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来访者反馈中防御与阻抗的分析

吕建锌老师督导班笔记5||对来访者反馈中防御与阻抗的分析

图文整理:郭继红 吴丽娟

心理防御机制就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景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在咨询关系中,心理防御机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和消极意义的。那么如何理解这种防御和阻抗呢?来看看我们学员的思考,以及吕老师的经典点评吧!

鱼佩素(咸阳心协心理顾问)

这节课是理论课,课程中吕老师讲了心理防御机制:积极意义,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消极意义,是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的心理疾病。还有防御机制常见的方式:精神病型的,成熟型和不成熟型的。很多知识点。让我更深刻的了解了这些相关知识。每一次上课获取的知识不同,感受不同,每一次都收获满满。

在以后的生活中,首先将学到的知识消化并吸收了,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以至用,不能盲目的乱用。先调节好自己,做好当下,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接纳身边的人和事,才是最好的自己。时刻去觉察,时刻去感受,我相信一切是最好的安排。相信有一天,我一定成为一个全新的自己。

吕老师点评

防御机制其实是有他非常积极的方面的,

在生活当中,也许不用刻意去分析和排斥防御机制,

只要自己过得越来越舒服越圆融,你就会是一个生活当中进退得当的智者和勇士。

周燕(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这堂课上完,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本是《101种防御机制》,印象中书上只是讲述了防御机制的一些概念,但是如果将这些概念和生活以及咨询结合起来,似乎又存在着某些不能落到实处的、轻飘飘的感觉,真正完成对这些机制状态模式的了解,还是在老师的课堂上,老师通过实际生活和案例,将防御机制的各种状态呈现清晰,让人一目了然,更容易在咨询中观察到来访者的阻抗,给了咨询师一种应对阻抗打破阻抗的准备,同时由此让我更容易觉察到在面对生活事件时,自己在与人交往以及在咨询的过程中,呈现出的自己的防御和阻抗,因而觉察到在阻抗和防御背后,自己真实的心理状态,清晰化自己的感受,从而在这些过程中,更顺畅的表达自己,更深层地理解他人,更能精准的抓住来访者的产生问题的原因,促使咨询效果更明显。

吕老师点评

对周燕老师的悟性和理解性深以为然。学以致用,书本上的所有知识终究是对一种理论体系的忠实描述。

而能“会心”地理解它、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应用它,才是一种真正的学习和提高。

赵茂(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当小孩的时候,我们会把自己的小秘密说给亲密的伙伴,说完之后还不放心,总要加一句“这事就你一个人知道呦”。放在心理咨询关系中,来访者也会观察咨询环境和咨询师,然后决定把自己的秘密暴露到什么程度,咨询时想了解而来访者却没暴露的事实,就是存在阻抗的部分。

阻抗是一种自我保护,使自己免于风险。来访者即便有心理防御,但来求助是他们目的,多数情形下的阻抗和防御,他们并不是刻意为之,可以说连他们自己都没有察觉。

阻抗更多的是潜意识的驱使,咨询师能做的就是,不因来访者的阻抗防御起情绪,继续保持理性平和,去分析防御背后很可能是什么原因,找到线索,设置不同的提问角度,以求突破。

吕老师点评

表面的呈现往往是意识的反映,但是背后会有潜意识的影子。

要不要去看到它并去与它和谐,是一个共同跟随现场、跟随感受的过程。

张青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阻抗与防御不只是出现在咨询中,便是在生活中也非常的常见的。防御机制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内心不受伤害,维持内心的平衡状态,避免内心烦脑和冲突。

其实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保护自己的手段和方式:或在关系中的沉默不语或回避话题再或者赘言或用幽默化解问题,去阻止并逃避痛苦,可以说在生活中有无处不在的防御和阻抗,理解让我不舒服的回应是对方的防御方式是人家自我保护,我就不会火大了。就连家里养的小狗犯错误了被训而转过头看别的地方逃避看我的眼睛减少对它的伤害,这也是它的防御和阻抗,看到这点也是个人认知的进步。

而作为咨询师对于在咨询中出现的阻抗和防御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咨询同盟关系,不急于让来访者打开伤口,陪伴并耐心等待来访者建立对咨询师足够的信心,等待时机。

吕老师点评

“理解让我不舒服的回应是对方的防御方式是人家自我保护,我就不会火大了。就连家里养的小狗犯错误了被训而转过头看别的地方逃避看我的眼睛减少对它的伤害,这也是它的防御和阻抗,看到这点也是个人认知的进步”这样的觉察是真实有效的,这就是心理学,助人须先助己的最好诠释。祝贺这样的觉察得以呈现!

何燕(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先生很少和我聊他小时候的事,有时候即我各种小心机的话赶话引到他童年的话题时,他要么立即转移话题要么总是温暖有爱的美好画面呈现给我。在面对孩子成长中很多问题的时候,他的束手无策的焦虑和莫名其妙的愤怒让我觉得家里乱成了一锅粥。好说歹说拉着先生去求助于心理咨询师,他把自己过往的一切都描绘的美好到我都无法直视。那种虚假别扭的我很久都不想搭理他。后来在CEO和自己的咨询中,我渐渐明白先生那样儿的就是防御和阻抗。心里想着他防谁呢?在他又一次愤怒的责骂孩子时,自己也大声质问他“你童年到底经历过什么?凭什么让孩子为你的经历买单”?冷暴力的序幕从那一天在我家拉开。其中的酸爽令我无法形容。

后来自己一边接受心理咨询一边开始接触学习心理学。亲子关系逐渐开始发生变化,先生很多时候依然是沮丧和焦虑的。我不知道先生的童年发生过什么,但是自己从此就没有再也没有去询问他的那些童年过往。

去年冬天公公婆婆相继去世,先生在老人的葬礼后终于和我聊到了他的童年过往。断断续续的沉默、哽咽。我终于体会到了他的疼痛艰辛和无力感。在这样的看见后家庭的能量场又渐渐的循环顺畅了。

在老师的这堂理论课后,我粗浅的理解到:先生曾经的模式其实是有意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拒绝回忆不愉快的东西,来保护自己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

老师在最后提到的一句话,令我这只咨询小白开始灵魂思考和反省:“发现防御,理解防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自我到本我。”而不是一如自己曾经紧抓住蛛丝马迹的一路严查追问,将自己定格于刑侦高手的硬核形象。

吕老师点评

尊重别人的防御机制,也允许自己有一定的防御机制。

这也许是我们的裸体不至于暴露在外的基本尊严。

当然,当我们防御的衣服逐渐变成沉重铠甲的时候,也许需要换上轻便的纱裙,那也许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感觉也说不定呢。

吕建锌老师督导班笔记5||对来访者反馈中防御与阻抗的分析

督导导师简介

吕建锌老师督导班笔记5||对来访者反馈中防御与阻抗的分析

吕建锌老师

潜意识探测曲线创始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特聘”心理动力沟通师“

陕西省慈善协会心理咨询援助中心主任

咸阳市心理卫生协会会长

人本主义精分释梦第一人,长期从事心理咨询及教学工作,潜心研修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独特有效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咨询体系,尤其擅长青少年心理健康疏导、婚恋情感心理分析、情绪导致的躯体疾病等领域。咨询个案逾千例。

同时做为持证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导师,吕建锌老师培养国家资格心理咨询师近千名。

咸阳市心理卫生协会简介

咸阳市心理卫生协会于2014年创办,是以会长吕建锌老师为核心的权威、高效的心理咨询专业服务团队,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动力沟通中心的指导和帮助下,本协会进行了大量具有实践意义的心理健康工作,为全国各地的心理求助者提供了专业、有效的帮助。

本协会长期进行心理咨询的专业培训,协会会长吕建锌老师为人社部认证心理咨询师培训讲师,为全国各地培养出了近千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并承担了陕西省慈善协会的心理援助工作,为众多受助人群提供了贴心的心理健康服务。

数年来,我们为上万名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心理支持和疏导服务。

我们将秉承“普及心理学知识,培养心理服务人才”的宗旨,以学员为中心,以培训质量和服务质量为立身之本,为广大的心理学爱好者提供优质、专业的培训服务。

吕建锌老师督导班笔记5||对来访者反馈中防御与阻抗的分析吕建锌老师督导班笔记5||对来访者反馈中防御与阻抗的分析
吕建锌老师督导班笔记5||对来访者反馈中防御与阻抗的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