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想吃食堂的我,为啥在水浒里找不到一桌好菜?

大家好,我是西门疯。

一场疫情,朋友圈一下子冒出了不少中华美食小当家。

川鲁粤淮扬,闽浙湘本帮,均有涉猎;

陕西凉皮,武汉热干面,牛奶麻辣烫,电饭煲蛋糕,各有所长。

疫情期间,西门疯无限怀念吃食堂,闭门读水浒,也试图找一桌好菜解解馋,却大失所望,故忍不住吐槽几句。

吐槽:想吃食堂的我,为啥在水浒里找不到一桌好菜?

提示:全文2618字,阅读时长约8min

梁山好汉们所处的北宋,虽有外患,但商业文明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各种大小酒馆应运而生。各种美食更是层出不穷,仅以苏东坡为名的食物都不少,妥妥地一个吃货的时代!

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秤分金银,

是梁山好汉的日常。

李逵曾对外吹嘘这个,引得人们想入非非。

这里头有没有水分,咱不好说,

但在水浒传里找不到一桌好菜,

却是不争的事实。

吐槽:想吃食堂的我,为啥在水浒里找不到一桌好菜?

央视版水浒剧照,梁山重阳节大聚餐,摆在武松鲁智深面前的下酒菜,基本都是大荤,这一细节比较贴近原著。



一、开酒店的好汉,招牌菜是啥?

水浒108将里,开过酒店的好汉也不少。

朱贵朱富两兄弟都开过酒店。朱贵开在梁山脚下的李家道口,朱富开在蓟州城里。

吐槽:想吃食堂的我,为啥在水浒里找不到一桌好菜?

旱地忽律朱贵的酒店,接待过不少好汉,但招牌菜却不甚清楚。

吐槽:想吃食堂的我,为啥在水浒里找不到一桌好菜?

央视版水浒里,李逵在朱富酒店啃猪蹄,给无数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孙二娘张青两口子的酒店,在水浒里名气最大,酒店地址是在孟州大树十字坡,是一家两代传承的老店。

吐槽:想吃食堂的我,为啥在水浒里找不到一桌好菜?

孙二娘的人肉包子,累计百万口碑的网红产品,武松也慕名前往十字坡打卡尝鲜。

顾大嫂孙新两口子,不仅开酒店,而且产业进行了延伸,包括上游的捶牛宰马的肉食供应链,下游的赌场等娱乐业。

综合类比,顾大嫂的酒店,论规模和档次,可能略高前面那三家。

吐槽:想吃食堂的我,为啥在水浒里找不到一桌好菜?

顾大嫂两口子管理东山酒店,酒店招牌菜是什么,依然是个谜。

好汉排座次后,梁山形成了东南西北四家酒店,用于打探消息,邀接来宾,充当梁山的桥头堡。

综合而言,这七家酒店的负责人,基本都是当时餐饮界的资深人士。

可是,这些酒店招牌菜有哪些?

各分属八大菜系的哪一支?

恐怕连施耐庵老爷子也说不出来。

吐槽:想吃食堂的我,为啥在水浒里找不到一桌好菜?

如果冒昧地问您一句:好汉们的这七家酒店,出过哪些招牌菜?

相信很多人,跟西门疯一样,稍微有点印象或者说拿得出手的,可能只有两样吃食:

一是孙二娘的人肉包子,

二是朱贵的麻辣豆腐,

吐槽:想吃食堂的我,为啥在水浒里找不到一桌好菜?

电影《新龙门客栈》里的老板娘与十香肉包,能明显感受到十字坡酒店的影子

先说孙二娘的肉包子。

具体包啥馅,咱不讨论。包子从来不是菜,最多当主食,在顺德早茶里也不过是道点心。孙二娘的肉包子,归入招牌菜,明显不合适。

吐槽:想吃食堂的我,为啥在水浒里找不到一桌好菜?

朱贵应当是烹饪高手,麻辣豆腐,有助于刺激味觉,开胃生津,特别适合戴宗这类出差且没胃口的人。

再说朱贵的豆腐。

这道菜加蒙汗药后,曾麻翻过戴宗,具体味道如何,咱先不说。

用一道素菜,来代表北宋美食的最高成就,苏东坡苏学士不会同意,东坡肉,东坡肘子更加不会同意。

吐槽:想吃食堂的我,为啥在水浒里找不到一桌好菜?

东坡肉、东坡肘子等,因苏东坡首创而风靡至今,代表了北宋网红美食的最高成就。

二、那些年好汉们上过的馆子

好汉们仗剑走天涯,大部分时候,居无定所,食亦无定所。

坦克没油要趴窝,好汉上馆子,补充能量,也再平常不过。

我们先盘点一下不同身份的好汉,以及他们曾上过的饭馆。

吐槽:想吃食堂的我,为啥在水浒里找不到一桌好菜?

东京樊楼夜市图,樊楼后来毁于金兵南下的战火,后人只能在《清明上河图》里一窥端倪。

——公务员下馆子。

水浒好汉,不好就是公务员出身。北宋重文抑武,但公务员的整体待遇,也还算不错。比如林冲,曾担任禁军抢棒教头,能够拿出1000贯(约折合人民币35万)买宝刀,而且一次性付全款。这也从侧面说明,北宋公务员的消费能力还是蛮强的,至于上饭馆,就更不用说了。

相传,樊楼属于东京的高档餐馆,就餐的人员大半都是京城的达官贵人。

林冲和陆虞候去樊楼喝过酒。两人说走就走,大概也是樊楼的常客,可在樊楼点了什么菜,配了什么酒,也是没说清楚。

对东京樊楼的各种猜想,后人只能在《清明上河图》里勉强一窥端倪,至于樊楼里的菜式菜品,却永远无缘再见,连水浒里也语焉不详,不能不说是吃货的遗憾。

吐槽:想吃食堂的我,为啥在水浒里找不到一桌好菜?

鲁提辖、史进、李忠三人组团去下馆子,鲁提辖买单,可点了哪些下酒菜,书中没说明白。

鲁提辖是体制内军官,吃公家饭的职业军人。

鲁提辖、史进、李忠三位好汉,在渭州初次相遇,相谈甚欢,立马组团下馆子。

鲁提辖个性豪爽,为人仗义,请客吃饭选酒店,档次太低,有损身份,也不符合鲁提辖的生活作风。

可三位好汉的这顿饭,最后点了什么菜,也是语焉不详。那顿饭菜是鲁智深点的,酒菜全部都上齐了,可三人还没怎么动筷子,被金翠莲父母搅扰了兴致。最后这顿饭吃得很不愉快,鲁提辖刷脸赊账,连饭钱都没问就走了。

吐槽:想吃食堂的我,为啥在水浒里找不到一桌好菜?

央视版水浒剧照

——流浪汉下馆子

武松从小没爹没妈,吃武大郎烧饼长大,属于“五行缺酒肉”。

武松一生漂泊,居无定所,不是在打架的路上,就是在喝酒的路上,或者在打架逃亡的路上,大部分时候跟刘唐石勇差不多,属于无正当职业的流浪汉,饭店就是武松的食堂。

武松打虎前,在上景阳冈前,有下过馆子。那时武松从柴家庄返家,宋江柴进均有赞助路费。景阳冈的那顿饭,不差钱的武松,点了四斤牛肉做下酒菜,一口气喝了十八碗“三碗不过岗”。

吐槽:想吃食堂的我,为啥在水浒里找不到一桌好菜?

牛肉成就牛人,武松取得“打虎英雄”的美名,景阳冈的下酒菜功不可没。

作为这次下馆子的下饭菜,牛肉成就了牛人,帮助武松取得了“打虎英雄”的美名。

可对于这四斤牛肉,西门疯有三处疑问:

第一来源没说清楚,是黄牛肉还是水牛肉,或者牦牛肉?

第二做法也没说清楚,卤牛肉还是红烧牛肉,或者土豆闷牛肉?

第三吃法也没有介绍清楚,店家有没有提供辣椒面,或者其他味碟蘸料。

作为武松的铁粉,西门疯对此不免有些失落。

吐槽:想吃食堂的我,为啥在水浒里找不到一桌好菜?

山东版水浒,武松由祝延平饰演

——和尚下馆子

佛门弟子讲求三皈五戒,往往产生了不少异类,人在佛门,心在红尘;或者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鲁智深就是其中之一。

因五台山出家,提辖鲁达变身为智深和尚。虽已入空门,鲁智深对于酒肉的执念,却时不时发作。

鲁智深下馆子最腻害的一次,是在文殊院山脚下的馆子里,拿狗肉当下酒菜。不仅如此,吃饱喝足后,还揣了半只狗腿带回寺院,准备做夜宵。鲁智深对狗肉有多偏爱,可见一斑。

吐槽:想吃食堂的我,为啥在水浒里找不到一桌好菜?

鲁智深用狗肉当下酒菜,喝得酩酊大醉,如果在深圳,可能就要被判刑。

——囚犯下馆子

宋江刺配到江州,身份是在役囚犯,属于劳动改造的专政对象。江州牢城营管理松散,宋江虽是囚犯身份,并不影响他下馆子。不仅如此,宋江曾多次组织聚餐活动。

吐槽:想吃食堂的我,为啥在水浒里找不到一桌好菜?

琵琶亭聚餐,李逵的“印度式吃法”,看着有点败胃口。

第一次下馆子是在琵琶亭。

宋江请了监狱管理人员戴宗,狱警李逵,加上后来的张顺,一共是四个人。

宋江做东,除了“玉壶春”的牌子货名酒,还点了一桌子的下酒菜。可除了三碗辣鱼汤,以及给李逵加餐的两斤羊肉,其余的主菜都不知道是啥,到底几荤几素,有没有江州板鸭,醉翁鸡等地方特色美食,仍是一个谜。

吐槽:想吃食堂的我,为啥在水浒里找不到一桌好菜?

辣鱼汤本是开胃菜,却成了琵琶亭聚餐唯一一个爆出菜名和做法的菜品,抢了主菜的风头。

辣鱼汤最多算做开胃菜,属于配菜类,却成了这次聚餐唯一一个爆出菜名和做法的菜品,直接抢了主菜的风头。

宋江和戴宗讲求食不厌精,辣鱼汤尝出鱼不新鲜,便放下筷子不吃了。而李逵没那么多讲究,三下五除二,连鱼带骨头,全部装进了肚子。

此次吃羊肉,李逵延续了个性化的“印度式吃法”,用手直接抓的。为了避免倒胃口,西门疯暂不延展。

吐槽:想吃食堂的我,为啥在水浒里找不到一桌好菜?

宋江浔阳楼题反诗,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对于推波助澜的下酒菜,我们却无法弄清。

宋江还有一次在浔阳楼。

浔阳楼是江州的高档酒店,属于江州的樊楼。不知是菜价有点贵,还是心情不好,宋江谁也没叫,一个人自己独饮,不知点了哪些下酒菜,反正人是喝醉了。

对这次下馆子,除了墙壁上反诗里的那句“血染浔阳江口”,大家基本记不住宋江到底吃了啥下酒菜,也是因为这顿酒和这两首诗,宋江差点被砍了脑袋,从此,彻底放弃了走正道的念头。

此外,在逃人员与流浪汉也下馆子。

宋江遇石秀是在酒店里,两人不打不相识,又凑了一桌喝酒。酒席间,石秀还拿出了宋江的家书,那顿饭点了什么菜,没说明白,只知道宋江见信,就立马哭天抢地,然后扔下一大帮兄弟,独自一人回了老家。

吐槽:想吃食堂的我,为啥在水浒里找不到一桌好菜?

顺德特色美食之一:烧鹅


【未完待续】


【疯说水浒 笑看江湖 疯言疯语 且作笑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