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不喜欢小孩,我只是不想再当妈妈……”

朋友小丽放弃了肚子里一个多月的小生命。“我不是不喜欢小孩,我只是不想再当妈妈……”这是刚接受完手术的她哭着鼻子说的第一句话。

是的,这话貌似会引来不少唾骂声,但我知道她所说的不想再当妈妈,是不想再当第三个孩子的妈妈。意外怀孕这事,让不少人陷入矛盾与自责中。想到这里,我不禁一阵心酸——我又何尝不是不喜欢小孩……

婴儿是很萌的生物,从小我就已经这么认为,所以从小我就很喜欢亲近那些比自己年龄小的小可爱。

小时候,由于弟弟是家里最小的成员,固然就是家里最萌的那位。妈妈时常会因为弟弟身上散发着可爱的气息或某些可爱的小行为而亲吻他的小脸。我比弟弟大两岁,那时候我也会因为弟弟可爱而亲吻他小脸。还记得弟弟那时候虽然可爱得有点像小女孩,但却偶尔会像个“小男子汉”似的表示不耐烦。现在回想,因为弟弟当时是幼儿,就连不耐烦时的模样都携带可爱……

小时候,我很喜欢跟随妈妈走访小姨家。因为小姨家有四位比我小的表弟妹,那时候跟他们玩一整天都不舍回家……

小时候,我会与小伙伴们玩角色扮演,抱着自己心爱的布娃娃扮演当妈妈……

事过境迁,时光飞逝,转眼,我成为一名真正的妈妈。

当了妈妈之后,我喜欢给孩子拍各式各样的可爱照作为回忆录。包括记录孩子各种携带捣蛋成分的小可爱行为:

“我不是不喜欢小孩,我只是不想再当妈妈……”


即使偶尔会因为孩子之间无理取闹的不和感到崩溃,还是会在崩溃过后记录上雨过天晴的时刻:

“我不是不喜欢小孩,我只是不想再当妈妈……”


对于各式各样的可爱睡姿,也会有感而发:

“我不是不喜欢小孩,我只是不想再当妈妈……”


“我不是不喜欢小孩,我只是不想再当妈妈……”


“我不是不喜欢小孩,我只是不想再当妈妈……”


常常听到有人说:生孩子,至少生两个,一个显得太孤单了。

确实,拥有两个孩子,父母不用使尽浑身解数令孩子不失存在感,生活中两孩子成为彼此的玩伴,不会孤单还显得热闹。

但是面对意外怀孕,在我看来,一方面要虑是否承受得了种种外界包括经济压力,一方面或许会引起作为妈妈内心的各种困惑。

或许是避孕意识不强,或许是缺乏避孕常识,意外怀孕这种不堪的事情,曾经降临在我身上。

尽管我是喜欢小孩,但因为是意外,可能基于内心偏向于终止妊娠,潜意识竟然促使自己对于妈妈这角色无奈的心声踊跃而出……

当妈后,我心有牵挂为“老家”;身体力行为“新家”。我放弃事业放弃收入投入照顾小孩。由于与老家父母离得远,恰恰是因为放弃了事业,恰恰是因为没有收入,我连唯一可以尽孝的渠道也失去了。我渴望孩子的长大,我渴望可以工作 ,我渴望即使与父母离得远也能维持即使是属于微不足道的尽孝方式不是吗?

当妈后,我偶尔会渴望自由,然而在照料孩子一天下来的起居饮食以及各种需求之后,我能为自己争取而来的自由,只有熬夜。

“我不是不喜欢小孩,我只是不想再当妈妈……”


当妈后,虽然依然能因为对孩子的喜爱而拥有喜悦感,但是它与当妈前不同的是,拥有喜悦感的同时还夹杂着辛酸与无奈。然而,这似乎也成了说服自己放弃一条意外小生命的想法之一。


人总会为自己左右不定的决定讨来支持偏向于潜意识方向的说法。

是的,人总会用“人非圣贤”这话来说服自己原谅自己的自私。没错,人非圣贤谁不会犯过错,但不意味着可以一错再错。

anyway. 小编认为,不想“再”当妈妈的姐妹,务必加强避孕意识与对相关知识的认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