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线热映:警察局长儿子被误杀,凶手一家被无罪释放?

12月13日上映,目前正在热播的电影《误杀》,是一部非常值得去院线观看的国产剧。

至少给我的感觉是:中国悬疑电影,还是能有良作的!

院线热映:警察局长儿子被误杀,凶手一家被无罪释放?


一句话概括

这是一部改编作品,原作是《误杀瞒天记》,比起原作,本作的剧情更加紧凑,但确实也在有些地方造成了【因为赶所以不够严谨】的观影感受。

院线热映:警察局长儿子被误杀,凶手一家被无罪释放?

一句话概括剧情,我想应该这么说,警察局的儿子迷奸了良家女儿后,又上门用偷拍的视频作为要挟,打算继续行恶,母女误杀了他,而一家之主用看过电影中的手段巧妙地躲避了惩处,但在最后还是投案自首了。

院线热映:警察局长儿子被误杀,凶手一家被无罪释放?

影片看点:

电影总共有4大看点。

①全程抓住观众心理

给大家展现的剧情后观众的心境全都在导演掌控之中;他们很清楚观众在看到好人被欺负时会痛恨;在看到好人误杀了恶棍时会担心暴露;在警察找到一家人谈话的时候会跟着一家人紧张;在最终男主角自首时会心生敬意。

院线热映:警察局长儿子被误杀,凶手一家被无罪释放?

②【看近千部电影的】男主角vs【破近千个案件的】警察局长

影片开始介绍男主角与女主角的时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小学还没毕业但看了很多电影的【老实人】;另一个是为了破案不择手段的【铁腕局长】。

准确地说,这非常扯淡;因为就算是看过1千部刑侦电影,就算是加上实际中的娴熟运用,也不可能造成电影中【警方最终完全被骗】这种结果的。也就是说,这点虽然是个很有挑战性的想法,却直接脱离了常识。

院线热映:警察局长儿子被误杀,凶手一家被无罪释放?

③正义与邪的对调

在电影中,被误杀的其实是代表【恶】的警察局长的儿子。观众因为知道这一最初的原因,所以全程的情绪是【这家人虽然是杀人犯,但千万别被抓啊!】;

而警察,明明是正义的象征,却在电影中因为与代表【恶】的死者相关联,观众对这方的情绪反而成了【千万别抓到这家人啊!一定不要抓住破绽啊】。

让观众替【常规坏方(作弊者、杀人者)】捏一把汗,希望【常规好方(警方、法律执行者)】【不要执行正义】。这是本作最大的看点和成功之处。

院线热映:警察局长儿子被误杀,凶手一家被无罪释放?

④忏悔与救赎

任何的电影肯定要回归本应遵守的社会法则。虽然电影中的一家人逃避了法律的惩罚,甚至几乎造成了完美犯罪。但电影决不能因此结束,因为到此结束就意味着电影在透露着【杀人是可以通过手法来逃避法律制裁的】。

这点,在电影最后是靠男主自首来完成的。所以必然会引来非议。许多观众会认为,这是为了结局而强行结局的剧情杀;另一些则将矛头对准杀了人却没被法律制裁这一本质上面。

关于此,其实电影用了宗教作为过渡,男主角也就是这个家庭的一家之主,是因为信佛,所以选择最后投案自首。这其实并不是过度强调宗教,反而只是把宗教作为一个过渡手段,来象征【世间无法被人看到的公道】。

院线热映:警察局长儿子被误杀,凶手一家被无罪释放?

最终评价:

如果让我以一个相对客观的立场来评价这部电影,我想豆瓣评分7.6还是比较合适的。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是可以达到8分的。

而如果站在一个看惯了垃圾国产电影的观众来说,我认为这部电影能够在最关键的两点【观众情绪的调动】和【正邪立场的对调】做到位,已经值得我们非常称赞了。

院线热映:警察局长儿子被误杀,凶手一家被无罪释放?

对于【表现手法】和【过场剪接】,其实本作都是高于原作的存在。但核心的【叙述性诡计】,却几乎照搬原作,没有太多创新。不过我还是选择夸一下这部片子,诚心是很足的,缺点并不是没有,而是我选择这样去评价:

在正在走上坡路的中国电影中,真的可以给这些能够留下清晰足迹的作品一个肯定,包括本作。因为只有肯定了这些,才能在这个基础之上迈的更远、走得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