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精良的《雙子殺手》,為何口碑不盡人意

2019年10月18日,李安導演的《雙子殺手》,在中國的各大影院正式上映了,當時的票房些許的差強人意,評論也是褒貶不一,但這並不影響這部片所帶來的視覺效果和高超技術。僅這兩點足以在電影史上留下一抹神奇的色彩。

李安曾經說過自己是電影系的學生,對待新技術也一樣,不斷地在拍攝過程中更加的追求畫面的質感、精益求精的層次感。

製作精良的《雙子殺手》,為何口碑不盡人意

技術的革新

“CGI”減齡 用CGI製作出多角度的臉部模型和所需要的多款虛擬表情,最後將表情串聯,生成短短几秒鐘的動態影像。這部影片的介質是120幀+4K+3D,如果有缺點,大銀幕上必會一覽無餘,數字人物更容易看出破綻。120幀的拍攝手法就會非常的到位,甚至是不同的拍攝手法就會導致你對片子的敘事有根本上的改變。我個人觀影的時候,是非常爽的。雙子殺手這部電影,說實話,國內導演是追不上的,差距就是這麼的明顯。

亨利和小克的近身搏鬥戲,在電影裡只有短短的四分鐘,李安和他的團隊在後期卻花了九個月的時間調整和完善,只為追求拳拳到骨的逼真。雖然是打戲,他們增加刮擦,失手和打鬥來突出逼真的殘酷感。

精彩的摩托車追逐戲,前置的調度,視角的切換,第一人稱到第三人稱的不斷轉變組成了一種全新的視覺語言和體驗。完成“自己與自己”除了自己之外,沒有人做到對旁人的完全瞭解。

製作精良的《雙子殺手》,為何口碑不盡人意

父子的情結

每次的相遇,亨利尊尊教導,喚醒他的感知,因為他們都是彼此,沒有人能夠了解他們內心深處的恐懼。其中那些長者對晚輩教育的話,像是父親對兒子的對話。亨利不希望他走自己的路,他還年輕,可以重來,可以選擇,最後,他們攜手並進,創造了不是父愛甚似父愛的友情。

跨越兩代人的隔膜,用作品來表達的父愛。或許這也是李安對自己兒子的一種表達之情吧。

我是在拯救你,其實你也渴望愛情,你害怕別人親近你,你害怕他們看清你,怕他們不愛你。

當你扣下這扳機,你的內心將不再完整,永遠不能復原,被鬼魂糾纏的滋味不好受,相信我。

人生的反思

當《臥虎藏龍》在73屆奧斯卡大放光彩時,李安走進了我們的視野。這部片是華語電影歷史上第一部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影片,也奠定了他在好萊塢的地位。那時的李安正是中年,李慕白就是他當時的人生寫照,也是他人生的轉折點。時隔將近20年,李安已經65歲了,這時已近不惑之年。他懷戀,想和年輕的自己來一次人生的對話,對自己逝去的歲月開始了感嘆。影片告訴我們經歷了才會懂得,什麼是愛,什麼是情,多和真實的自己溝通,正確人生的方向。

這部片動作場面恢宏強大,驚險刺激,清晰的猶如現場親臨。每一個毛孔都熱血沸騰,乾淨利索大呼過癮。人性的細節描寫也是非常的到位,朋友之間的默契更是無以倫比。李安是一位具有深厚人文素養的導演,他的每一部電影,都會融合東西方文化的精髓,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向觀眾傳達對人性對世界的看法。

製作精良的《雙子殺手》,為何口碑不盡人意

電影結尾,雙子實驗室被拆除,克隆計劃終止,一切迴歸平靜。在陽光下,他們一起漫步在校園裡……

凡是真正看懂這片的人,相信都會在心底烙下深深的印跡,這才是片子的靈魂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