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上生長的這種野生植物,很難長成大樹,在古代卻用來刻字

最近幾天總是下雨,農民地裡種的花生剛好到了收穫的季節,卻因為雨水不斷,好多花生都生芽了,因此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種地要靠老天爺。每年如果風調雨順,就是農民收穫的季節,如果幹旱或水澇就是農民愁眉不展的時候,就連生長在山裡的野生植物也要靠老天來存活。不過今年雨水還算不錯,山野裡生長的野生植物都很旺盛,比如“酸棗樹”。

山坡上生長的這種野生植物,很難長成大樹,在古代卻用來刻字

酸棗樹在農村的荒野中隨處可見,是屬於灌木科、酸棗樹屬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它的生命力很旺盛,不管怎樣惡劣的生存環境,都能存活下來,但是酸棗樹很難長成大樹,一般長到杯口粗細的時候就會自然乾枯,然後從乾枯的根部再重新長出嫩芽,並且酸棗樹的生長也很緩慢,能長到杯口粗細就至少要幾十年的時間,因此大多數的酸棗樹都不成材。

山坡上生長的這種野生植物,很難長成大樹,在古代卻用來刻字

在農村孩子們最喜歡就是酸棗樹的果實,也就是酸棗。每年到酸棗成熟的時候,就會有成群結隊的孩子們拿著家人縫的布書包到山上去摘酸棗吃,儘管有些酸棗還沒有完全成熟,吃到嘴裡也會打個冷戰,但並不影響那個時候孩子們對它的熱情,甚至會為了爭奪一棵長滿酸棗的棗樹而發生爭執,即使被棗刺扎得生疼也在所不惜。

山坡上生長的這種野生植物,很難長成大樹,在古代卻用來刻字

酸棗對於貧困年代的孩子們來說就是不可多得的零食,而對於大人們來說卻可以摘來賣錢補貼家用。記得小時候就經常跟著家裡大人到山上去摘酸棗賣錢,回到家裡後,奶奶心疼我們,就給我們蒸酸棗饃饃吃,其實吃過酸棗饃饃的人都知道,並不是很好吃,但在那個時候卻是難得的美食,因為大多數的酸棗都是要賣錢的,是不捨得吃的。

山坡上生長的這種野生植物,很難長成大樹,在古代卻用來刻字

酸棗樹的花期不齊,因此成熟的酸棗也有先後,但只要成熟的酸棗就要趕快摘掉,不然就會掉落被蟲蛀,採收後的酸棗也要及時處理,不然會影響品質,賣的的時候就會便宜。農民採摘的酸棗大多都是賣去當了藥材,據說有養心安神、補肝明目、寧心斂汗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虛煩不眠、抑鬱煩躁、驚魂不安等症狀。

山坡上生長的這種野生植物,很難長成大樹,在古代卻用來刻字

酸棗樹的除了果實受人歡迎之外,它的木材堅硬密實,木紋細密,並且不容易被蟲蛀,再加上它生長緩慢,能夠成材的棗樹很少,因此它的木材很珍貴,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棗木的年輪是有深色或淺色的細線來顯示的,年齡少一些的棗木為淺黃褐色,而年齡多一些的棗木中心部分為紅褐色,花紋和色調都很美觀,因此在古代被用來刻書,而農民用它做成車軲轆。

山坡上生長的這種野生植物,很難長成大樹,在古代卻用來刻字

如果你有更多關於酸棗樹的故事或知識,歡迎留言交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