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界女酒鬼,第一女词人李清照

文艺界酒鬼排名,李白毫无悬念霸占榜首。

可如果要问:文艺界女酒鬼的排名,你知道吗?

告诉你,就是她——

千古第一女词人李清照

文艺界女酒鬼,第一女词人李清照

一言不合,先上她老人家的镇楼神词《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醉到找不着北,还要划只船在湖上荡,还好只是吓着了几只水鸟,人没掉水里。

这首词,有太多改写版本,将前面的“溪亭”改为自己大学的某个景点,然后重点改造后半段。譬如北大版就是——

常记未名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树林深处。呕吐,呕吐,惊起情侣无数。

唉,浓浓的单身狗气息……

据学者研究,李清照酒驾游湖这件事,发生在1099年前,那时候她还没满16岁。

一个高中女生,不好好待在闺房里绣花,却跑出来饮酒作乐,野!

文艺界女酒鬼,第一女词人李清照

少女时的荒唐事,预示了李清照之后一生对杯中物的贪恋。从她的词作来看,这姑娘宿醉不醒,简直是家常便饭。

李清照一生作词无数,如今流传下来的,不到60首。当中与饮酒有关的就有24首

从少女到少妇,再从熟妇到寡妇,除了老公赵明诚之外,她最爱的恐怕就是酒了。

文艺界首席女酒鬼,实至名归。

女酒鬼是如何养成的呢?

1. 家世

李清照不是寻常人家的女儿。

她父亲李格非是北宋文学家,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合称“苏门后四学士”,传承的不但是苏东坡老先生的文学风格,还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喝酒传统。

李格非的官当到礼部员外郎,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官员,他老婆王氏也是个善写文章的才女。

李清照生于1084年。在家里浓郁文艺气息的熏陶之下,年纪轻轻就有了诗名,连苏门前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都很欣赏她。

文艺界女酒鬼,第一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的少女时代过得相当快活。比如没事就在家里荡个秋千,顺便赏个花: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点绛唇‧蹴罢秋千》

家里经常有文人雅士出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文人聚会,酒是少不了的,机会多了,小萝莉李清照总能蹭几杯。

喝high了就外出胡闹,比如醉驾游湖。

若是下雨没法出去浪怎么办?那就在家继续喝,醉成一滩烂泥,就在房里沉沉睡去: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第二天醒来醉意未消,还好没断片,还会惦记外面的海棠花有没被雨淋坏。

不过呢,人总不会一直没心没肺整天傻乐,少女的心思总是难以捉摸。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这就是所谓的“酒不醉人人自醉”,听着那断断续续的钟声,不觉已是深夜。喝得迷迷糊糊,发髻都松了,痴痴地望着烛花,心里空落落的。

很生动有木有?女孩子到了一定年龄,时而有种莫可名状的忧愁,至于愁什么,恐怕连自己都说不清。

这种现象,用现代科学原理严肃地解释,学名叫“思春”。

这就是女酒鬼炼成的第二大原因——

2. 思春

少女李清照深夜饮酒思的是哪一位?

其实,前面那首《点绛唇‧蹴罢秋千》还有后半段: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一个少女的娇羞跃然纸上。

文艺界女酒鬼,第一女词人李清照

本来在花园里玩得正起劲,形象全无的时候,突然进来位客人。吓得袜子来不及提、金钗来不及插,光着脚披头散发就逃。

可心里好奇啊,好想看清楚这位客人,明着看又不好意思,于是装作嗅青梅,偷偷瞄几眼。

让一个失态的少女想躲又舍不得躲的客人,就是她的心上人,也是她日后的丈夫赵明诚

自从那日一见,便念念不忘,相思成愁,不得不借酒浇愁。

很快,相思有了回报,终于可以和心上人见面了,更开心的是,还有酒。

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酒刚温好的时候,表面会泛起绿色的像蚂蚁那么小的泡沫,所以绿蚁是酒的代称。

人家谈恋爱是花前月下悄悄话,他们是一见面就喝上了,还要劝人家:不要怕喝醉哦。

未婚夫面前毫不矜持,开怀(别想歪了)豪饮……

也许,赵明诚就是迷上了此般气度,两人携手相约共白头。

18岁的时候,李清照与赵明诚成婚。

文艺界女酒鬼,第一女词人李清照

新婚的喜悦不仅让李清照的心境像牡丹一样风姿绰约,也让她创作了现存于世的唯一一首咏牡丹词。

词中当然也不忘带上酒。

金尊倒,拼了尽烛,不管黄昏。——《庆清朝‧禁幄低张》

趁牡丹未谢,尽情喝吧。管它杯盘狼籍,管它黄昏日落,就算到了黑夜,也要把蜡烛全点亮,不醉无归!

只有情投意合的心灵伴侣,才会和她一起推杯送盏吧。

这个赵明诚,当然也不是等闲之辈。他是个有名的金石学家。

金石学就是考古学的前身,专门研究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

巧的是,李清照与他志同道合,夫妻俩平日里除了读书论诗,还节衣缩食,一起研究和收藏古物,臭味相投。

文艺界女酒鬼,第一女词人李清照

1103年,也就是他们结婚的第二年,赵明诚开始入朝为官。

接下来的事情稍有些诡异。

赵明诚当了官还经常往外跑,理由不是下基层调研,而是说自己对金石研究好热爱,需要时常云游四方,考察山川古迹……

好烂的借口!

其中发生了什么,我们后人不得而知,我们知道的是,女酒鬼养成的第三大原因——

3. 郁闷

留在家独守空房的李清照心情郁闷。

也是在这个时候,她写出了我们熟悉的那句: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重阳又到了,李清照愁绪难解,傍晚的时候到菊园饮酒,想一醉解千愁,谁知越喝思念越深——你个死鬼,怎么还不回来!

文艺界女酒鬼,第一女词人李清照

这种现象也有一个科学名词——空虚。

这种赤裸裸的闺怨,李清照一点也不避讳,想念就是想念,有啥不好意思?

她是酗酒相思,可在波叔看来,这就是在虐狗嘛。

1107年,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去世了。他也遭到蔡京的诬陷,官位被夺,不得不带着妻子躲到青州,过了十多年隐居生活。

只要跟爱人在一起,隐居也是极好的,闲着没事的时候,就喝酒作诗吧。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念奴娇‧春情》

隐居在青州的日子,对于夫妇二人来说是平静又幸福的,本以为从此不问世事相守到老,没想到赵明诚又被朝廷起用。

李清照并不想丈夫再进官场,可惜赵明诚返身宦海心意已决,只能默默叹息,又找上了酒杯这个老伙伴。

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

愁得人都瘦了,但不是因为酒喝多了,也不是因为悲秋。这是开始对丈夫有了怨念,赵明诚你懂吗?

文艺界女酒鬼,第一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的人生可分作两个时期,前半段是北宋时期,生活安定,专心研究金石,搞文艺。

下半段是南宋时期,国家民族濒临危亡,她也家破人亡,遗失所有藏书和财产,颠沛流离,孤独无依。

1127年,是历史上称为“靖康之难”的一年。这年秋天,青州兵变,十二月,金兵攻陷青州,赵家十余屋书籍什物,全部毁于战火。

李清照在家乡终于呆不下去,只得逃难南下。当她辗转到达江宁、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时,已经是1128年的春天。

她的心情相当矛盾,庆幸与丈夫和亲友团聚,却又难抵忧国思乡之情。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这一思乡,又贪杯了,一夜宿醉,早上醒来点的沉香都灭了,酒气还未消。

面对家仇国恨,夫妇俩早已无心秀恩爱,两人在一起所谈论的都是国家兴亡的大事。在这种心情之下,李清照憋出了生平最霸气的那首诗《乌江》: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不要以为她只会写儿女情长,面对山河的支离破碎和统治者的无所作为,原本不问世事的弱女子也被逼得仰天长叹。

空有男儿般的壮志豪情,奈何生作女子,没有机会像男子般身赴战场为国捐躯,只能在深闺中借一首豪气十足的诗讽刺当局苟且偷生。

文艺界女酒鬼,第一女词人李清照

1129年,最大的打击来临了:赵明诚死在刚上任不久的太守府中。

女酒鬼养成进入第四阶段——

4. 悲伤

李清照的爱情也跟着死去了。支撑着她活下去的,是丈夫生前所写的有关金石考证文章,夫妇两人29年来共同的追求,她要用余生来整理,完成丈夫的未竟之业。

文艺界女酒鬼,第一女词人李清照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她承受国破家亡的双重痛苦,流落江南。后来有了第二段婚姻,却很不幸福,那个现世安稳的旧日子再也回不来了。她把这段惨痛的个人经历与时代脉搏结合起来,写出了许多血泪凝成的诗词。

她对生活的情趣再也没有恢复。这之后,她的作品里写到喝酒的,屈指可数。

没有了知音和伴侣,酒却是该喝还得喝。

所以留下了千古绝唱——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寻寻觅觅》

她嫌酒淡,抵御不了晚风的寒凉。事实上此时此刻,无论是红星二锅头还是伏特加,恐怕都难以抵御她内心的凄冷。家不成家,国不成国,心里的苦,只能自己吞下去。

这首《声声慢》既是李清照最好的词,也是宋词中最好的词之一,同时很可能也是李清照最后的词。

文艺界女酒鬼,第一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的这一面,想必你之前也许并不熟悉。这个比很多男人都豪气的女汉子,波叔由衷地欣赏。

开心也罢,哀愁也罢,都不是酒能带来的,酒不过是个借口。

酒,只是快乐的催化剂,也只是悲伤的解毒药。

但醒来之后,该继续的还得继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