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患者,你要明白‘‘人生在於體會’’

“人生在於體會。”

抑鬱症患者,你要明白‘‘人生在於體會’’

前兩天收到一條私信,是個男孩子,講女朋友決心要和自己分手,他想盡辦法也不曉得該怎麼做,聊天截圖發給我,問我對方這樣的態度要不要去追回來。

抑鬱症患者,你要明白‘‘人生在於體會’’

我看了內容,姑娘很堅決,男孩子千里迢迢追過去多半也不會有什麼結果。我問他你想去嗎?他說想。

我說好,那你去吧,我也覺得應該去一趟。

照以前這樣的情況,我一定會苦口婆心的告訴對方,沒戲了,別努力了,再糾纏也只是白費心力。但現在我只會講,這件事你想做嗎?想做的話,現在就去。

抑鬱症患者,你要明白‘‘人生在於體會’’

人生能有幾回這樣的衝動呢?

當下的權衡,糾結,痛鬱,迷茫,能有幾次轉化成孤注一擲的,絕地求生的慾望呢?

沒有幾次的。

抑鬱症患者,你要明白‘‘人生在於體會’’

人的鬥志和希望,叛逆和反骨,會在一次次失敗的重擊中,消磨,蛻皮,溶解,化成一潭死水。

人也就長大了。

抑鬱症患者,你要明白‘‘人生在於體會’’

人生大事三兩種,各個階段都不同。失戀,失業,親人離世,不幸一點的朋友可能會離婚,失去孩子,遭到背叛,亦或是身患重疾。

抑鬱症患者,你要明白‘‘人生在於體會’’

人不會一次就被打倒,年輕時的反抗會激烈一些,收到打擊就徹頭徹尾的改變自己,被人拋棄就絕地反擊決心逆襲。很有價值,但這樣的反抗,不會在一個人身上發生太多次的。

抑鬱症患者,你要明白‘‘人生在於體會’’

人會疲憊,會喪氣,會認命。會在接二連三的重創裡,建立起強大的自我保護體系,這套體系的至高原則就是:避免衝突,遏止衝動,掐滅一切可能會使自己受傷的源頭,禁止過度沉溺任何一段關係,隨時準備收手。

抑鬱症患者,你要明白‘‘人生在於體會’’

奇葩說裡有一集,蔡康永有對這樣的狀態下定義:你說他成熟也好,說他提前死掉了,也未嘗不可。

提前死掉的人類,不會坐24小時的火車冒著大雪去見一個很可能沒有結果的人,不會把一個人看做絕無僅有的稀世珍寶,不會毫無保留的去付出,去相信,去希望。

抑鬱症患者,你要明白‘‘人生在於體會’’

所以當你還有這樣的衝動,這樣的熱切,證明你還活著,那就去做你現在最想做的事情。

丟臉算什麼,受挫算什麼,痛苦難過又算什麼,錯過比這些都要遺憾的多。

在你正在經歷錯過的那一刻,不會知道你錯過了什麼。

抑鬱症患者,你要明白‘‘人生在於體會’’

你不會知道這件事會在你往後窮極變幻的人生際遇裡會充當什麼角色,你不會知道此刻的猶豫和糾結會在時間軸上縱向演變出怎樣的遺憾閾值。

你不會知道你面前的這個人,你正在忖度,推敲,思前想後,畏首畏尾的這段關係,會不會成為你短短數十年的生命裡,僅此一次不可再生的絕世孤本。

抑鬱症患者,你要明白‘‘人生在於體會’’

所以儘管去做。人生在於體會,今時哪及昔時。

能讓你感受到活著的事情,都是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