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我們總是嘗試說服別人,卻失敗居多?因為我們有著不同的世界

為何我們總是嘗試說服別人,卻失敗居多?因為我們有著不同的世界

孔夫子

很久以前看過一個關於“三季人”的故事,覺得很有意思。

說是某一天早晨,子貢在大院門口打掃院子。

有人來到,問子貢:“您是孔子嗎?”

子貢答道:“有什麼事需要向我們老師請教?”

“我想請教關於時間的問題?”

“這個問題我知道,可以回答你”

“那你說說一年有幾季?”

“四季。”子貢笑答。

“不對,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

“三季!!”

“四季!!!”子貢理直氣壯。

“三季!!!”來人毫不示弱。

然後就爭論不止,一直爭論到中午也沒消停。

孔子聽到聲音,從院內出來,子貢上前講明原委,讓孔子評定。

孔子先是不答,觀察一陣後說:“一年的確只有三季。“來人聽此,大笑而去。

待來人走後,子貢忙問老師:“這與您教的不同啊,且一年的確有四季啊!這一年到底應是幾季?”孔子答:“四季。”

子貢不解。孔子繼而說道:“這時和剛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綠衣。他分明是田間的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經歷過春、夏、秋三季,哪裡見過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維裡,根本就沒有‘冬季’這個概念。你跟這樣的人那就是爭上三天三夜也不會有結果的。你若不順著他說,他能這麼爽快就走嗎?你雖然上了個小當,但卻學到了莫大一個乖。”

說完,子貢立刻明白了。

這故事說的是:那些我們沒見過、沒接觸過、不瞭解的事物,對我們來說就是不存在的、不合理的。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自己不也是一個“三季人”麼。

我們的一生中,我們能去的地方是有限的、我們能看到的世界是有限的、我們聽到的趣聞是有限的、我們閱讀的書籍也是有限的。那些我們不曾看過、聽過、讀過的種種事物,都在我們的認知之外,它們對我們來說就是不存在的、不合理的。

為何我們總是嘗試說服別人,卻失敗居多?因為我們有著不同的世界

認知軌跡-自我世界

我們如果把整個世界的知識當成一個地圖,那麼我們的看過、聽過、讀過的所有知識就是上面零散的點和線,點和線聯結起來的整體就是屬於我們自己構築的“自我世界”。把“自我世界”壓縮到一起,大概能佔到真實世界的多少呢?10%、5%或者1%?

為何我們總是嘗試說服別人,卻失敗居多?因為我們有著不同的世界

認知範圍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兩個人的認知軌跡是一模一樣的,所以,我們自己構建的“自我世界”也是獨一無二的。

我們都只是看到了世界的一部分,但我們卻總覺得自己看到了世界的全部。

我們會不自覺的透過世界的碎片來看待整個世界,所以,說服、爭論、偏見無處不在。甚至,我們會嘗試揮舞著自己的碎片來改造整個世界,那麼我們能得到什麼?不過是一個放大的碎片罷了。

放棄偏見,承認自己的侷限性,看清自己的能力圈範圍,這樣才能更理性的生活。抬頭看看周圍,你身邊10米範圍內,都有你不知道的事情正在發生呢。

去聽從未聽過的聲音、去聞從未聞過的芬芳、去品從未嘗過的美味、去讀從未讀過的書籍、去看從未看過的風景、去體驗從未想象過的人生,去探索,去發現,去到自己從未到達過的新世界!

人生,不就應該如此麼?

為何我們總是嘗試說服別人,卻失敗居多?因為我們有著不同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