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自達3有優點也有缺點,給大家講講真實的馬3

我相信很多馬粉對18年在洛杉磯車展上市的馬自達3記憶猶新,巨大的進氣格柵,犀利修長的大燈眼角,圓滑的腰身多吸引,三廂版個性中透露著一絲穩重而兩廂版給人的視覺衝擊更加強烈,粗大的C柱四個半圓的尾燈,與其概念車型極其相似,馬自達有一次詮釋什麼叫美學設計!

馬自達3有優點也有缺點,給大家講講真實的馬3

帶著無限期望,9月26日馬自達3終於來到了國內,不過來到國內不叫馬自達3而叫次世代馬自達3昂克賽拉,這名字——長,哈哈!不過叫啥都無所謂了,重要的是國內版本幾乎完全於國外版本的外觀一致,同樣可以用兩個字形容——驚豔,國內媒體一擁而上,搶先試駕馬自達3,因為關注點非常高,所以媒體及消費者對她的期望就很高,不過還好,這次換代馬自達帶來的基本上都是乾貨,先說說優點。

外觀設計,魂動2.0魁的設計理念在國內馬3上得以保留,不得不說馬3絕對是這個級別家用轎車顏值的NO.1,思域已經夠帥的了,但是在馬3面前還差點意思。其他車型就不用說了,顏值都不在一個級別上。

馬自達3有優點也有缺點,給大家講講真實的馬3

內飾做工,在內飾層面上馬3安全超越上一代車型,內飾經過全新設計,理念與外觀一致,就是馬自達所說的減法美學,內飾極簡設計,讓整個中控臺看起來非常清爽,用料上也非常講究,上層用到軟質搪塑材料包裹,中間用皮質軟製材料,包括門板上方下方都是用的皮質或者軟質材料,還有中控下部能接觸的部位都不會讓你覺得硬,不像某些品牌看著不錯但是千萬別摸的那種。

馬自達3有優點也有缺點,給大家講講真實的馬3

方向盤,我為什麼單獨拉出來說呢,因為我太喜歡這個方向盤了,丁字褲設計,極細的條幅,可以把氣囊放進極小的喇叭部分也體現的馬自達設計師的功底。

馬自達3有優點也有缺點,給大家講講真實的馬3

車輛尺寸及空間,新車的長寬高分別為4662/1797/1445mm,軸距為2726mm,其中長、寬、軸距分別比現款馬自達3 Axela昂克賽拉增加了80mm、2mm和26mm。車身長度的軸距加大了,帶來的車內乘坐空間的加大,但是馬自達好像不是這樣的,更長的車頭侵佔著一部分駕駛艙的空間,駕駛艙後移第二排空間就小了,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馬自達的車看起來更好看了。相比於上一代後排空間確實有所改善,人的乘坐感受是不同的,最好還是去當地的4S店體驗一下,後備箱的空間確實加大了不少,儲物的能力有所增加。

NVH提升明顯,新馬3的行車靜謐性據有些媒體評測提升明顯,靜謐性對於評測一輛車是否有高級感的重要因素,有沒有提升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你去當地的4S店試駕一次,親身感受一下就知道了,在這裡我就不多贅述了。

再來說說缺點吧!

發動機,馬自達繼續搭載1.5L和2.0L Skyactiv-G發動機而Skyactiv-X壓燃發動機未能引入國內,有消息稱明年年底回來,大家等等吧。如果這款發動機來了,你會買單嗎?預計搭載Skyactiv-X壓燃發動機版本的馬3會比現款馬3貴不少,至少會貴。既然貴了,你覺得是現款馬3性價比高呢還是帶壓燃發動機的馬3值得買呢?這是我們消費者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目前日本本土也未能搭載Skyactiv-X壓燃發動機,只有在歐洲版本搭載少量的壓燃版本的車型。

馬自達3有優點也有缺點,給大家講講真實的馬3

後輪懸掛,現款馬3有之前的獨立懸掛變成了蝶形仿生懸掛(扭力梁),在消費者眼裡也就是所謂的減配了,事實也是,在這裡我不為馬自達辯解,但是馬3是一個全球化車型,在歐洲北美甚至在日本本土後懸懸掛都是一樣的獨立懸掛變成了蝶形仿生懸掛(扭力梁),只能說馬自達沒有偏心。

兩廂版本未能引入國內,這我就有點不解了,壓燃不來我可以忍,後懸變扭力梁我也可以忍,但是最帥兩廂的不來我忍不了。聽說馬自達做了調研,結果是兩廂版本銷量不理想,先引入三廂版本賣賣試試看,這不搞笑的嗎?賣的不好你就不來了,什麼道理!還有一部分原因說,兩廂版本的C柱粗大,裝備工藝難度高,造成生產線成本高,所以暫不引入。哎長安啊,讓我說你什麼好呢

馬自達3有優點也有缺點,給大家講講真實的馬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