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务员到地区副总,他凭什么?

卡耐基在全美国发表的演讲中,曾不止一次的提到过一点:一个人成功的因素很多,而居于这些因素之首的就是热忱。他也时常把这句话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中,他的成功也可以说归功于他的热忱。


从业务员到地区副总,他凭什么?

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情充满热情时,那么必定会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带动他向着事情的成功点迈进,而对于追求财富的积累也是如此。只有当你浑身充满对赚钱的热情,财富才会找上门来。

詹姆士·伦第威是卡耐基班上的一名学生。刚开始时,他在为约翰·汉考克保险公司推销人寿保险。他平时极为热心于卡耐基班的课程,以至于他被公司调到密苏里州圣路易市之后,立刻去拜访那里的卡耐基课程的经理雷德·史托瑞,说自己志愿担任小组长(由毕业学员担任,做协助教师的工 作),史托瑞欣然同意。最后伦第威还获得了担任教师的资格。

在保险公司工作不到一年的时间,伦第威就升任了人事经理,并且在圣路易建立了业绩最优的推销员团队。尽管他已经有资格买卡迪拉克车了,但是他并不满意,于是他去找他的上司,他说:“我要做你的工作或者和你差不多的工作,否则在今年年底之前我就会辞职不干了。”伦第威做人事经理这段时间的业绩太好了,公司不愿意失去这个有能力、有才华而且对工作充满热情的年轻人。于是在第二年年初,伦第威便被派到俄克拉荷马州杜沙市担任分公司经理。以前公司在杜沙没有分公司,没有推销人员,没有顾客,但是不出一年伦第威便先后雇用了四十二名推销员及一些其他岗位的员工,打造出一支高效的营销团队,并且打破了公司的营销纪录。

后来,公司把伦第威调到波士顿担任那里的发展训练经理,负责在全美国各地设立分公司。仅过了一年,公司又把他派回到圣路易市,担任地区副总经理,而这时候,他才30刚出头。

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时间,伦第威就会为卡耐基班上课。有学员问及他的成功经验,他总会微笑着说“对工作、对事业充满热忱”。

如果每个男人都能够像伦第威一样,能够对工作抱有无限高度的热忱和兴趣,那么不仅财富会随之而来,各种各样的好运也会跟随而来。热忱可以鞭策一个人从浑噩中奋起做事,同样也可以激起一个人莫大的能动力走向成功。

在巴菲特与中国大学生的一次对话中,他就对年轻学生的职业规划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唯一一点就是要顺着你的热情走。”巴菲特说:“找一个你愿意全身心去做的工作,这就是我正在做的,我都八十了,当然也可以去做其他事儿,但我选择继续我的事业,我知道我喜欢什么。虽然我不知道你们喜欢什么,但你们能想清楚也能找得到。”

美国工业巨子卡内基创造的财富至今尚没有人 能企及,提到他的成功,许多人都为之钦佩不已。 卡内基从小跟着父母从苏格兰移民到美国,一上岸他就当了童工,当时年仅13岁。他第一个工作 在纺织厂里,一天12个小时,一周6天,周薪1.2美 元。他成为世界首富后回忆说:“我挣的钱早已以 百万计了。但是,没有任何钱能比第一周那1.2美 元给我更大的幸福!”在辛苦工作了12个小时后, 卡内基还拖着疲惫之躯去上夜校。15岁时,他终于 有了另一个机会:给匹兹堡的一家电报公司当报 童,也就是挨家挨户地送电报。他将此视为天赐良 机,义无反顾地接受了。

报童是典型的跑腿族,旁人看起来无足轻重, 但卡内基不这么看。虽然报童的周薪是2.5美元, 收入翻番,但这不是他最看重的东西。用现在的话 来说,他看重的是这是个白领工作,属于信息高科 技的行业。在1850年,电报就相当于今日的互联 网。那时用电报的多是公司企业。跑跑腿看似很下 层,但聪明的卡内基发现,匹兹堡的商业信息就捏在他手上。哪家公司的业务繁忙,哪家公司的生意 兴隆,这些公司的商业网络怎么运行,他一清二 楚。也就是从这里,他又跳到铁路公司,最终自己 建起钢铁厂。那时苏格兰人在英国人眼里是穷人的 代名词。卡内基家最初也确实穷得叮当响,但是,最终他的工厂生产的钢铁,超过了整个英国的钢铁 产量。

一个对成功充满热情的人,无论从事的是什么职业,都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一项神圣的天职,并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不管工作有多么的困难,不管会经历多么严峻的考验,他始终会充满自信地迎接一切挑战,因为热情赋予他拼搏的力量,并让他看到成功的希望。

爱默生说过:“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因此,如果你有一个发财致富的梦想,那么你就一定要对赚钱充满热情,这样你追求财富的渴望,追求成功的意志力就会越强,你的成功之路将会越走越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