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聊知识,说点走心的:5年内我的3次买房经历和真实感受分享

5年内,我买过3次房。分别是2015年1月份的89㎡刚需小三房、2017年4月买的95㎡二套小三房和2019年3月份置换的89㎡二手房。新房二手房都“倒腾”过,买房的流程略有所知,买房的心路历程则更丰富一点。作为刚需,三套房买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

实用第一,够用就好。

不聊知识,说点走心的:5年内我的3次买房经历和真实感受分享

2015年1月,89㎡小三房,南北通透,刚需盘

当时全国第一次限购解除不久,楼市整体基调是“去库存”。但市场对楼市的信心仍未恢复,我所在城市房产均价9000元/㎡,当时选择城市远郊购买了一套6000元/㎡的小三房,差不多是全市新房最低价了。

之所以选择那里,是看中了片区的发展潜力。就像我前一篇讲到的,通过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区域发展潜力。由于市场冷清,没人跟我抢,房子看中后我还思考了整整一周才掏钱。毕竟人生第一次50万元的支出,压力还是有点大的。当时在家反复研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判断所选区域是否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是否有升值的空间。虽然当时买房经验是0,但对区域的判断却成功拿准。也正因如此,才有了2019年3月的置换二手房的机会。

不聊知识,说点走心的:5年内我的3次买房经历和真实感受分享

2017年4月,95㎡小三房,单面朝南,改善盘

由于所在城市2017年4月已经出台了限外地户口购房政策,所以占用了我的名字,房子其实是给弟弟买的。这次买房时间很短,从知道房源到最后锁定房源没超过24小时,实实在在的抢房。现在还有印象的片段是:①房子靠抢,所以对小区教育、医疗等配套完全不知,小区内部物业、绿化等基本指标均未了解,因为要抢,抢到了还格外高兴;②全民抢房期真不适合买房,房子是抢到了,也略微升值了,但单面朝南窗户较小导致采光极不理想,房屋质量、小区物业也不如人意,且购房当天因为人数众多还差点要发生踩踏事件;③房住不炒已是主基调,未来房产过剩更需担忧,只要不是急着非买不可,等待暴涨这一波过了再出手会从容许多。

不聊知识,说点走心的:5年内我的3次买房经历和真实感受分享

2019年3月,置换89㎡二手房,南北通透,改善盘

因考虑孩子读书,终于下定决心卖掉了人生第一套房,接近等价置换到相对中心的位置,兼顾了幼儿园到高中的所有教育。可能很多人会好奇,怎么能够从远郊置换到中心,还能兼顾教育配套?

事实上,很多城市都有不一样的机会,总有些潜力片区不被人认可。或是因为环境、或是因为交通、或是因为发展现状、甚至因为偏见等等,但其实这背后就是机会。我就是最后这一种,置换的二手房所在片区,交通、配套、教育均比较理想,但城市原住民的偏见,造成了区域房价迟迟起不来,也就给了一部分人不一样的机会。

三次买房的经历,个人是有些心得体会的:

不聊知识,说点走心的:5年内我的3次买房经历和真实感受分享

1、作为资金并不充裕的刚需,一定要清楚自身需求,不要盲目追求一步到位。工作变动,结婚育儿等影响,都可能导致我们搬家。一般刚需所处的年龄段,又往往是人生大事发生最为密集的阶段,变数比较多。买房追求一步到位,最后房子很容易成为累赘。相反,“够住就好”这种小而机动的思路,可能更便于我们把握更多机会。

2、如果你是要买房的人,还是应多关注房产话题,懂一点总比不懂方便,关注着总比买时再问机会多。即便不需要成为专业人士,但毕竟买房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还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本身也值得我们去付出一些时间和精力。

3、我认同每个城市都会有价值洼地,只是看你愿不愿意去发现,也还要看你愿不愿意接受洼地的成长期。很多人都会说“早知道我就如何如何”,却不愿意在面对眼前机遇的时候牺牲一些当下的享受。潜力版块之所以有潜力,就是因为它当下不够理想。

4、

永远都买不到最好的,而你买到的又永远是最好的。在出手之前,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的人,往往会错过很多机会;总觉得有更好机会在后头的人,可能一个机会都把握不住。我们不鼓励盲目出手,而是觉得在有一定理论知识和经验支撑的基础上,冷静判断,果断出手,最后买到的一定是最好的。


学习买房知识,掌握购房技巧,欢迎关注本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