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无知和无耻,还有什么?


除了无知和无耻,还有什么?


除了无知和无耻,还有什么?

人怕出名猪怕壮。在我们民族的劣根性里,有一条叫做,大家都一样就好。你若不遵守这样的规则,说些与众不同的话,那就毫不客气的灭你。自古以来,我们就遵循着话到舌边留半句、枪打出头鸟、夹着尾巴做人这样的训诫,无论是谁,你默不作声就算了,你要与众不同,就要撕你咬你,早晚弄得你体无完肤才算完。

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是,只要你成心的想攻击谁,你总能找到那个人的软肋。或者是他的祖爷是晚清王爷府里的差役,或者是他撒尿的姿势不对,或者是他吃东西时直吧嗒嘴。鸡蛋里挑骨头,是一些国人最擅长的。

然而,总有人闲不住,总有人愿意不合时宜的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其敏锐,其深刻,其锋利让一些人不得劲、受不了。

比如莫言,不管不顾的埋头写啊写,一不小心得了个诺贝尔文学奖,这下坏了,责骂和攻击铺天盖地;比如方方,看到了武汉疫情中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用日记的形式发了出来,这就不得了了,遭到的谩骂让人不忍直视;比如余秀华,一个农村妇女,误打误撞的走进了诗坛,这也不可以。

我们注意到,在种种谩骂中,始终有那样一种声音、那样四个字不好意思说出口来,那就是:你凭什么?是啊,你莫言凭什么得诺贝尔文学奖?那东西也是你该得的?你方方凭什么写那样的日记?就你能耐?你余秀华凭什么把诗歌写得那么好?农村人写什么诗啊。

我列举的这三位,是网络中的活靶子,无时不刻经受着“枪林弹雨”的攻击。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读过莫言的作品,没有读过方方的日记,也没有读过余秀华的诗,只是跟风起哄,逞口舌之快而已,我不想说这一部分人,我想说说一些所谓文人的无知和无耻。

莫言是中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称他是这个民族的骄傲也不过分。除非你能否定诺贝尔评奖机构的权威性,除非评奖委员会的专家们眼睛都瞎了。除此,你拿什么来否定莫言呢?东方和西方,在价值观上有所不同是尽人皆知的事情,可是,尽人皆知的另外一件事情是,文学艺术,无分东方和西方,你晓不晓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你晓不晓的?那么,你喋喋不休的攻击莫言是什么意思呢?

再说方方。那些无理的指责就不说了罢,只说一件事,方方日记将在美国出版。这是一件好事啊。我们这个民族的作家的文字,得到了另外民族的认同,可喜可贺!我们国家是世界上的大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我们需要别的国家和民族的认同,能够承担起这个使命的,并没有太多的人,方方日记在美国出版,方方有错吗?

再说余秀华。我声称是余秀华的铁杆粉丝,因为她的诗深深感动了我,她在捕捉情感时的灵动和文字运用上的悟性,让我赞叹不已。老实说,我在《今日头条》里,还没有看到,和她的诗歌相媲美的诗歌。

我总想,既然是识字断文的人,对于莫言、方方、余秀华,你就从文学的角度,谈谈其中的优劣就好了,何必像抱了你的孩子下井、掘了你的祖坟一样恶言相向呢?人无完人,无论是莫言、方方还是余秀华,他们都有个性方面的缺陷,我们最该关注的,不是他们个性上的缺陷,而是他们作品上的缺陷。

最让人不齿的是,一些所谓的文人,自知思想没有莫言们深刻,文字没有莫言们灵动,弄些“盘外招”。什么莫言在迎合西方人,什么方方是美国的御用文人,什么余秀华是脑瘫。我总想劝劝这些人,说话要讲些分寸。文坛和拳击台是一样的,既然不是一个等量级的,就不要跃跃欲试的乱比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