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让逻辑变得更清晰,表达更轻松


本书速读建议:书的主要内容都在第一篇(共五章);也可以先看总结内容(附录);若是想先看下重点部分,可以只看“提示”框中的内容,电子书用搜索很方便。

//序言

//背景

无论什么时代写作和说话都是必要的技能,只要善用这两项能力,无论是对于工作还是生活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冲突

可是大多数人自从毕业后,就很少再有练习的机会了。很多时候我们表达的东西,别说别人能不能理解,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这都是因为逻辑思路不清晰的关系。

//疑问

那么怎么才能让逻辑变得清晰,让自己说清楚,别人听明白呢?

//答案

这就要说到我看的这本书《金字塔原理》了。使用“金字塔原理”不仅能让思路变得清晰,表达简明扼要,还能让受众更有兴趣阅读。

//正文

//结论

下面我将会从“自下而上的思考”和“自上而下的表达”两部分概括本书内容。要注意的是,因为逻辑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想要学会,可能还是要看书中给的案例,来找到感觉的。这里只是给大家当个引路人,也是对自己学习成果的总结,如有错误还望指正。

//论点1

自下而上思考

//论据(每个论点下论据不超过7个)

1.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也就是论点。

就拿写这个读书笔记来说,论点可以从目录和序言中找到。如果是我们自己要解决的问题,那只要先把所有能想到的想法写出来就行了。

2.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这部分又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小部分。

横向-归类分组,每组思想必须属于同类范畴。

这里我们需要使用MECE原则来划分刚刚写下的想法:

ME(mutually exclusive) 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相互排斥,没有重叠。

CE(collectively exhaustive)所有部分完全穷尽,没有遗漏。

横向-逻辑递进,就是根据逻辑顺序排序,书中总共说了四种逻辑顺序分别是: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时间(步骤)顺序:第一、第二、第三。(本文就是按照步骤写出来的。)

结构(空间)顺序:波士顿、纽约、华盛顿。

程度(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

纵向-结论先行:每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并且放在文章最前面。

纵向-以上统下:文章的每一层次的思想,一定是对下一层次的总结概括。

3.得出结论。书中介绍了两种得出结论的方法,分别是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演绎推理:举个例子就像是侦探通过搜集证据,推理出犯人是谁的过程。是从已存在的多个事实出发,推导出隐含意义的方法。只适用于对演绎顺序的观点总结。

归纳推理:是根据具相似性的思想,得到共同性的结论。这篇读书笔记就是运用了归纳推理。

//论点2

自上而下表达

//论据

1.提出主题思想。

也就是上面得到的结论。

2.设想受众的主要疑问。

也就是文章的受众、读者,他们关心的问题。(太懒了,没去想)

3.使用SCQA法则写序言。

SCQA就是:介绍背景,指出冲突,引发疑问、给出答案。

这是一种说故事的方法,用来写序言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本文的开头就是按着这个方法写的,当然没有用好。

还可以根据情况需要,调整顺序:

开门见山式:答案—背景—冲突

突出忧虑式:冲突—背景—答案

突出信心式:疑问—背景—冲突—答案

4.与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5.对受众的新疑问,重复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上面两点我写这篇文章没有用到,具体也就没什么感受。

//总结

下面总结下,“金字塔原理”能让你的思维更清晰,让受众更容易理解你表达的内容。具体的方法是自下而上的思考、自上而下的表达。思考时,需要使用MECE原则对论点分类,再根据逻辑顺序排序,并且注意结论先行,以上统下。表达时,需要根据受众调整对话,序言最好使用SCQA法则。

谢谢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