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勇亮劍,在抗疫的戰場上嚴防死守


驍勇亮劍,在抗疫的戰場上嚴防死守

守初心擔使命 同心協力抗疫情

用擔當築起抗擊疫情“白衣長城”

一場突發疫情,打破了春節的溫暖和喜慶。一聲響亮的集結號,“若有戰,召必回”的勇猛吼聲響徹雲霄。他們不是戰士,卻身披戰袍,他們不是戰士,卻手握鋼槍,他們不是戰士,卻敢於與病毒殊死搏鬥。

在大運之城、關帝之鄉的山西省運城市,卻有著這樣一個默默奉獻的逆行天使團隊。運城市唯一定點收治確診患者的醫院——運城市第二醫院,以職業責任和擔當,在第一時間,拉出了陣形,果敢應戰。

他們奔赴戰場的英姿,讓人民記住了他們的名字——白衣天使!

我們準備好了!

運城市第二醫院院長張定琳:在疫情面前,我們都是戰士。是戰士,就要奔赴戰場,就要堅守陣地,就要以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全力以赴,打贏這場硬仗。

疫情當前,捨我其誰。運城市第二醫院黨委在全院發出倡議書,倡議全體員工以敬佑生命、大愛無疆的精神,團結一致,敢於擔當,直擊疫情,斬關奪隘。

每一個科室,每一個崗位,主動請纓,踴躍寫下請戰書,要求到疫情的最前線去。他們有的孩子尚在哺乳中,有的父母體弱年邁,有的新婚燕爾;他們中有的是臨床醫生護士,有的是醫技科室人員,有的是機關後勤人員,他們每一個人,都在請戰書上摁上了自己鮮紅的手印:讓我去!我要去!

奮戰在抗擊疫情前哨的勇士

運城市第二醫院 醫療救治組組長潘朝霞

2020年的春節註定不同尋常。就在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的時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卻肆虐而來。工作20多年來,潘朝霞一直從事結核病、傳染病的臨床工作,對呼吸道傳染性疾病有著職業的敏感性,直覺經驗告訴她,這次疫情“來者不善”,不能有絲毫懈怠。

在病區工作的每位醫護人員都非常辛苦,醫務人員上班前穿脫一次防護用品大約需要半個小時。為了減少汙染及不必要的麻煩,他們儘量做到少吃飯、少喝水、不上衛生間,一忙就是6個多小時。在工作時,醫護人員也有不同程度的思想壓力。作為病區的帶頭人,從一開始,潘朝霞就仔細地瞭解每一位醫護人員的心理動態,從精神上關心、鼓勵大家,更重要的是關注他們防護及消毒是否到位。督促檢查醫護人員嚴格按照標準預防的原則,做好個人防護、手衛生、病區管理、環境通風、物體表面的清潔消毒和醫療廢棄物管理等工作,最大可能地避免醫護人員感染髮生,力爭做到“零感染”。在抗疫救治一線,大家配合默契,雖然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著口罩、護目鏡,但彷彿都心有靈犀,一個動作,一個手勢就能明白同事們的需求,真正體會到在一個戰壕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戰疫情的團隊力量,也感受著生死之交的特殊友誼。

在抗疫工作期間,潘朝霞和團隊在忙碌的同時,不斷收到省、市各級領導及院領導的關懷和慰問,還有同事們、親朋好友的關心、鼓勵、支持,這既令她非常感動,也增添了無窮的工作動力。目前,這場阻擊戰隨著春天的腳步已看到了勝利的曙光,她決心與同事齊心協力,守望相助,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發揚特別能戰鬥的精神,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白衣天使的責任與擔當,堅決打贏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在疫情面前,沒有誰是超級英雄,面對病毒,沒有誰能百毒不侵,他們一樣可能會感染,一樣可能會犧牲,他們會苦、會累、會想家,情緒崩潰到邊緣甚至會哭。但面對疫情,沒有一個人退縮。召之即來,來之即戰,戰則必勝,這就是職業的信仰。

王東明,男,38歲,重症醫學主治醫師,大學本科,醫學學士,運城市第二醫院醫務科主任,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

從1月23日到1月30日他都沒有回過家,困了就在科室靠近暖氣片的地方鋪幾張報紙打個地鋪和衣而睡,1月26日才勉強在打地鋪的地方支了個竹板床,置了一床被子,直到1月30日晚上9點多他才抽時間回了趟家洗了個澡,凌晨又趕往醫院。一直持續到2月20日,基本上每天都是一樣的忙。

他愛人也是他所在醫院傳染科的醫生,作為第二梯隊的一員2月8日把兩個孩子託付給老人後也毅然加入了這場戰“疫”,從進入病區開始,她們就集體隔離在酒店,不能回家。兒子從小一直跟著他睡,疫情發生後,他好長時間不能回家,兒子現在已經習慣了跟他奶奶和姐姐一起睡了,他回到家也不吵著要跟他了,到底是因為他在醫院要和患者接觸生怕傳染給他們還是其它原因他也沒有追問,如果是這原因也好,起碼孩子知道如何做好自我防護,知道他爸爸媽媽在為了運城人民的健康而努力付出。

沒有過多的影像和相片記錄,沒有太多的豪言壯語表白,大疫當前,責任如山,他將“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融入到點點滴滴的具體工作中。他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實實在在解決真問題,勤勤懇懇做些真事情,為戰鬥在一線的同志保駕護航,為醫院工作的正常運轉排憂解難,為打贏全市防疫保衛戰全力以赴!

劉彥娟,女,1972年8月3日出生於夏縣尉郭鄉西洋橋村的農民家庭,1998年畢業於長治醫學院,大學本科,主任醫師,2018年被任命為運城市第二醫院結核一科主任。

劉彥娟主任待患者如親人,積極做好患者診治及心理疏導工作,讓每一位患者儘早康復出院。

李國崗,男,1975年4月生,本科學歷,九三學社社員,2002年參加工作,2011年12月任運城市第二醫院院長助理,參加過SARS、乙腦、H7N9、H5N1等疾病的醫療救治工作,多次榮獲市衛健系統先進個人的榮譽。

院長助理李國崗身先士卒,衝鋒在前,以科學的救治理念,盡職盡責的工作態度,無畏生死的戰鬥意志,始終同廣大醫護人員堅守在一線,擔當抗疫先鋒,堅持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王淑豔,女,應急病區護士長,率先帶領8名護理人員,帶著家人的擔憂,同事的關心和領導的囑託,毅然進入隔離病區開展工作。

1月22日,也就是農曆臘月二十八日下午,距離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還有不到兩天的時間。運城市第二醫院的8名護理人員,來不及告別父母,來不及與愛人孩子再見上一面,來不及回家清理洗漱用品,面對疫情,他們站了出來,挺起胸膛站到了抗疫最前方。他們的英姿,讓社會安心,讓患者安心,更讓醫院領導和同仁淚目。正是因為他們選擇了最危險的疫情一線,才保證了廣大群眾的安康。

他們光榮地成為了運城市首批奔赴戰場的勇士,奏響了為生命而戰的抗疫進行曲。

這世上,哪有什麼天生的英雄。只是因為有人需要,才有人願意犧牲自己成為英雄。只是為了如我們所願的盛世年華,他們才願意犧牲自己,為生命而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