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納姆效應:似是而非的“真理”一無是處

心理學家弗拉於1948年做了一個實驗,他給所有學生做了一項人格測驗,然後,根據測試結果分析該學生的人格特徵。其實,弗拉的人格測試只是裝模作樣的,而他最後給學生的分析結果,也都是一模一樣的一段話:

巴納姆效應:似是而非的“真理”一無是處

“你祈求受到他人喜愛,卻對自己吹毛求疵。雖然人格有些缺陷,但大體而言,你都有辦法彌補。你擁有可觀的未開發潛能,但尚未發揮出自己的長處。看似強硬、嚴格自律的外在掩蓋著不安與憂慮的內心。許多時候,你嚴重質疑自己是否做了對的事情或正確的決定。你喜歡一定程度的變動,並在受限時感到不滿。你為自己是獨立思想者而自豪,並且不會接受沒有充分證據的言論。但你認為,對他人過度坦率是不明智的。有些時候,你外向、親和、充滿社會性,有些時候你卻內向、謹慎而沉默。你的一些抱負是不切實際的。”

巴納姆效應:似是而非的“真理”一無是處

這段話其實是弗拉從關於星座、性格等的小冊子裡摘錄出來的,和真正的人格測試結果毫無關係。但是,有90%以上的學生認為,這段描述非常符合自己的特性。

巴納姆效應:似是而非的“真理”一無是處

弗拉的這項研究表明: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當人們用一些普通的、含糊不清的、空泛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接受了這些描述,而認為描述中所說的就是自己——這就是所謂的“巴納姆效應”,又稱“弗拉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