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中國最奇葩的冷兵器,被稱為“鬼兵”

繩鏢因軟中有硬,招法嚴密,

招勢刁狠,神出鬼沒,防不勝防,故被武林稱為“鬼兵”。


它是中國最奇葩的冷兵器,被稱為“鬼兵”


繩鏢

繩鏢是由鏢頭、鏢索及鏢彩、鋼環連接而成。鏢頭一般由精鋼鍛造而成,呈三角菱形,全長12cm,尾部有一直徑5mm的小孔,重約250g。如果鏢頭太輕,出招時容易發飄,技擊效果差。鏢頭太重,易發生死鏢(即鏢頭觸地)現象。


它是中國最奇葩的冷兵器,被稱為“鬼兵”


繩鏢練習者

當今,繩鏢已成為專業運動員和業餘武術愛好者喜愛的傳統武術軟兵器之一。以纏、繞、掄、拋、掃、擺、收、放等為主,演練時運用身體的各部關節做纏繞收放的動作,由圓周運動瞬間變為直線運動,在瞬變中鏢頭要以最快的速度打出,隨即收回,復變為圓周運動。其技法忽長忽短,能放能收,方法別緻,動作多變,軟硬兼施,快速敏捷。

當今武壇,由於繩鏢比較難練,並且比賽時想取得好成績場又非易事,因此,習練者銳減,有些傳統的招式如“朝天一柱香”“連環飛梭”“白蛇吐信”(繩子先纏身上,繼而纏繞頸脖,再而用嘴咬住繩身,而後甩頭和轉體360°的動作,將鏢甩出)等動作,其難度之大,動作之驚險,可堪稱絕技,幾乎已難覓蹤跡。


它是中國最奇葩的冷兵器,被稱為“鬼兵”


它是中國最奇葩的冷兵器,被稱為“鬼兵”


繩鏢在比賽中

繩鏢具有構造簡單、製作容易,攜帶方便、隱蔽性強。殺傷力大,軟硬皆備,靈活多變等特點。繩鏢技法突出了一個“扎”。放鏢時,身械要協調配合,力點要發至鏢尖上,柔中見剛,剛中含柔。練習時,鏢繩時而纏在兩臂上,時而纏在足膝上,時而纏在脖頸上,時而又在身上纏繞,往往使人感到再也無法從纏繞的困境中解脫出來,這時突然再出鏢飛打,給人以“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快感。

繩鏢技法特點有以下幾點:

1、鏢走圓弧,抽提穿放

運用身體各關節的纏繞方法,將鏢頭的圓弧運動變成直線運動是繩鏢的特點。圓,主要分順圓(順時針方向運動的立圓)、倒圓(逆時針方向運動的立圓)、大圓、小圓、連環圓、螺旋圓等;弧是變換各種圓和直線運動的中間部分,根據各部位的變換方向和需要分大弧、小弧,掄圓時(即各關節纏繞時的圓,手持繩掄的圓),要貼身,纏要緊,繞要快,粘連相隨,身繩一體,身隨圓變,步隨圓轉,轉折時要有明顯的加速運動。手、眼、身法、步的配合要高度協調,才能為擊鏢準備前提條件。

鏢的各種弧線運動主要是針對“抽提、穿放”中鏢頭所走的路線而言的。它是轉換鏢頭運動方向和勁力的紐帶。“抽提、穿放”是一個動作的兩個方向,要動動相連,恰到好處,在練習中要有明顯的時間、空間概念和肌肉感覺,這樣才能借力生力,以合乎慣性運動的力學原理。


它是中國最奇葩的冷兵器,被稱為“鬼兵”


2、放收自如,快速多變

繩鏢有較大的攻擊範圍。近可以持短繩打鏢,似短器械的功能,遠可以把繩放長當長兵器使用。必要時還可以纏回和打掉對方的兵器。左可以出擊,右可以擊鏢,上可以用頭、頸、肘纏繩打鏢,下可用足、膝纏繞打擊,說它“指上可及,打下不難""防上打下、防下打上,變幻莫測",毫不誇張。繩鏢收放過程中,繩鏢的長繩始終要直,不能有折摺的抖動勁。


它是中國最奇葩的冷兵器,被稱為“鬼兵”


3、軟中取硬,剛柔相濟

繩軟鏢硬,技法上有輕、重、剛、柔的特點。從速度上分有突變勁、漸變勁;從發力上看有寸勁、脆勁、爆發勁、合聚勁;從內部所反映的狀態來看有內勁、蓄勁、纏絲勁等。如掄鏢的摔勁和轉折時的加速就是一種漸變勁或者說是合聚勁。

隨著慣性力的加大和鏢頭離心、力的作用,使軟繩在掄摔中尤似鋼鞭一條,軟中有硬,硬中有柔,威力無比。

它是中國最奇葩的冷兵器,被稱為“鬼兵”


在收放變換時,亦要有蓄勁和內勁,出鏢時就身體來說要有合聚勁,而鏢頭觸及目標的一瞬時要有寸勁;擊鏢回抽的一剎那,要有脆勁,纏繞各關節時要有纏絲勁,要使鏢頭的拉勁與所纏關節的對抗勁巧妙地結合,為擊鏢作好蓄力準備。如果說纏繞時這種勁是柔中有剛的話,那麼擊鏢時的勁就是剛中有柔的寸勁。


它是中國最奇葩的冷兵器,被稱為“鬼兵”


繩鏢實戰時,招勢刁狠,內容豐富、變化莫測,軟中有硬,收放自如、忽長忽短、纏扎兼用,聲東擊西、遮前蔽後,上下翻飛,運鏢擊敵,巧纏快放,招法嚴密,人隨鏢走,鏢隨人行,隨意而動,應變自如,神出鬼沒,制敵瞬間,從而達到“練有招,用無招”的大境界。

繩鏢比較難練,習練者纏繞鏢繩時如不得法,鏢頭就會打在自己身上。習練繩鏢時,最好用重鏢練習臂力,以輕鏢練習速度。習練繩鏢需要有一定的武術基礎,因其技術動作較為複雜、難練。練習應由簡至繁,由易到難,由慢達快,循序漸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