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思维》——写给被抑郁、焦虑和恐惧折磨的人们

《超限思维》——写给被抑郁、焦虑和恐惧折磨的人们

这是一本神经症患者自身经历的分享之书,一本如何与抑郁的灵魂和解之书;

这是一场直击灵魂深处的自我对谈,这是一段由内而外改变自我的思辨之旅。

《超限思维》——写给被抑郁、焦虑和恐惧折磨的人们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部分人,被抑郁、焦虑和恐惧折磨许久,无法倾述,无法摆脱,单纯靠隐忍活着,他们活得很痛苦。这其中一部分人后来都成为神经症患者。

神经症患者对很多我们看来很简单的事情过于敏感,还会因为过去的刺激而在当下做出反应,哪怕这种刺激的现实性后果已经荡然无存。比如如果我们曾经在过去的某场酒席上失态过,那么在相似的环境中我们就会产生失控的恐惧感,哪怕并没有失控的因素存在。可怕的是。这种反应几乎不可控。一旦让不可控的情绪占上风,人就会陷入焦虑和恐惧,并相应作出一些极端的行为。

《超限思维》——写给被抑郁、焦虑和恐惧折磨的人们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暗示和刺激给予我们的压力一直留存在我们的脑神经中,丙在环境中作出不恰当的反应,再进一步,如果环境不断地给我们刺激和暗示,我们的反应就会形成固化的本能的思维,正如一条河流随着岁月流逝河床渐渐升高。这就是固化思维。

固化思维的形成是一个逐渐积累但难以被察觉的过程。一旦固化思维形成,就会成为一座难以突破的牢笼,任凭你怎样折腾,它都有力量将你拉回原处,让你陷入“难以改变自己”的精神困境。

我们的行为大部分都是固化思维操控的结果,固化思维的模式运作快如闪电,你无法用理智去遏制它,你需要去适应它,但是神经症患者敏锐的觉察力以及过度反省会和固化模式产生冲突,不是固化思维模式带来痛苦,带来痛苦的是冲突本身。


《超限思维》——写给被抑郁、焦虑和恐惧折磨的人们

固化思维就像存在于我们头脑中自动运转的机器,所有的养料都来自过去的暗示和刺激,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固化思维,固化思维本身并不会带来神经症,更不会让人陷入精神痛苦。高敏感人群之所以比别人更容易陷入痛苦,恰恰是因为意识到了固化思维的存在。

神经症患者要解开自己内心的痛苦,要做的不是试图去改变冲突,而是认可冲突的存在,因为冲突的起因并不在于你,你的冲突并不需要你承担任何责任。同时,你不需要在冲突中急切地选择一方,消灭另一方,你要做的,仅仅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建立客观的认知而已。

我们可以从观察、体验、思考、行动四个步骤来进行训练。

观察是我们对抗暗示的武器。只是观察不着评判,观察活着的本质,观察环境与自我的关系,对固化思维保持质疑。体验儿童模式产生的情绪,体验负面情绪产生时的心理反应。一边体验焦虑一边去做好该做的事情。

通过质疑与自疑,反省一愧疚,我们去学习与求救,训练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感受,调整自己的行为,摆脱固化思维以及改变对自己的认知。

从今天开始,我们质疑以前所有的想法,放弃旧有的思维,在忍受负面情绪中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剩下的就是练习,练习,练习,直到练成一种本能。

《超限思维》——写给被抑郁、焦虑和恐惧折磨的人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