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體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圖解

1、工序間隔時間不符合規範要求


原因分析

牆體砌築時未按照相關規範對工序間隔時間要求進行施工


防治措施

1.砌築時,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輕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和蒸壓粉煤灰磚的產品齡期不得少於28d。 。

2.非承重砌體應分次砌築,每次砌築高度不應超過1.5m,待前次砌築砂漿終凝後,再繼續砌築。日砌築高度不宜大於2.8m 。

3.非承重砌體應分次砌築,每次砌築高度不應超過1.5m,待前次砌築砂漿終凝後,再繼續砌築。日砌築高度不宜大於2.8m 。


2、砂漿攪拌合無計量,未用砂漿攪拌機,隨意添加外加劑


原因分析

1、 未按砂漿配合比計量,拌合時採用體積比。

2、拌合機械用臥式拌合機。

3、 在水泥砂漿中摻加砂漿王且無試驗室出具的試配報告,降低了砂漿的強度


防治措施

1、 砂漿現場拌合應嚴格按配合比、重量比計量;砂漿攪拌必須在現場的攪拌站進行,不得在樓層上攪拌。

2、採用立式砂漿拌合機,摻用有機塑化劑的砂漿,拌和時間為3~5min,隨拌和隨用,時間控制在3h內用光,嚴禁使用過時灰。

3、在滿足砂漿和易性的條件下,控制砂漿的強度而摻加塑化材料後應適當的調整水泥用量(凡在砂漿中摻入有機塑化劑、早強劑、緩凝劑、防凍劑等應有試驗室出具的試配報告,方可使用;抹灰砂漿不允許添加塑化劑)。

4、不得用增加砂漿王摻量方法來改善砂漿的和易性


3、砌體砂漿不飽滿


砂漿飽滿度:磚砌體灰縫中的砂漿與磚的有效黏結程度,以磚與砂漿的接觸面面積和砂漿在磚面上有效黏結的面積的百分比表示。

檢查方法:拆下牆中的磚,底面朝上,放上百格網,數出磚上粘有砂漿的格子數,取3塊磚的平均值,80個以上為合格(百格網是一塊透明的網格片,長寬與標準磚的尺寸一致,在其上的長方向和寬方向平均劃分10等份的格子,總數剛好是100個,所以稱為“百格網”)。


原因分析

1、砂漿和易性差,操作者用大鏟和瓦刀鋪刮砂漿後使底灰產生空穴、砂漿不飽滿;

2、幹磚上牆和砌築操作方法錯誤,不按“三一”砌磚法砌築 水平灰縫縮口太大 ;

3、工人施工素質不高,不按照施工規範進行施工。


防治措施

1、改善砂漿和易性是確保灰縫砂漿飽滿和提高粘結強度的關鍵。

2、改進砌築方法,按三一砌磚法砌築,幹磚嚴禁上牆,砌筑前1-2天將磚溼潤,嚴禁幹磚上牆使砌築砂漿早期脫水而降低強度,幹磚表面的粉屑起隔離作用減弱了磚與砂漿失去粘結。

3、砌築過程中要求鋪滿口灰然後進行勾縫 。

砌體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圖解

砌體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圖解


4、幹磚上牆

原因分析

管理不到位


危害性

幹磚牆影響砂漿與磚的粘結力,造成吸水較快,砂漿保水性差,和易性很差,砌築時鋪攤和擠漿困難,砂漿強度減低。


防治措施

1、 磚應在砌筑前提前1~2d澆水溼潤,待磚表面涼幹後使用,嚴禁幹磚上牆砌築。

2、加強管理。


5、尺寸偏差大


原因分析

在砌築過程中沒有按照牆體軸線、標高控制線等來控制牆體位置。


防治措施

在砌築過程中提高工人質量意識,改善施工辦法,及時用尺、線墜、靠尺、塞尺等檢查工具進行質量檢查。

砌體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圖解

填充牆砌體一般尺寸允許偏差

砌體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圖解


6、砌體的整體性和穩定性差


斜槎:磚牆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築,嚴禁無可靠措施的內外牆分砌施工,對不能同時砌築而又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築成斜槎。按國家規範規定,砌牆時,如果一道牆當天沒有砌完,要想第二天再接著砌,第一天最後就應該砌成像鋸齒一樣的形狀,即斜槎。斜槎長度不應小於斜槎高度的2/3,其作用是增強後砌的磚牆與前砌的磚牆的結合。如果像刀口一樣齊平,牆就不結實了。


陰槎:指留槎時面磚(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不砌,帶接茬時塞入(槎面看上去是凹進去的),預留了空洞,將來砌築時候填補。


原因分析

(1)砂漿強度不穩定。

(2)外牆轉角處、樓梯間和縱橫牆交接處留置直槎 。

(3)構造柱及拉接筋設置的不準確,位置不對,長度數量彎鉤的製作不符合施工規範規定 。

(4)施工組織不當造成留槎過多。留直槎時漏放拉接筋 。

(5)未按照抗震要求對牆體採取加強措施。

(6)隨意鑿牆破壞牆體整體性。

(7) 牆體通縫。


防治措施

(1)

1)根據材質情況進行試配確定砂漿的配合比;

2)確保計量工作的準確性:

3)嚴格控制無機摻料的使用;

4)砂漿攪拌時,嚴格按照順序進行加料。

5)試塊製作要規範、標準。


(2)磚砌體外牆轉角、縱(橫)牆交接處和樓梯間牆體應同時砌築。若不能同時砌築,在臨時間隔處應砌成斜槎,斜槎長度不應小於高度的2/3。

(3)一般情況下,牆體轉角處\\與砼結構結合處\\留有斜直槎處都應設拉結筋,數量為120㎜牆厚放置1Φ6拉結鋼筋(獨立牆120㎜厚牆放置2Φ6),牆厚大於120㎜應加設2Φ6拉結鋼筋,間距沿牆高不應超過500㎜,埋入長度每邊均不應小於500㎜,對抗震設防烈度6度、7度的地區不應小於1000㎜,末端應有90°彎鉤。

(4)在安排施工組織計劃時對施工留槎應統一考慮。外牆角儘量同時砌築不留槎。

(5)採取相應加強措施,在抗震設防地區,砌築砂漿強度等級不低於M5,當填充牆長度大於5m時,牆頂部與粱有拉結措施,當牆高超過4m時,宜在牆高中部設置與柱連接的通常鋼筋混凝土水平粱;

(6)不可隨意鑿牆。

(7)上下皮灰縫應錯開搭砌,搭砌長度不應小於砌塊總長的1/3(磚砌體不小於總長1/4)。豎向通縫不應大於2皮砌塊 。

砌體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圖解

砌體轉角處按規範留置斜槎

砌體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圖解

砌體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圖解

砌體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圖解


7、構造柱不合格


原因分析

1.構造柱頂模板安裝未設置斜模進料口,澆築砼不密實;

2.馬牙槎未按照規範設置


防治措施

1.構造柱安裝模板應在頂部安裝450(寬度250㎜,高度應比梁底高30~50㎜)的斜模進料口,澆築細石砼時用榔頭輕敲模板,鋼筋插釺搗實,混凝土振搗密實。

2.按規範設置構造柱馬牙槎。

砌體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圖解

砌體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圖解

砌體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圖解

1、構造柱處砌體留設馬牙槎,先退後進,每槎高度不超過 300mm(5線),槎口深度≥60,進線與退線各自對齊,自底向上,每600設置拉結筋一道,外牆馬牙槎上口砌45°斜角。

2、支模時沿馬牙槎邊貼雙面膠,模板採用對拉螺栓固定,螺栓從構造柱內部穿過。


8、灰縫超標


原因分析

牆體砌筑前未按砌塊模數設置皮數杆或未在砼結構柱上標註控制水平灰縫尺寸。


防治措施

1、 磚混結構的建築物應在四大角設置皮數杆,框架(短肢牆)結構的填充牆應在柱(短肢牆)標註砌磚模數(沿高625mm彈水平線)控制水平灰縫

2、 砌體的灰縫應橫平豎直,厚薄均勻,水平灰縫厚度宜為10mm,但不應小於8mm,也不應大於12mm。

砌體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圖解

砌體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圖解


砌體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圖解

砌體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圖解

1、非承重牆砌體頂部應預留180mm左右空隙,在下部砌體達到設計強度的85%以上(或至少隔7天)時,用配磚以斜45-60度頂砌敲緊;

2、牆頂線向下劃分到樓面不合磚模數時,在樓面用細石砼找補調整;

3、在預留管線、牆體轉角、頂磚丁接等端頭處,應預先砌築至少兩皮磚高的擋磚;

4、頂砌時,端部用。預製的三角形砼塊組砌


9、外牆面滲水


原因分析

(1)砌體的砌築砂漿不飽滿、灰縫空縫不密實有砂眼,造成牆面滲水

(2)腳手眼及其他孔洞堵塞不當


防治措施

(1)組砌方法要正確,砂漿強度符合設計要求,堅持三一砌磚法

(2)腳手眼及其他孔洞,應用原設計的砌體材料按砌築要求堵填密實

砌體施工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圖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