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嫉妒的样子好美,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嫉妒是人的天性

古希腊神话中,有个“妒妇”之最——美狄亚。美狄亚是一个为爱不顾一切的魔女。当初为了和丈夫在一起,背叛国家,杀死兄弟的美狄亚。后来遭到了丈夫的始乱终弃。嫉妒的美狄亚,做出了一系列疯狂的事情,她不仅毒死了丈夫的新婚妻子,为了让丈夫自责,还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

西有美狄亚,东有吕后。

刘邦在世的时候,很是宠溺戚夫人。吕后嫉妒戚夫人,但又拿她没办法。后来刘邦死了,吕后得势,派人砍去戚夫人的手脚,挖去眼睛,用铜注入耳朵,再割掉舌头,扔到厕所去。这就是残忍至极的酷刑——人彘。

以上两个关于“嫉妒”的故事,告诉我们,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人们对待“嫉妒”的态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嫉妒是万恶之源。

历史传说告诫我们 “嫉妒”是羞耻的,难以启齿的。嫉妒的样子很丑陋,所以想要维护好形象,就不能嫉妒,就算嫉妒也不能说出来。也正是这种文化的压抑让人们对“嫉妒”充满了恐惧。

你嫉妒的样子好美,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嫉妒是人的天性

“嫉妒”真的很可怕吗?

心理学家认为嫉妒是正常的。嫉妒就是一种感觉,和喜怒哀乐一样正常。

卢梭也认为,在社会中人们从小就学会了比较和竞争,嫉妒只是遇到障碍时的正常反应。

诧摩武俊在他的《嫉妒心理学》中说到:

有了这样激烈的感情,而不一定立刻显现于表面,这就是嫉妒。在引发事端的场合,反而是冰山一角,许多嫉妒都是深藏在人们的心中的,使乌漆乌黑的功能发酵,以歪曲的形态爆炸开来。

可见,真正可怕的不是“嫉妒”本身。而是我们过分压抑“嫉妒”这种情感,从而导致非理性的爆发。

弗洛伊德把“嫉妒”分为三个层次:

第1层是因为竞争产生嫉妒,这是正常的。

比如你觉得对方配不上他的成功,或者是水平差不多的两个人,其中一方却更成功。从而产生的一种“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嫉妒心理。

第2层是我们自己杜撰的想法,投射到对方中产生的嫉妒感觉。

当我们愤怒、焦虑、痛苦的时候,我们往往坚信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根据这些没有证据的想法,轻而易举推出结论:他肯定外面有人了、她肯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搭。

第3层:是来自于我们对同性的欣赏

比如,自己觉得那个女的很有魅力,就觉得老公也会这么想。危机感衍生出了嫉妒。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能把嫉妒停留在第一层面,事情就都好办。可是,在生活中,一旦“嫉妒”找上门,我们就难以控制了。往往等事情发展到第二或三层的时候,我们才察觉到不对劲。

你嫉妒的样子好美,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嫉妒是人的天性

怎么处理嫉妒

查理芒格说:“驱动这个世界的不是贪婪,而是嫉妒。

首先,学会和“嫉妒”共处,比压制它更科学

朱莉亚·西萨 在《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中说到,嫉妒是因为爱。

构成爱的回忆、希望和幻想,同样也构成了嫉妒。因为我们爱对方,同时希望对方也爱着我们。所以我们很难想象别人用同样的爱来对待他;更接受不了对方用同样的爱对待第三者。这样很合理,也符合弗洛伊德的第一层嫉妒:“竞争的嫉妒”。

你嫉妒的样子好美,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嫉妒是人的天性

但是,在嫉妒的爱中,自尊心多过了爱。正在嫉妒的人,之所以沉浸在痛苦当中的时候,精神和肉体上都很痛苦。

一般来说越骄傲的人,产生嫉妒时所忍受的痛苦越大。嫉妒是一种很主观的个人感受,同时,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当人们有了嫉妒的感觉,就害怕被世人嘲笑“小心眼”,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有挫折感。所以很多人,会极力隐藏和压制“嫉妒”。

就像那些明明该生气而从不发怒的人一样,隐藏自己的“嫉妒”并不是明智之举。现实生活中的嫉妒,往往是一种情绪的愤怒,它混合了痛苦,崩溃和被抛弃的感受。如果你长期隐藏和压抑这种感受,情绪管理系统早晚会出现问题。一个从不生气的人,其实是一个不懂得自卫的人。一个从不嫉妒的人,其实也是不存在的。

罗伯特在《为什么嫉妒使你面目全非》中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如果一直戴着墨镜,周围的一切看起来都比实际更黑暗。如果你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戴着墨镜,那么你可能会认为这个世界本身就是黑暗的。

这就是认知影响了观念,如果你一直戴着一副有色眼镜去看待“嫉妒”,那么它一产生,就会下意识的压制它。是时候脱下有色眼镜了,告诉自己就算嫉妒也是因为我在意。

其次,接纳嫉妒,给嫉妒一些空间和时间。

接纳嫉妒等于接纳了最坏的可能性。尤其是在爱情中,接纳了嫉妒,也就意味着接受第三者出现的可能性。

别总想着要摆脱“嫉妒”的感觉,就让它这么呆着。给它一些空间和时间,直到觉察出自己的负面情绪。

在嫉妒的时候,我们的想法和感受都乱成一团乱。被害怕、生气、痛苦、猜疑、偏见等负面情绪淹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你已经被“嫉妒”劫持了。很有可能已经升级到了第2层或者第3层。这个时候,觉察变得没那么容易。

有个朋友说,当另一半告诉他,在一次聚会上偶遇了前任的时候。他仿佛被某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控制了,各种情绪一涌而来。脑子一片空白,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

很显然,我的这个朋友是被“嫉妒”控制了。只是他自己一时半会没有发现而已。现在,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家觉察出自己的“嫉妒”:把感受和想法分开写下来。很快就会发现,自己正在处于嫉妒的负面影响中了。

以我朋友为例,如果他觉得另一半现在才告诉他让他很生气。那么他的感受就是:生气。想法就是:应该第一时间就要告诉我。

这个方法虽简单,但是一时半会要把想法和感受分开并不容易。尤其是处于负面情绪正中心的时候。因此,这也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


不管是工作还是感情中,“嫉妒”随处可见。我们嫉妒着别人,同时也被别人嫉妒着。我们改变不了别人的行为,更控制不了别人的思想。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从自己开始,学会接纳“嫉妒”,是处理嫉妒最好的方法。

你嫉妒的样子好美,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嫉妒是人的天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