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美國將如何圍堵中國

凡持國,太上知始,其次知終,其次知中。三者不能,國必危,身必窮。”


--出自《呂氏春秋·察微》

無論是管理企業,還是管理國家,都需要經常換位思考。

我們創業做企業的,需要經常把自己當成客戶,把自己當成員工,把自己當成供應商,從他們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這樣我們的決策依據才足夠全面。

軍隊為什麼需要經常搞軍事演習?


疫情之後,美國將如何圍堵中國


因為我們需要模擬敵軍的行為並找出對策,在朱日和基地,我軍甚至精心培養出一隻專業級別的“藍軍”,來模擬美軍的戰術,讓各路“紅軍”與之PK,找出自己的弱點。這也是換位思考。


疫情之後,美國將如何圍堵中國

作為國家的決策者,身邊一定會有相應的專家智囊團,他們對國際形勢和大國的現狀瞭如指掌,他們會去推演別的國家會怎麼想,怎麼做?比如說現任常委中有一位復旦出身的學者,我在二十多歲時就是看了他的書才瞭解美國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疫情之後,美國將如何圍堵中國


國家層面的決策當然不是我一介草民能夠想象的,但是作為投資者,經常做一做草民級的推演,對於投資也是很有幫助的。

中美關係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也是對我們中國人最重要的國際關係,那麼中美世代友好當然是最好的,但是現實總會產生一些波折,我們也知道美國不是道德標兵,那麼如果美國下決心與中國脫鉤,並決心削弱中國,它會如何下手,如何收割中國?

這就需要換位思考了。

以史為鑑,上個世紀美國親手搞死過無數小國,論軍事實力,其中有兩個是超級大國,日本和蘇聯,它們都是被美國活活逼死的。

首先來說說日本,上世紀30年代,美國曾是日本最大的貿易伙伴,即使在日本1937年入侵中國後,美國仍然源源不斷地向日本運送糧食、石油、鋼鐵。


1939年日軍進軍南洋,引起了美國的疑懼,兩國失去戰略互信,隨即爆發貿易戰。日美貿易戰迅速全面的升級,美國先後對日本發動了五次毀滅性的商品、技術的禁運,無情地摧殘了日本經濟,促使兩國最終走向了毀滅性的戰爭。


美國從1940年到1941年中,對日本不斷升級,先後進行了五次大規模禁運:

第一次:機床等高技術產品出口的禁運;

第二次:多種高技術工業用品的限制出口或禁運;

第三次:廢鐵禁運(對日本企業至關重要);

第四次:鐵礦石、鋼、生鐵和鋼製品等資源品的大規模禁運;

第五次:凍結日本在美的所有資產,並斷絕日美石油貿易。

半年之後,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最後被美國毀滅。

那麼蘇聯又是怎麼被美國搞死的呢?


疫情之後,美國將如何圍堵中國


當時的美國總統是一位出色的演員,也是一位偉大的戰略家,他主要是對蘇聯做了三件事:

1、挑起軍備競賽,拖垮蘇聯經濟,使之不能改善民生,挑起蘇聯民眾不滿;

2、開展大規模經濟戰,降油價、升糧價,削弱蘇聯的外匯儲備;

3、大幅限制先進技術出口到蘇聯,1975年至1983年,在美國出口到蘇聯的全部產品中,高技術產品的比重從37.79%降到5.4%。

這兩天重看《明朝那些事兒》,看到李成梁為了補償努爾哈赤,給了他三十份敕書,敕書就是今天的貿易許可證,不禁想起了世貿組織和美國的最惠國待遇。

中國古代皇帝只會給信任的藩國和部落辦貿易許可證,每一個理解歷史的人,都會知道自由貿易的基礎是大國互信

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只是近三十年來的新鮮事,古往今來從未有過,我們切不能將其當作理所當然,未來的常態應該是去全球化和產業鏈脫鉤,美國已經顯示出了強烈的意願,我們切不可心存僥倖。

那麼疫情之後,在沒有其他戰略對手的前提下,美國如果下決心,將會如何削弱中國?

我覺得還是以史為鑑,用腳趾頭都能想出來,就是對付蘇聯的三招。

一、國際供應鏈撤離,拖垮經濟,摧毀出口,挑起民眾不滿

我們沿海的很多外向型企業,對應的都是歐美市場,其中很多IT產業鏈又都是歐美企業的獨資或合資企業。


如果沿海製造企業破產,受傷最大的就是內地城鄉的打工者,他們沒有工作,會給社會安定造成多大壓力?當民企倒下的時候,國企還能夠吸納那麼多勞動力嗎?

製造業一旦垮塌,我國的外匯儲備收入將斷流,這將是對手最希望看到的。

中美貿易協議的本質就是要中國過度消耗外匯儲備,並且迫使美國跨國企業將供應鏈撤回本土,目前只是第一階段,下來還會有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繩索只會越收越緊,不能有任何幻想。


二、提高進口成本

我國進口量最大的有芯片、石油和糧食。

芯片這塊我們實際上是進口組裝再出口,自用的比例不是大頭,對國計民生至關重要的就是石油和糧食。

當年里根對付蘇聯,就是使蘇聯大幅減少石油收入的同時大幅增加進口糧食的支出,讓其消耗了大量的外匯儲備。

中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2018年,中國進口糧食達到1085億噸,為世界進口糧食的最大國。中國的糧食缺口保守估算都達到了20%,超過了警戒線,很多地方計算後認為達到了30%。


這次的疫情將使中國以及全世界的糧食產量下跌,農村封門導致無法春播春種,物流不暢通導致農用物資缺乏,養殖業短缺受到了疫情和豬瘟的雙重打擊。中國今年的糧食生產形勢非常嚴峻。


現在越南、哈薩克斯坦已經開始限制糧食出口,美國、加拿大等糧食出口國也會跟進,糧食方面的趨勢恐怕會持續很久。

還有一點,如果中國的糧食緊缺急迫,最恐怖的情形是不得不接受美國的毒丸,即為了儘快增加產量不得不引入美國的轉基因主糧品種,這樣會徹底喪失糧食安全,從此連種子都要依賴美國的供給。


疫情之後,美國將如何圍堵中國

石油的價格不會長期停留在低位,美國一定會聯手沙特和俄羅斯穩住油價,對於美國來說,就看中國和俄羅斯哪個更需要被打擊了。

三、高科技產品禁運

大幅限制先進技術出口到中國,也是從經濟上施加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瓦森堡協定現在就是針對中國而存在的組織(成員國中甚至有俄羅斯)。


禁運高科技產品比如芯片、設備、人工智能、生物製品等,一方面可以削弱中國在高科技上趕超的能力,還可以讓中國的高科技公司失去國際競爭力。


美國打擊中國的高科技公司,華為、中興、海康只是個開始,凡是出頭的都有危險。


布熱津斯基曾說過:“我們不存在能否打敗的敵人,只存在能否達成這個意願?”


疫情之後,美國將如何圍堵中國


美國的體制決定了它的決策過程很漫長,會有很長一段時間遊移不定,但是它一旦下了決心,動員的速度和出招的強度都會遠超預期。

還有一點,美國與東方國家最大的不同是,美國在戰爭中是從來沒有任何道德約束的。

有心人可以看看南北戰爭中謝爾曼焚燬亞特蘭大的暴行、二戰時對德國和日本平民的無差別轟炸、關塔那摩基地中對基地組織成員的酷刑,就知道美國絕對是吃肉不吐骨頭的真老虎了。

疫情之後,美國將如何圍堵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