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居创始人严琦:从3个人的店到26亿,凡事就怕认真不是吗?

她把5张饭桌的餐馆做成了拥有50多家连锁店,一万多名员工餐饮集团;更是一口气拿下6万平米,打造出整条街的餐饮王国;她是被重庆餐饮界称为“一姐”的陶然居集团创始人严琦。

陶然居创始人严琦:从3个人的店到26亿,凡事就怕认真不是吗?

1967年11月,严琦出生于重庆巴南。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巴山蜀水的滋润下,小姑娘从小就出落得亭亭玉立。母亲是当地的大家闺秀,严琦身上与生俱来的乐观、积极的性格就来自于母亲的遗传。

1977年,父母外出支边,严琦便跟着爷爷奶奶住。不过,小姑娘却一点也不感到孤独。在家里,她是奶奶的小棉袄,总帮奶奶捶背,陪爷爷聊天。在学校,她更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回回考满分。

1985年,巴南一家银行招聘,500多人参加考试,严琦又是考第一。就这样,没有任何背景的她直接当上了银行柜员。

不过,别看银行收入高,工作也是相当辛苦,“天天写凭证、做报表、核对账务”,尤其一到月底,动不动就熬夜到凌晨4、5点。也正是凭着那股勤奋劲,此后2年,严琦一路做到了营业经理,并成为了该支行的业务骨干。

不过1994年,新调来一位支行行长,原来的老员工靠边站,严琦自然首当其冲。“业务再强,人缘再好,也抵不上领导一句话,”她寒心了,一气之下选择了辞职。开起了小饭馆,取名“陶然居”。

当时在重庆做餐饮是被人看不起的,放着国家公务员的架子不端,跑去端盘子,大家都认为严琦晕了头。可在严琦心里却不这样想,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毅然辞去了大家眼中的金饭碗,“我渴望做成自己的事业。”

刚开张时,严琦的店被戏称为“315”,什么意思?老板、厨师、店员3个人,1家小店,5张小餐桌只能容纳不多的客人,这就是“315”。

由于没有人手,严琦每天早上5点不到,就要赶往5公里外的集市,“早市蔬菜最新鲜”。6点回到店里,又要与服务员、厨师一起洗菜、择菜、剥蒜。厨师开火颠勺时,她就在一边打下手。

辛苦倒没有关系,关键是还赚不到钱。为啥?因为厨师只会做一些家常菜,再加上饭馆在距离市中心有15公里的高速路旁,顾客基本都是开长途货运的司机,而司机一般都有固定的餐馆。

2个月之后,依旧没有改观。到了第3个月,厨师也辞职不干了,严琦只好亲自去颠勺。最后,服务员看不过眼了,“要不还是关门算了,总不能让您继续赔本赚吆喝吧!”

不过,严琦不死心,“为什么没有人来吃?关键还是没有特色!”

“必须在特色上做文章”。问题特色是什么,辣子鸡?遍地都是!啤酒鸭?不够辣!酸菜鱼?已经流行过了!,严琦琢磨来琢磨去也没做想出个道道来。

直到1996年春天,她偶然在报上看到一则消息,“西南农大引进新品种,成功培育出用青菜喂养的田螺。”严琦马上眼睛一亮,“为什么不试试辣炒田螺?”

她专门去西南农大旁边的北碚进行了考查,严琦发现,这种新引进的福寿螺在外观上和田螺并无太大的差别,但是福寿螺的肉质鲜嫩,并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磷、钙、铁等元素以及维生素。决定了做福寿螺,严琦对福寿螺怎么去沙、去腥都进行了研究,反反复复几十次实验,还先后请了两个大厨,都没有做出她想要的那种口味,三顾茅庐请到了刚从重庆大饭店辞职没多久的一位大师傅。

高手就是高手,颠起勺来就是不一样,“先把锅烧热,放入油和去腥配方,再放田螺,不停翻炒至熟透,最后勾芡,加麻油。”

2个月后,“辣炒田螺”终于初步成型。

陶然居创始人严琦:从3个人的店到26亿,凡事就怕认真不是吗?

不过,“酒香也怕巷子深”,没人知道也白搭。此后,严琦专门印了500张卡片,正面是红红的辣子田螺,反面写着“每天前10份半价!”然后,连着一个星期,不停去货运站、长途汽车站发卡片。

结果,500张卡片刚放完300张,生意就开始来了。当年国庆,门口一下子涌来了100多辆车,差点引起交通堵塞。到了1996年年底,光凭辣炒田螺一道菜,一天就可以挣5000多块。到了1997年1月,严琦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

随着陶然居和辣炒田螺的名声越来越大,严琦也推出了好几种套餐,每一种套餐中都有辣炒田螺,并且还推出了“美女来了送果汁,帅哥来了送啤酒”的额外服务。严琦最厉害的就是想到了长途司机这个职业的特殊性,她要求厨师,“不管半夜几点敲门,都必要要做出辣子田螺!”

如此这般,想不火都难啊!到1997年底,陶然居已经扩大到500张桌子,最火的时候,仅辣子田螺就卖出了1000份,一天就能赚五六万。当地报纸还专门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点亮一条街的女人》。其实,严琦最初的目标很简单,“等赚到100万,就关门休息!”结果仅仅4个月后就赚到了120万。

1998年,辣子田螺被有关部门评定为“中国名菜”,而严琦也成了大家口中的“田螺姑娘”。

看到陶然居的生意红红火火,很多人都想要从严琦手中分一杯羹,开始不断找她表示想要加盟,一家加盟店的加盟费20万,一年时间,陶然居的加盟店已经有20家,遍布四川9个地级市。在那一年的时间里,光是加盟费,严琦就收了500多万,营收也突破了1000万。

陶然居的生意做得好,加盟和扩张速度也快,问题也就接踵而来,2005年,因为有的加盟商为了赚钱,使用的食材并不新鲜,炒田螺也不用陶然居的方法来做,客户投诉问题也越来越多,严琦的陶然居面临很大的公关危机。

当年8月,严琦到全国15家分店跑了一圈后,决定立刻刹车,对着拿钱上门的60多个加盟商,严琦全部拒绝!为了不毁掉陶然居的招牌,严琦拿出60万资金,建立了酱料厂还开办了厨师班,主要是解决调料是厨师储备的问题。因为此加盟店的事件,严琦放弃了加盟的念头,她提出了联营的标准,不仅有统一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模式,还特派厨师指导!

2009年,当地的江北区森林公园对外招标,“面积6万多平方米。”要知道,此前,陶然居单店最大规模也就3000平米。“6万平米相当于20家大饭店,而且全都聚集在同一条街上,”严琦动心了!

陶然居创始人严琦:从3个人的店到26亿,凡事就怕认真不是吗?

此后,严琦砸下1个亿,一举拿下江北区的森林公园项目,起名“陶然居大观园”,全部仿古建筑风格,“古城楼、吊脚楼、木牌坊、码头街。”

菜品全从民间搜集,“风味小吃、乡间土火锅、杜八碗、三蒸九扣、石磨豆花、酸渣肉、土麦粑等乡土老菜”。20多家店全部采取错位经营,如“老重庆”主打巴蜀麻辣风味,“阿妈寨”主打土家菜和苗家菜,而“碗中花”口味清淡,专门做鱼。巨无霸就是巨无霸,第一年营收就达到了1个亿。2011年,年销售更是突破22个亿。

2018年10月,严琦更是荣获了“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称号。

如今,陶然居已在全国26个城市开出53家大型连锁店,年营业额达到26个亿,先后在广西北海、贵州红枫湖、青城后山、重庆白市驿等4个地方拥有8大生态养殖基地。

陶然居创始人严琦:从3个人的店到26亿,凡事就怕认真不是吗?


看上去,严琦的发家史挺顺利的,但这离不开她每次遇到问题后的认真思考,每一次都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点,找出相对解决方案,才让“陶然居”发展到了如今的规模。

“像做品牌一样过人生,坚持个性,绝不人云亦云。”20年来,严琦的坚持从未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