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春暖花开 学子归来

4月7日,清明小长假结束后的首个工作日,按照省教育厅统一部署,我市19所高中的1.6万余名高三学生正式迎来了开学日。师生相见的亲切,同学相逢的喜悦,让沉寂了几个月的校园重新热闹起来。

学当天,从入校门开始,各校严把“第一道关”,实施错峰入校,组建了不超过40人的临时授课班,确保防疫物资发放到位,同时对学生就餐进行了合理安排,构建起师生返校复学复课的安全“防护墙”。

一校一案 未雨绸缪做足准备。

在二中,校门入口处拉起了隔离绳,贴上了隔离地贴,各种防疫物资配备齐全,原有班级进行了重新组合,保证每班学生不超过40人;在红星中学,为全力保障师生身心健康和教学便利,高三学生由原先的东校区转移到了西校区开展教学;在安工大附中,学校结合自身实际,专门制定了高三年级学生返校工作方案,并在返校前对全体教职员工、学生 及其共同居住人员的信息进行了全面摸排;在二十二中,校方对开学工作方案进行了反复修改、细化,确保不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马不停蹄,只为更好地守护。

疫情防控期间,全市教育系统做了充分的准备,研究制定了《马鞍山市高三、初三年 级学生返校工作方案》。各校制定了《返校工作方案》、《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以及学生晨午(晚)检等八项制度,确保达到正常开学复课的要求,让学生安心,让家长放心。 “工作做得再细都不为过,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确保师生身心健康,确保教育教学平稳有序。”二中校长王玉平如是说。

平稳有序把好入校第一道关

开学首日,记者分别探访了我市多所高中学校。校门口,防疫物资、测温设备、设置起的隔离带和地面的1米间隔地贴成为“标配”。

各校从严把入校“第一道关”开始,采取全员测温、错峰入学、多路纵队的方式引导 学生入校。对于体温大于37.3℃者,由值守在测温处的校医进行复核,正常者可入校,异 常者则启动隔离程序,由专人带领至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

入校后,各校分别对学生进行了“开学第一课”的教育,包括疫情防控知识、生命教 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中。

“心有定而不慌,行有循而不乱。大家并肩战斗,按计划有序前进。信心比金子更珍 贵!”二十二中校长胡学平说道。

记者了解到,按照每班不超过40人组建临时授课班的要求,在保证授课教师不变的情况下,高三原班级超过40人的学校均对班级进行了重新组建,分成了A、B两个临时授课班,保证一人一桌,保持合理间距。课间休息时,学生取水、如厕、洗手等环节均实施1米间隔举措。午间就餐采取配送至班级、分班就餐的方式进行。住宿生早、晚在食堂就餐的,按照单人单桌、单向就座的方式进餐。物资保障方面,各校均储备了充足的消毒液、酒精、口罩等防疫物资。

4月6日下午开始,市教育局派出了8支专项督查指导组分赴市直属各普通高中学校进 行驻点督查,对标查找差距和漏洞,督促整改。同时,对各校在组织学生返校复学中遇到 的困题,督查组也将协调解决并汇总上报。

精准衔接查缺补漏高效复习

早在1月31日,市教育局就发布了《关于在延迟开学期间开展在线学习工作的通 知》,要求全市教育系统依托信息化手段,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和教学平台,积极组织开展 在线学习活动。

延迟开学期间,各高中学校均以“一校一案”方式进行高三阶段复习备考。两个多月过去了,如今,各校正努力实现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模式的切换和过渡。

二中在开学首日便模拟高考形式进行了“六校联考”,检验学习成果的同时,对调整 教学策略也将起到很好的作用。该校党委书记聂晓霞说,学校将加强高考研究指导,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精心设计好复习程序,查缺补漏,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确保每个知 识点弄懂、吃透。

红星中学在开学后将开展一次全面摸底检测,梳理问题清单,对暴露出的知识弱点有针对性地辅导,切实保障高三学习复习效果。安工大附中将集结各学科老师做好学情分析,逐一对学生线上学习情况进行摸底和评估,及时调整开学后教育教学计划。二十二中 将针对空中课堂学习不到位的情况开展课后个性化辅导,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确保高考复 习不落下一个学生。

开学即是决战!各校也提醒广大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开学准备工作,家校 联手确保孩子身心健康,为高考护航!


马鞍山:春暖花开 学子归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