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孕育“偉大”,是一場代代相傳的誤會

又一名醫護人員,在抗疫災情中倒下了。

繼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武漢市江夏去第一人民醫院一聲彭銀華先後殉職後,今日清晨,又一名女醫生——蔡甸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醫生夏思思殉職。

事業順遂的醫院高層、婚期在即的準新郎、兩歲寶寶在等待回家的年輕母親……

在這場災情中,除了那些不幸感染的病人,也有許多救死扶傷的醫護人員、一線聚焦的新聞工作者等社會工作者一一倒下、離開……

於是,人們默默地在報道的新聞下留下了“英雄走好”,“可歌可泣”等緬懷的留言。

然而,對於這些同樣為人夫、為人母的平凡工作者而言,比起與家人相伴,這些“英雄”的讚歌,對他們而言真的寶貴嗎?我覺得答案是否定的。


苦難孕育“偉大”,是一場代代相傳的誤會


苦難精神,是一種美德?

我們這個民族,似乎太熱衷於歌頌苦難,讚美苦難。

中華民族是個多災多難的民族,歷史上,饑荒、旱災、洪水、瘟疫……各種天災人禍,讓人民許多時候流離失所……面對苦難,中華兒女又似乎每一次都能絕處逢生,在驚險時刻爆發出巨大的智慧、勇氣、凝聚力和戰鬥力。

於是,“多難興邦”“偉大”“犧牲”……在中華民族的圈子裡,似乎成了理所當然的美德,“英雄情結”“英雄文化”也似乎在華人之間十分“有市場”。

古代中國的等級制度下,人民的生命如螻蟻、許多時候也如草芥、匆匆來到這個世界上、辛苦勞作,默默無聞,災難來臨時,許多時候又匆匆逝去……除了君主帝王,或許只有這些英雄們,能像太陽、救世主一樣引領、關照著這些普通平凡的百姓了。

百姓需要英雄,在危難的時候將自己帶出險境;作為饋賞,這種精神層面“永垂不朽”的歌頌,則成為英雄們的心靈獎賞,而正是這種人民愛戴、流傳千古的心靈獎賞機制,也讓社會更加熱衷於湧現“英雄”。

這是一種對等的交換與補償!

母親,苦難精神的承載意象

除了”英雄情結”,母親,是中國人歌頌苦難精神的另一種承載意象。

在中國,女性的犧牲、隱忍、付出,似乎是另一種被公開讚頌的苦難精神,尤其在特殊的環境與條件下,母親甚至捨棄自我、付出生命來保障孩子的福利,作為回報,社會同樣對這種精神加以歌頌。

如同“英雄文化”的被傳頌,歷代歷朝,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對這些苦難文化的“美化”“讚揚,讓這種”苦難精神“成為一種民族的符號,似乎成為理所應當。

正如對”無私奉獻“的母親形象的歌頌,某種程度上,也加劇了社會對女性的期許——然而,對於女性、英雄們而言,真的需要這種歌頌嗎?——正如對母親意象的政府、國家的期待,這種歌頌背後,折射的是民眾對於一個全面負責者的期待。

如今的民眾,似乎越來越清醒。在許多人隨從趨勢”歌頌英雄”時,越來越多的人也在呼籲“正如貧窮,苦難,真的不值得讚揚與歌頌”。


苦難,值得每一個人遠離

這場疫情,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專業與科學的力量,雖然,科學也只是探索的世界的工具,並不是萬能,但比起“願辭職以謝天下”的情懷時表達,這一次,講真,真的妥妥站隊科學救援梯隊。

在這場疫情中,我們可以看到,真正發揮中堅力量的,不是身居高位“情懷式表達”喊喊口號的官員,而是專業知識紮實、醫療經驗豐富的院士鍾南山——這位憑藉專業力挽狂瀾的八旬老人,一時讓許多人黯然失色。

那麼,作為國人的價值觀念,是否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呢?

如果可以歲月靜安,為何一定要選擇讓一些人負重前行?奉獻犧牲?——那些奉獻者,也只是同樣需要肩負家庭責任的子女、丈夫、妻子、母親,同樣是平凡的社會一份子。

——苦難,從來不是“化了妝的祝福”,只是在錯誤軌道上的磨練!如果猝不及防的苦難,讓人們在患難中必須有人奉獻犧牲,那麼,在苦難結束之後,我們是否該學會警醒、改變?


只是,我們這個民族,太容易忘卻苦難中的傷痛,就在剛剛,看到一則新聞,在許多醫護人員拼死付出的同時,某一些國人已經忘了疫情仍未結束,“景區再次出現擁堵”。

——我們的民族什麼時候不再需要“英雄文化“與”苦難精神“,不得而知,或許需要等到國人們的心理集體成熟起來的那個時候吧?希望那樣的一個時代早日到來!


七月,金融圈資深編輯,優質內容創業者,喜愛舞蹈、建築、社會人文,關注社會變遷下的個人成長。心懷美好前行,穿梭於傳統與現代、城市與鄉村,願自己活成一道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