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品讀第三十三章 什麼是真正的富有,什麼是真正的長壽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道德經品讀第三十三章  什麼是真正的富有,什麼是真正的長壽


【感悟】


本章講個人修養與自我反省,向內探索。老子從道的立場上闡述了什麼是智、明,什麼是有力,強,什麼是真正的富有;什麼是真正的長壽。


本章寥寥數語,短短46個字,卻蘊含著極其深奧的道理。


道德經品讀第三十三章  什麼是真正的富有,什麼是真正的長壽


我們一般都認為“知人”者、“勝人”者,是成功的、強勢的,可是老子卻認為並不,只有看清自己、並且能戰勝自己的弱點、不斷反省改進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與強者。


我們常常會犯的錯誤是,只看到別人的缺點和錯誤,忽略了自身的問題。當我們能夠時時向內觀察,“一日三省吾身”,能夠直面自己弱點,不斷調整改進,那麼我們就會越來越強大。


道德經品讀第三十三章  什麼是真正的富有,什麼是真正的長壽


老子在本章中所提出的“知足者富”不僅僅是指“知足常樂”,後者的特點是不管如何,都能夠安心於現狀。


真正的富有不是你安於現狀,也不是你擁有多少物質財富,不是家財萬貫,也不是寶馬香車,而是你的內心有多強大,你的精神世界有多寬廣,你能在多大程度上立足自身,堅定自身信念,不為外界誘惑。


該自己應得的,心安理得接受,那是自己價值的體現;不該自己得的,即使內心極度渴望,仍然能夠摒除私心雜念,守好自己的底線。


當外界的誘惑足夠大,要做到守住底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只有內心精神世界足夠強大,足夠富有,才能夠不為所動。


道德經品讀第三十三章  什麼是真正的富有,什麼是真正的長壽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我們能活到多少歲,不是我們能夠掌控得了的。


年輕時,我們從來不願說起想起死亡,不願接受死亡,當有了一定的經歷閱歷,經過學習、進步、調整,慢慢就會讀懂人生、直面生死,尤其是經歷至親離開,抑或自身健康出現問題後,人才會開始直面“死亡”這件事。


其實,從我們生下來那天開始,我們就一直在向著死亡這個結局靠近,這是天道,是無法改變的永恆的自然規律,我們只有順應天道,想透想通生命的意義和什麼是真正的“長壽”、什麼是“死而不亡”,我們就不會在生活中,與人爭個輸贏、搶個名利、一味忍耐……


著名思想家梁啟超曾說,

人的肉體壽命不過區區數十載,人不可能長生不老,但人的精神則可以永垂不朽,因為他的肉體雖然消失了,但他的學說、思想及精神卻能夠長期影響當代及後代的人們。


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完全可以做到“死而不亡”。


我們,要活得充實精彩,要讓人生變得有意義,就要努力讓每天過得有意義,過得開開心心,遇到困難樂觀面對,得到褒揚不飄飄然,永遠對自己有清醒的認知,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想想能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些什麼,學說?思想?精神?文字?那就是老子要說的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道德經品讀第三十三章  什麼是真正的富有,什麼是真正的長壽


【譯文】


能夠了解、認識別人的是智慧的,能夠了解、認識自己的才是高明的。能夠戰勝別人的人是有力的,能夠克服自身弱點的人才是剛強的。知道滿足的人是富有的,努力不懈的人是有志氣的。始終不離根基的人就能夠長久,肉體死了但精神永存的人才是長壽的。




大家好,我是拂塵記,寫日常感悟,聊親子日常,拂生活塵埃,感人間之愛。

如果感興趣,可以關注我,加入我的圈子,我們一起品讀道德經,一起來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