又笨又痴的人兒終於一命嗚呼。

讀《紅樓夢》:人到中年,再看賈瑞,卻多了惻隱之心


(二)畸形的家庭

這個十六七歲的青年為何會如此執迷不悟?

我想,就像今天人們常說的,一個人的性格命運都有他的原生態家庭的烙印。

賈瑞,自幼父母雙亡,由爺爺奶奶撫養長大,我們知道,這樣的孩子缺少父母的關愛,卻得到了更多的溺愛,特別是物質上的,好吃的、好穿的,一樣也不會虧待,即使再窮,爺爺奶奶總是竭盡所能滿足孫兒。

因而,賈瑞不知衣食之艱難,稼穡之辛苦。其次,爺爺是一位老孺,是賈府私塾的老師。我們可以想想,賈府那麼顯赫,他們請的私塾先生絕對是飽學之士,爺爺賈代儒飽讀詩書,卻沒有功名,加上兒子兒媳早早離去,因而對於唯一的孫兒是滿懷希望,比一般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更迫切,所以對於賈瑞的教育,更是嚴上加嚴。

讀《紅樓夢》:人到中年,再看賈瑞,卻多了惻隱之心


可憐的賈瑞,從小在爺爺這麼嚴格的管理之中,根本不知道人世的複雜,沒有理解人心的險惡,對於鳳姐的厲害陰險,根本是沒有防備,才會成為別人的笑談。

當然,封建社會傳統的教育裡邊,不可能有青春期的知識,處於此階段的賈瑞無從瞭解自己身體的變化,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化解自己的慾望。因而這個青年賈瑞被凍了一夜,又驚又嚇;遭到兩個子侄輩的嘲笑勒索,又羞又氣;加上爺爺的幾十板子,又疼又怨……

病的不輕的他強顏歡笑,白天在學堂還要背書,並且充當爺爺的助教,晚上回家又抱著風月寶鑑,對著作弄自己之人,反而云雨情深。這個爺爺寄予厚望的乖孩子終於送了自己的卿卿性命,這是處於社會底層的一個真實的悲哀的生命,真的讓人同情,大凡具有悲憫之心的人看到這個人物總能感覺作者的惻隱之心,產生憐惜之情。

讀《紅樓夢》:人到中年,再看賈瑞,卻多了惻隱之心


(三)人性的悲哀

環顧周圍,我們身邊其實像賈瑞這樣的人不少。

我記著老家曾有這麼一件事,就是一個沒有母親的男孩,他和父親兩人相依為命,而且兩個人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他看中了鄰居姑娘,經常有事沒事都去人家,給人家剁柴放牛,掃院餵豬,人家不理不睬,外人看來都是不可能的事,但他就是執迷不悟,每天都去人家,父親也不開導,生氣了就大罵一頓,後來人家姑娘成家生子,他得了老百姓所說的相思病而自殺了。

其實,賈瑞這些人都是幼年時原生態家庭缺乏關愛,沒有形成自尊自愛的品質,因而在痴情中迷失自己,不懂自愛。再加上傳統教育對人性關懷的缺失,對社會的複雜性認識不夠,對人性的殘忍沒有了解,最終造成了個人悲劇。

讀《紅樓夢》:人到中年,再看賈瑞,卻多了惻隱之心


【作者簡介】張引娣,中學語文教師,渭南市作協會員,江山文學小說編輯,渭南紅學會會員。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女道士叫“坤道”,別稱女冠,俗稱道姑。不

《紅樓夢》裡可憐的賈惜春:回不去的寧府,弄不明的身份

在《紅樓夢》裡,薛寶琴遊歷過哪些地方?你去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