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秒变问题精,老母亲“书到用时方恨少”,正确的姿势看这里

前几天,瑶瑶妈妈在群里问:“园长,啥时开园啊?我都快扛不住了,说啥啥不听,反倒一天到晚问题没完没了!”

今天看到君君妈妈的朋友圈:教孩子念会书吧,熊孩子各种为什么,各种问题!书到用时方很少... ...一个刨根问底,一个不会解释。我太难了!

陌陌作为园长,内心窃喜:都是聪明孩子呐,这是多幸福的两位妈妈啊!

熊孩子秒变问题精,老母亲“书到用时方恨少”,正确的姿势看这里

不是吗?聪明的孩子才可以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才会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会解决问题才能积累经验,经验积累越多,孩子的认知能力才会相应提高,认知能力提高,判断能力才会越来越准确... ...作为他们的园长,难道不该高兴吗?

为什么孩子的妈妈反而发愁呢?这问题出在哪里了呢?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小孩子成天“为什么”的根源在哪里,再来了解有些家长为什么会被孩子的问题逼到想逃,找到问题的根源,应对策略就可以“浮出水面”了。

熊孩子秒变问题精,老母亲“书到用时方恨少”,正确的姿势看这里

为什么小孩子总是那么多问题

1、理解能力有限

记得去年冬天下第一场雪,西西在如厕的时候问过他们老师一个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夏天下的是雨,而冬天下的是雪呢?是不是雨也像河里的水一样结冰了,然后就变成雪花了?”

孩子对自然的变化还不是很了解,但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这样的答案,又不确定对不对,便向老师求证。

孩子的内心世界生来是一张白纸,对好多事情都不理解甚至是不了解。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知,是靠后天各种观察、感知、学习、实践得来经验累积的结果。由于理解能力的限制,孩子想弄明白的的一些事就会通过提问传达给爸爸妈妈、老师、小伙伴。

熊孩子秒变问题精,老母亲“书到用时方恨少”,正确的姿势看这里

2、好奇心强

一次教研活动,小班海霞老师说她班有个孩子经常在构建区摔积木,从开始轻轻摔到后来使劲摔。她就问孩子为什么这么做。孩子的回答是:“我拍皮球的时候,扔下去皮球就跳起来了,为什么积木老是跳不起来?”经过海霞老师的解释,孩子终于明白为什么皮球会跳起来而积木不会,以后再也没有摔过积木。

这就是孩子的好奇心,驱使一个孩子探索、寻求答案的案例。

熊孩子秒变问题精,老母亲“书到用时方恨少”,正确的姿势看这里

3、求知欲强

曾经有一位家长在送孩子入园后跟老师交流的时候,说昨晚接孩子回家的路上,看见好多燕子飞得特别低,有的眼看就要碰到马路上的汽车了,孩子就问为什么燕子不飞得高一点,撞车上怎么办?妈妈告诉孩子说“要下雨了,你看天阴得这么黑。”谁知孩子接着还问“为什么呀?”,妈妈就只好再深入一层给孩子解释。

老师高兴地说:“孩子这是求知欲强的表现,是好事。很大一部分孩子在问完第一个问题就不会问第二个了,咱家孩子表现不一般呐!”

所以,在孩子提出种种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耐心解答,保护好孩子的求知欲望。

熊孩子秒变问题精,老母亲“书到用时方恨少”,正确的姿势看这里

面对孩子的问题,爸爸妈妈怎么办

1、认真倾听

当孩子提“为什么”的时候,爸爸妈妈不能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更不能说类似“你真烦”这样的话,而是要认真倾听,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是愿意听他问问题的,而且也是赞成的。

这样,孩子就有信心向爸爸妈妈提出问题。

2、耐心解答

孩子提出问题后,爸爸妈妈可以先问问孩子的理解,等孩子说完了,结合孩子的理解,尽自己所知来解答,直到孩子弄清楚为止。在解答的时候,还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不要用成人的口吻,尽量用儿童化的语言,以便于孩子更好地理解。

熊孩子秒变问题精,老母亲“书到用时方恨少”,正确的姿势看这里

3、引导求证

孩子提出问题后,如果孩子没有想法,爸爸妈妈没有确定的答案,可以引导孩子查找资料,比如网搜、书籍查阅,都可以。最好家里备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供爸爸妈妈陪着孩子一起读,还可以供查阅资料用。

4、提升自己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过:父母是一种生理赋予的职业,需要不断学习。爸爸妈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可以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也只有不断学习,才可以让自己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

熊孩子秒变问题精,老母亲“书到用时方恨少”,正确的姿势看这里

爸爸妈妈们,你是怎样应对你家的“问题精”的?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和大家分享,也可以关注并@陌陌,互相讨论哦!

我是【陌陌育儿堂】,欢迎留言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滴,我们一起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