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區:因“需”利導促就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財富之源、穩定之基。受疫情影響,企業面臨招工難、復工難,務工人員返崗難、就業難,面對這些困擾和痛點,潘集區積極主動探求企業方和務工方需求,讓企業和務工人員少走彎路,為他們及時開展生產、增加收入注入強心劑。

優服務,“線上線下”解心結

“請問一下,疫情防控期間,新增就業崗位一次性補貼的申報條件和補貼標準是什麼?”“疫情防控期間新增就業崗位的淮南市小微企業,且新增人員為簽訂12個月以上勞動合同人員,在備案、核定後,按照每人1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補貼,對其中吸納因疫情無法返回湖北就業人員或登記失業6個月以上人員的企業,標準提高到每人2000元。”2月17日,潘集區公共就業部門負責同志王平,以“人社服務專員”的身份,走進潘集區平圩鎮境內的淮南萬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與企業負責人汪樹林進行面對面溝通,掌握企業復工復產存在的具體問題和困難,並對汪樹林提出的關於疫情防控期間,新增就業崗位一次性補貼的疑問進行現場解答,同時,王平還為他們送去了《人社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對政策彙編》,指導企業復工復產。

自復產復工號角在潘集區吹響以來,為指導境內企業儘快復工復產,潘集區建立了派駐重點工業企業“人社服務專員”制度,為平圩電廠、田集電廠、潘一實業、潘集電力公司、萬泰電子有限公司等潘集區7家重點工業企業派駐“人社服務專員”,並確定7名同志對口聯繫,提供用工、社會保險、政策對接等服務,保障企業復工復產需求。同時,對區內26家規上以上和小微企業進行實地走訪,瞭解企業用工需求和經營情況,做好政策、信息和服務等對接工作。

“人社服務專員”通過實地走訪瞭解到,企業在復產時用工需求大幅增加,急需要招聘大量工人,而因為疫情防控需要,很多工人不能及時返崗。潘集區及時將原定的“春風行動”現場招聘全部改為線上招聘,通過安徽公共招聘網、淮南市公共就業人才業務系統、淮南發佈、潘集發佈、微信、QQ等渠道,加大信息推送頻次,在網上發佈25家企業3610個招聘崗位。同時,出臺了疫情防控期間就業服務相關便民舉措,發佈招聘崗位信息,指導企業和個人網上快捷辦理招聘、求職、簡歷投遞等業務。

3月26日,在潘集區人社部門的組織下,淮南萬泰電子公司參加了全市就業扶貧網絡專場招聘會,“我們發佈了大約20個崗位信息,需要招聘大約100名工人。網友對我們企業的關注也很高。”在網絡招聘會現場,淮南萬泰電子人力資源部部長張永告訴記者。通過現場“雲平臺”,企業與求職者實現“雲互動”,搭建了便捷的對接渠道。

巧引導,部門聯動助返崗

潘集區潘集鎮李興村三隊村民王文前和愛人孫久紅,以前均在蘇州市工業園區元洛服務有限公司上班,春節期間返回家中,但因疫情影響無法返崗。潘集區人社部門在經過摸排,掌握這條信息後,結合本人實際工作經驗,幫助其在網上推薦發佈招聘信息,很快,王文前被聘用到淮南市聚通服飾有限公司,月收入可達5000元。“收入雖然低於蘇州那邊,但在家鄉工作,既能照顧家庭,還能帶小孩在家上網課,緩解了俺們暫時不能外出務工造成的影響,政府為俺們想得很周到。”王文前告訴記者。

受疫情影響,很多春節期間外出返鄉務工人員,無法及時返崗。為準確掌握外出務工人員務工地域、行業分佈、就業意願等情況,潘集區積極組織各鄉鎮開展摸底調查,經摸排,全區返鄉農民工約4.6萬人。另一方面,潘集區積極加強與常州、義烏、紹興、寧波、瑞安、浙江部分市區等地人社部門聯繫,及時推送當地企業開復工信息,組織鄉鎮集中登記返崗意向、返崗時間等,使貧困勞動者足不出戶即可達成就業意向。建立了與交通、衛健、鐵路等部門協調聯動機制,對符合包車條件的,制定包車運送方案,有效兼顧疫情防控需要和企業復工復產需求。2月26日上午,潘集區首批24名農民工,坐上了由潘集區政府安排的“專車”,前往江蘇省常州市返崗復工。

重保障,公益崗位來幫忙

在潘集區架河鎮舜贏服飾製造有限公司的扶貧車間,貧困戶王傳翠正在專心地縫紉。“鎮裡幫我在公司找了份縫紉工工作,一個月有1000多塊錢收入,我對脫貧可有信心了!”王傳翠對這份工作很滿足。

據瞭解,在架河鎮這家扶貧車間的33名工人中,有18名是當地貧困戶,吸納貧困戶就業佔到公司全體職工一半以上。在政府的指導下,公司還開發了居家就業崗位,有12名工人居家做手工活。

為保障全區扶貧車間儘快復工復產,有效增加貧困戶收入,潘集區一方面為扶貧車間落實好疫情防控專業指導和員工安全保障,一方面積極協調扶貧車間所在鄉鎮、村全面掌握扶貧車間用工信息,將扶貧車間所在地有務工意願,但受疫情影響不能外出的貧困勞動力優先吸納到車間就業。

全區3個就業扶貧車間復工復產後,共吸納勞動力就業72人,其中貧困勞動力就業38人,有效發揮了減貧帶貧作用。潘集區按照時間要求復工復產的扶貧車間,根據貧困勞動者實際人數,按照每人5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復工復產補助,全區3家扶貧車間共吸收貧困勞動者38人全部復工,共計申報兌現補助資金19000元。

同時,結合疫情防控等工作,潘集區積極開發貧困勞動力社會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兩大類公益崗位,設置勞動保障協理、市容市貌協管、市場管理和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看護、防疫宣傳勸導監督等崗位,並要求村級開發的公益性崗位,必須用於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優先安置大齡、殘疾、家庭特別困難的貧困勞動力;鄉鎮開發的公益性崗位,原則上用於安置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區級部門開發的公益性崗位,鼓勵安置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已開發貧困勞動力公益崗位379個,為一大批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訊員李銳 記者趙中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