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體育旅遊,海南近期要幹這10件事→


發展體育旅遊,海南近期要幹這10件事→

今天上午,海南省新聞辦發佈廳舉行《海南省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發展規劃(2020-2025)》(點擊查看規劃全文)政策解讀新聞發佈會,邀請省旅文廳副廳長徐翔鴻等相關領導出席發佈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發展體育旅遊,海南近期要幹這10件事→

《規劃》詳細解讀


一、《規劃》出臺背景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推進海南省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創建,我省圍繞“三區一中心”定位,立足於回應國家體育事業重大需求,立足於自貿港發展願景,從健康中國、體育強國、自貿港建設做好頂層設計,從戰略高度、客觀維度、視野廣度定位體育發展,堅持走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驅動、社會參與、專業運營的發展道路,組織編制了《海南省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發展規劃(2020-2025)》。


二、《規劃》主要內容


該《規劃》主要由總則、發展條件綜合分析、總體要求、發展規劃、系統建設、實施保障和近期行動計劃七個章節組成。

《規劃》的主要目標是:2020—2022年使體育旅遊示範效應初顯,品牌形象基本形成;2023年到2025年,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創建完成。打造2至3個體育旅遊產業集群,國際體育旅遊目的地基本形成,體育旅遊在國際旅遊消費中的地位凸顯,示範經驗得到複製、推廣。


《規劃》的內容重點圍繞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的“空間規劃、產品規劃、產業規劃”三個方面進行規劃安排。一是在空間規劃佈局上,採用“一圈、五區、五極、七核”的空間佈局模式。“一圈”是高端化建設環島高鐵、環島高速公路、環島旅遊公路、環島遊艇碼頭等服務設施,構建“環島體育旅遊圈”;“五區”是差異化推進“北部綜合體育旅遊區、南部熱帶濱海休閒度假體育旅遊區、東部會展健康體育旅遊區、西部山地與海上休閒運動體育旅遊區、中部熱帶雨林民族特色運動體育旅遊區”五大體育旅遊版塊發展;“五極”是以“海口、三亞、儋州、萬寧、瓊中”等五個城市為核心,建設為特色鮮明、功能齊全的體育旅遊示範城市;“七核”是打造“海口觀瀾湖體育健康特色小鎮、儋州海花島海上運動休閒度假區、瓊海健康運動旅遊度假區、萬寧衝浪小鎮、瓊中山地民俗運動旅遊體驗區、澄邁智力運動產業基地、白沙體育訓練基地”等七個體育旅遊先行區。

二是在產品規劃上,堅持市場需求導向,挖掘資源優勢,構建以“四大主導產品、八大特色產品”為主的體育旅遊產品體系。“四大主導產品”是指:優先開發“體育賽事、體育休閒、體育訓練、體育競技”等四大體育旅遊主導產品;“八大特色產品”是指:重點開發“體育+濱海、體育+民俗、體育+探險、體育+健康、體育+科技、體育+極限、體育+會展、體育+演藝”等八大體育旅遊特色產品。三是在產業規劃上,突出在推進全域旅遊建設的背景下,推動體育、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加快培育體育旅遊產品和產業,建設海南體育競賽活動品牌與產業生態,促進體育旅遊產業升級,鼓勵發展體育旅遊裝備製造業,加快培育體育旅遊服務業,努力實現體育旅遊的跨越發展。


三、《規劃》的特點


《海南省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發展規劃(2020-2025)》屬於推進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建設發展的省域層面專項規劃。在編制的過程中,注重對標對錶中央12號文件的部署安排和《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實施方案》的工作要求;注重與省域“多規合一”、旅遊業發展發展規劃、文化體育產業發展規劃等的充分銜接;注重細化深化體育產業和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內容,吸收了“點線面”推進海南全域旅遊示範省建設的思想和理念,確保規劃產品和項目與全域旅遊的產品打造和項目建設等內容得到有效的銜接。


熱點解答


問:在空間規劃佈局上,採用“一圈、五區、五極、七核”的空間佈局模式,這個佈局模式的具體考慮是什麼?


答:此次規劃堅持“生態優先、陸海統籌、空間優化、重點突出、高效發展”的理念,統籌全省體育旅遊資源,合理謀劃體育旅遊空間佈局,構建以環島體育旅遊圈為引領、五大體育旅遊版塊為特色、五個體育旅遊示範城市為核心、七個體育旅遊先行區為示範的“一圈、五區、五極、七核”的空間結構,統籌推進海南省體育旅遊有序發展。


“一圈”:是結合環島旅遊公路,構建“環島體育旅遊圈”;“五區”

是依據海南各區域旅遊發展現狀和資源分佈狀況,差異化推進“北部綜合體育旅遊區、南部熱帶濱海休閒度假體育旅遊區、東部會展健康體育旅遊區、西部山地與海上休閒運動體育旅遊區、中部熱帶雨林民族特色運動體育旅遊區”;五極”是堅持精品化發展原則,將海口、三亞、儋州、萬寧、瓊中建設為特色鮮明、功能齊全的體育旅遊示範城市;“七核”是按照“南北互動、東西相融、科學統籌、特色發展”的規劃思路,整合全省體育旅遊資源,確定建設打造“海口觀瀾湖體育健康特色小鎮、儋州海花島海上運動休閒度假區、瓊海健康運動旅遊度假區、萬寧衝浪小鎮、瓊中山地民俗運動旅遊體驗區、澄邁智力運動產業基地、白沙體育訓練基地”等七個體育旅遊先行區。


問:規劃中包含了近期行動計劃,近期行動計劃的主要工作是什麼?


答:近期行動計劃主要是指2020年至2022年重點和主要工作,一共有10項。


1.建設施,打基礎。推進全民健身場館設施和全民健身路徑建設,強化體育供給。廣泛宣傳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和青少年體育活動,厚植群眾體育和學校體育基礎,營造濃厚體育氛圍。


2.創模式,優流程。在自貿港政策的指引下推進體育發展模式創新和制度創新,建立有利於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驅動、社會參與、專業運營的體育工作制度平臺。對體育工作特別是賽事運營服務商的選擇以及賽事申報、審批、運營、監管、風險管控流程進行完善、規範和優化。


3.建基地,抓試點。以建設國家隊南方訓練基地、打造萬寧體育旅遊產業帶為抓手,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高點定位,海南特色,推進一點多核、一城一品、一館多場、體教融合、體醫結合、錯位發展的體育綜合體建設,打造集人才培養、科教研發、企業孵化、營銷支持、健康生活為一體,宜訓、宜教、宜業、宜養、宜居、宜遊的旅遊體育小鎮群落,為海南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積累經驗。


4.引賽事、創“IP”。逐步引進國際、國內適應海南特色發展的高附加值體育賽事,支持三亞辦好第六屆亞洲沙灘運動會。引進國內外知名賽事策劃運營公司進行賽事孵化,重點扶持海南特色原創賽事,逐步打造出海南獨有的精品賽事。同時,選擇相對安全的比賽,積極穩妥推出競猜彩票,為做強競猜體彩積累經驗。


5.設基金、建集團。探索發起設立海南體育發展基金,推動搭建體育產權交易及投融資平臺。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動成立海南體育產業集團,做大做強海南體育企業,扶持體育俱樂部建設及股份制、會員制的經營模式,以市場化、產業化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助推海南體育事業發展。


6.促集聚、謀聯合。用好自由貿易港的免稅政策優勢,積極引進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的中國總部或華南區域總部,逐步形成體育聯合會聚集的單項體育“領館”區,探索建立多個體育用品免稅區,推動舉辦進口體育用品博覽會。與各省市體育局、國內國際體育組織進行戰略合作,取長補短,共享共贏。做強“體育+”大文章,加強投資企業整合,不斷推進和實現跨企業、跨行業和跨地區的融合發展。


7.引智力、聚人才。推動建立海南體育產業發展人才智庫,凝聚國內外體育專業機構、專家和企業家等智力資源,以項目為載體,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推進體育產學研用研究,吸引專家學者及成果落戶海南。同時,結合舉辦各級各類體育研討活動,為海南體育事業發展開拓思路、決策諮詢、論證實踐、總結推廣提供智力支持,吸引更多人才聚焦海南體育發展。


8.建站點,辦培訓。與相關體育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海南體育博士科研工作站、體育博士後流動站,提升海南體育科研水平,提高科技助推海南體育發展能力。與相關國內外體育組織協會合作,開展海南所需各級各類體育職業資格認證、培訓工作。


9.優網絡,強智能。推動建立海南體育產業資源雲平臺,理清海南體育基礎數字和動態趨勢。大力探索和推進人工智能、5G技術、物聯網、穿戴設備、新能源等在海南體育事業發展中的應用,為海南體育科技產業賦能,適應互聯網生態和海南自然生態,迎接5G時代的到來。


10.抓品牌、塑文化。堅持回應國家體育重大需求和自貿港建設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兼容幷蓄、守正創新,堅持打造海南特色體育項目、體育賽事、體育活動、體育產品、體育衍生品、體育產業、體育業態、體育模式,樹立海南特色體育品牌,構建自貿港獨特體育文化,不斷提升海南體育文化的傳承力量、推廣力量、傳播力量和推動力量。


· End ·

發展體育旅遊,海南近期要幹這10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