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入境船舶靠港後,船員如何下船換班?

上海入境船舶靠港後,船員如何下船換班?

人民網上海4月8日電(王文娟)“截至目前,全市未發生經水路、港口輸入的疑似或確診病例。”記者從上海市公安局港航公安局獲悉,當前,境外疫情呈加速擴散蔓延態勢,上海水路、港口疫情輸入壓力持續加大,3月1日至今,從水路靠泊上海港口的境外船舶累計544艘。

4月8日上午10點,記者來到寶山區羅涇貨運港區,看到一艘名為“潤富3號(run fu 3)”的巴拿馬籍貨輪正在輪換船員,民警及海關工作人員均在現場開展下船人員的個人信息核對工作。

記者瞭解到,此艘貨輪3月初從泰國起錨,4月5日抵達上海羅涇港。4月7日邊檢、海關已上船為準備下船輪換的船員做好核酸檢測,結果均呈陰性,公安民警也從船代處錄入船員信息。當天,8名船員下船後,身穿隔離服的民警再次對下船的船員(海員證等)信息進行逐一核實,確保登記信息無誤後,將其護送至寶山集中隔離點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

上海入境船舶靠港后,船员如何下船换班?

入境船舶靠港後有船員需要下船上岸換班,整個流程是什麼?

據介紹,首先,海關工作人員會登船對換班船員進行核酸檢測,同時,港航公安民警向船代方瞭解船員交接換班的具體工作計劃和時間,以便按照計劃啟動預案,根據疫情管控要求開展防疫工作;其次,換班船員核酸檢測通過後,衛健部門會為他們指定隔離點。確定下船時間後,民警在碼頭現場設置隔離警戒區進行現場秩序維護,禁止無關人員進入。同時對下船船員的信息進行登記掌握;最後,海關和邊檢相關手續辦理完畢後,船員全部上專車,港航公安派警車全程護送專車離開現場前往衛健部門指定的集中隔離點進行隔離觀察。

上海市公安局港航公安局作為上海水路防範境外疫情輸入第一道防線,在上海市公安局的領導下,堅決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體防控策略,依託市海防辦架構體系,多管齊下、聯防聯控,會同邊防、海警、海事、海關、邊檢、地方防疫以及碼頭單位共同建立了聯防聯控機制,及時共享防疫信息,深度融入全市疫情防控體系。

港航公安局羅涇港區派出所葉建明所長告訴記者:港航公安在水路防疫體系中,主要承擔串聯作用,聯動各部門,保障防疫方面各流程安全無誤,確保掌握船隻、人員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強化做好水路防疫閉環管理。

上海入境船舶靠港后,船员如何下船换班?

據悉,港航公安局全力做好對入境船舶船員信息的實時掌握。港航公安局對靠泊上海港口的船舶及人員嚴格管控,每日彙總轄區各港區靠泊船舶和船員的動態信息並進行綜合研判,實現了對入境船舶動態信息和船員基本信息的實時動態掌握。境外來滬船舶在上海港靠泊作業期間,船員原則上不得下船登陸,特殊情況下必須登陸的,應在指定地點嚴格實施14天集中隔離。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港航公安局還助力轄區企業復工復產。一方面要求登臨船舶作業須做好防護工作,避免發生船岸交叉感染。另一方面,在服務港口復工復產方面,幫助企業在防護好的前提下做好船檢、物料運輸、裝卸等各方面的保障,確保國際貨運暢通。

此外,港航公安局還做好疫情防控信息的多部門互通共享。及時與邊防、邊檢、海關、海事、海警等部門溝通信息,做好疫情防控預案,一旦發現疫情,及時配合當地防疫部門做好轉運、治療等方面的工作,確保境外疫情輸入風險能夠降到最低,得到有效控制。(圖片由上海警方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