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基杭州”轮:输入风险24小时排除记

人民日报客户端天津频道马坤 赵贤钰2020-04-08 10:35浏览量19.3万

“马士基杭州”轮:输入风险24小时排除记

4月6日上午,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泊位。

总载重15万吨的新加坡籍“马士基杭州”轮,有序装卸作业,一切如常。

而就在刚刚过去的24小时中,一场没有硝烟的“海上防疫战”悄然打响。

“过去15日内,停靠过疫情防控重点国家马来西亚港口,船上有6人体温曾超过37.3℃。”4月3日一早,天津滨海新区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收到这条信息的一刻起,“外防输入”任务重重落在肩头。

在国内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天津港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是国内外货品进出最为重要的海上通道,一旦船上确认出现疫情,不仅涉及天津一地的安全,风险有可能波及其他地区。

事关重大,刻不容缓!天津滨海新区联防联控机制成员们的神经瞬间绷紧,汇聚成一个坚定信念:用专业规程和敬业精神,牢牢守住疫情防控海上战线,不能有丝毫疏漏。

滨海新区立即召开专题部署会,港航、海关、海事、边检、天津港集团、公安、新区防疫指挥部等联防联控机制成员单位悉数到齐,通报信息、查摆问题、拿出对策,启动应急响应。

“根据当天天气、各码头现场预作业情况,这艘货轮安排停靠在哪里?”“海关登船检疫各环节有无问题?”“一旦出现确诊病例,人员、船舶隔离各环节如何衔接?”“如何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不影响港口正常运行?”……

大家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充分分析研判,每一个问题都拿出详细、专业的应对策略,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细化举措,无缝对接,确保万无一失,高效、快速、安全做好“马士基杭州”轮风险处置。

根据研判,该货轮为有风险船舶,靠泊天津港太平洋国际码头处置。天津港集团全面封闭管理货轮靠泊区域,除引航员、登临检疫人员等必需人员外,一律不得登船。对重点人员、重点部位启动高风险防控标准,提高引航员等个人防护等级。天津边防部门在该区域全时段巡逻,做到实时、全面把控。

4月5日上午9时许,“马士基杭州”轮收到从锚地靠港指令,于上午11时停靠天津港太平洋国际码头泊位,全船停止作业,接受采样检测,等待检测结果。

5名海关工作人员穿戴防护装备登船,对24名船员逐一监测体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和样本采集送检。

在登临检疫中,发现6名船员发热,即刻由天津滨海新区卫生健康委提前安排调度的负压救护车,分批运送至滨海新区泰达医院进一步检查。

哪怕只有万分之一风险,也要做百分之百防备。在等待检测结果的时间里,港航、海关、海事、边检、公安等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再次根据现场情况,复盘、倒查、确认方案中各流程、各方面执行到位无疏漏。

5日晚23时41分,6名发热船员体温、CT、血常规等检测结果出炉,其中1人体温37.5度,其余体温正常。结合核酸检测结果,经医院专家会诊,6人均排除新冠肺炎, 其中2人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其余4人健康。据此诊断,安排将6人送回“马士基杭州”轮。

6日凌晨1时33分,其余18位船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可以正常装卸作业。

这一刻,现场工作人员心中压着的大石头终于落地。至此,天津滨海新区联防联控机制成功处理入境国际船舶疫情防控突发事件,为全力防止境外疫情由水路输入,牢牢守住疫情防控海上战线积累了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