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手平臺上,準備逃離深圳的年輕人正在變賣家當

在二手平臺上,準備逃離深圳的年輕人正在變賣家當


金三銀四,向來是找工作的黃金時間。


這個時候的深圳,是躁動的。


無論是略帶迷茫卻又滿懷憧憬的初來乍到者,亦或是摸爬滾打了些時日,想要跳槽轉換環境以及薪資更上一層樓的深漂,都在躍躍欲試。


準備簡歷,觀望行情,跳槽漲薪…隨時準備開啟一段新的旅程。


然而猝不及防的疫情,就如同一盆冷水,讓這股躁動降了溫,甚至跌入冰點。降薪、裁員、失業…這個春天,儼如寒冬。


於是,想跳槽的人不敢動了,想安穩的人被降薪了,甚至有的人被“裸辭”,好幾個月沒有收入,都快付不起房租了。


來還是不來,去還是留,疫情讓很多人重新思考,也迫使很多人做出了選擇。


那些熬不下去的深漂青年,已經開始在二手平臺上變賣個人物品,準備“提桶跑路”了。


在二手平臺上,搜索“離開深圳”,大批准備出逃的深漂正在拋售物品。


大至冰箱洗衣機等家電,小至鍋碗瓢盆,各種想得到的想不到的物品,連同其背後的故事,在被明碼標價地出售。


在二手平臺上,準備逃離深圳的年輕人正在變賣家當


有的人為了當外賣騎手,在年前買了一輛電動車,結果還沒來得及用,就因為著急用錢而低價急轉。


在二手平臺上,準備逃離深圳的年輕人正在變賣家當


而有的人還沒來得及練出完美身材,就因為公司破產,無奈離開深圳。


在二手平臺上,準備逃離深圳的年輕人正在變賣家當


有的物品“僅用過一次”,那是曾以為能提高生活質量,買回來卻一直在家裡積灰的東西。


在二手平臺上,準備逃離深圳的年輕人正在變賣家當


有的物品全新,7塊錢一個的零錢包,有過一個想擺地攤賺大錢的夢想。


在二手平臺上,準備逃離深圳的年輕人正在變賣家當


而有的物品是續命神器,是在因連續加班而開始腰痠背痛的夜裡,寧願多花點錢也要對自己好一點的念頭。


在二手平臺上,準備逃離深圳的年輕人正在變賣家當


為了擁有馬甲線跟腹肌,也為了保持更好的精力,很多小年輕會在教練的慫恿下,辦一張健身卡。


然而疫情爆發後,不管是低價出售,還是半價急轉,二手的健身卡都鮮有人問津。


有人說,平時有點存款的都在節衣縮食,條件一般的甚至開始提取公積金,現在別說辦幾千塊的健身卡了,買幾百塊的東西都要掂量有沒有必要。


在二手平臺上,準備逃離深圳的年輕人正在變賣家當


健身卡難以兜售,健身房生意慘淡,很多教練連著好幾個月都是零收入。


為了謀生,有的健身教練另謀出路,轉行送起了外賣。也有的換了另一種方式,在這個行業繼續堅持。


在二手平臺上,準備逃離深圳的年輕人正在變賣家當


需要堅持多久誰也不知道,畢竟生活總是充滿著各種意外跟不確定性。


就像那些報過的課,買回來的書,購買的當下,我們都以為會讓自己變成更好的人。


結果,課沒聽過幾節,書也還沒來得及看完,自己卻成了那個要離開深圳的人。


在二手平臺上,準備逃離深圳的年輕人正在變賣家當


甚至還沒半年的時間,曾經高價淘回來的收藏品,就要因為缺錢而草草轉讓。


在二手平臺上,準備逃離深圳的年輕人正在變賣家當


在二手物品的交易平臺上,這些打算離開深圳的人在描述物品時,大多口氣平靜,語言簡練。物品能賣出去最好,賣不出去也無妨,大不了就寄回家或是索性丟掉。


只有少數人在匆忙甩賣,每天時不時就要上線更新,他們不是在賣東西,而是在急著給自己的寵物找一個可靠的下家。


因為路途太遠,帶回家不方便等等的原因,這些陪伴了他們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的寵物,都在這裡成了商品,掛牌出售,且數量不在少數。(下圖鬆獅原主人告知狗狗已送出,請勿擾)


在二手平臺上,準備逃離深圳的年輕人正在變賣家當


儘管低價或是免費贈送,讓這場交易看著更像是一場愛的接力,然而感興趣的人數往往寥寥,甚至有的十多天了還是無人問津。


對於這些被“出售”的毛孩子來說,運氣好的,換個主人,換個環境重新適應。運氣不好的,說不定哪天就會淪為城市流浪貓狗大軍的一員。


貓狗雙全,人生贏家,曾是多少人的憧憬。當他們把“主子們”上架的時候,或許就真的已經決定一無所有地離去了吧。


在二手平臺上,準備逃離深圳的年輕人正在變賣家當


物品可以變賣,寵物可以轉手,曾經花了很多錢布置的出租屋,也在退租前清理乾淨,只為了爭取房東少扣一點押金。


當初,他們提著行李,意氣風發,想要在這座城市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而現在迫於生計,儘管不甘,也只能悄然散去,徒留一地的回憶。


有人曾算過一筆賬,年輕人想在深圳生存下去,一個月至少需要3000塊。而且這還不包括任何的娛樂消費,要是想活得體面一點,這個數字還要再往上加。


而深圳上一年的平均工資為7361元,很多人都達不到這個水準。在交完房租負擔生活開支以後,在消費主義的鼓吹下,很多人還會用花唄信用卡提前消費。


一旦失去工作,又不想斷繳社保,那每個月的生活成本至少需要4000塊。這對於沒有存款,只有負債的年輕人,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在二手平臺上,準備逃離深圳的年輕人正在變賣家當


只是“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這句略帶雞湯的話語,又是無數深漂的信條。


不管收入多少,他們都會在略顯簡陋的城中村出租房裡,粉刷裝飾,置辦傢俱,打造溫暖的小窩;他們買書買樂器,打算給重複枯燥的生活增添些樂趣;他們抱回可愛的毛孩子,抵禦夜深人靜時獨守空房的孤獨…


只是,他們最終都會無奈地發現:房子是房東的,生活是老闆的,只有花唄是自己的。


很多人想必也都有這樣的感受:


在深圳工資可能是不少,可工資跑不過房租和房價。


工作聽起來也光鮮,但每天幾點下班,連續多久無休,冷暖自知。


在二手平臺上,準備逃離深圳的年輕人正在變賣家當


深圳永遠都是一座圍城,機會與打擊並存,裡面的人想出去,外邊的人拼命想進來。即便疫情當下,大勢依然如此。


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離開的理由。


或許是不堪重負,落魄而逃;或許是時運不濟,無奈敗走;又或許幡然醒悟,發現這並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雄心壯志地來,無奈決絕地走,其實終歸都是為了:


活下去,更好地活下去。


至於哪天會不會再回來,誰又能預料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