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脂球》:從女性的視角,解讀“羊脂球”的悲劇命運


《羊脂球》:從女性的視角,解讀“羊脂球”的悲劇命運

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莫泊桑

《羊脂球》是莫泊桑十年磨一劍的經典短篇小說,也是其成名作。

莫泊桑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之一。屠格涅夫評價他是19世紀末法國文壇上“最卓越的天才”。托爾斯泰認為他的小說具有“形式的美感”和“鮮明的愛憎”,能揭發事物本質,而且使得人們愛那值得愛的,恨那值得恨的事物。

莫泊桑筆下以小人物小視角為主要創作對象,分別有小職員,普通農民,乞丐,流浪漢,底層女性等。《羊脂球》就是一部以底層女性羊脂球為歌頌主角的作品。

故事講述了普法戰爭期間,羊脂球得罪普魯士人後決定逃離港口,在逃離的馬車上與9個不同階級的人士之間的故事。

逃離的馬車上,眾階級人士對羊脂球的身份蔑視,而羊脂球在他們飢餓的時候慷慨分享自己的食物;普魯士人在關卡扣下馬車,眾人紛紛推出羊脂球獻身於敵人;羊脂球獻身後再繼續前行的馬車被眾人諷刺嘲笑,並在其飢餓的情況下,若無其事,任由羊脂球痛苦抽泣。

這部小說刻畫了羊脂球被社會壓迫被階級人物欺壓的善良自尊愛國的妓女形象,揭示了法國軍隊的無能和普魯士人的殘暴,譴責資產階級上層人士的自私與偽善歌頌底層人民愛國精神,表達對被凌辱的底層人們的同情與尊敬。

也坐實了羊脂球從最初的反抗牴觸維護尊嚴到被迫犧牲的悲劇結局,今天以女性視角,從時代背景、女性群體自我壓迫,以及羊脂球自身的原因分析女性悲劇的原因。

《羊脂球》:從女性的視角,解讀“羊脂球”的悲劇命運

01

大時代背景下法國婦女的生存狀態

①戰爭侵佔的不僅是領地,也是對女“性”的侵佔

探究人物形象,必先探究其創作背景。

《羊脂球》以1870—1871年普法戰爭為背景。法王拿破崙三世發動了普法戰爭。法軍大敗,普魯士軍隊長驅直入,包圍了馬黎。法國政府執行賣國政策,簽訂屈辱的停戰協定,賠款50億法郎,並割地給普魯士。

普魯士人成了這座城市的主人,根據“戰時法”任意處置法國全城人的生命財產,搶佔法國的生存資源,底層人民備受踐踏,為了滿足私慾,還對底層的女性進行侵佔,羊脂球就是在普魯士人的侵擾下,掙扎反抗驅趕侵略者,不得不為了躲避再次迫害決定連夜乘馬車逃離港口。

馬車的中途關卡被普魯士人截下,指明要面目身材姣好的羊脂球伺候,方得放行。戰爭使戰敗方失去了政治權,貴族女性得到丈夫的保護,而底層女性成為了敵方的戰利品。

就如《金陵十三釵》裡,日軍侵佔南京,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學生被侵略者盯上,14個風塵女子在戰火中決定挽救年輕女學生,自主奉獻;丁玲《我在霞村的時候》花季少女貞貞在戰爭中成為了慰安婦。

在侵略戰爭中,除了領地的侵犯,男性還利用男性慾望工具侵佔戰敗方的女“性”領地,自然而然弱勢女性就成為被剝削的對象,成為戰勝者洩慾的工具,以彰顯所謂勝利者的尊嚴。

羊脂球的性別和職業就註定了她在戰爭中的悲劇色彩。


《羊脂球》:從女性的視角,解讀“羊脂球”的悲劇命運

②男權社會下,女性地位低下無主權

19世紀的法國還是屬於男權的社會,女性的地位特徵是不被認可的,馬車上的商界政界伯爵的夫人們,嫁人後,是沒有自己姓氏的,完全成為男性的附屬品。

在馬車裡高貴的省議員、伯爵夫婦的組合,男方不是看上了女方的經濟地位就是對方的家庭優勢,以從女方的身上達到地位的提高。

商界的鳥先生偶然發現了他想要發現的“走廊秘事”——科爾尼代先生想和羊脂球睡覺卻被拒絕後,“慾火已經燒得老旺”,又在房間裡蹦跳了一下,躺在他老婆硬邦邦的身軀旁,用一個親吻把她弄醒,以此獲得安慰。

男人們為了逼迫羊脂球獻身時,聚眾商議,紛紛暴露了對女性身份的蔑視,鳥先生義憤填膺提議,把“那個X貨”的手腳捆綁住,將她獻給軍官。伯爵議員刻意保持紳士風度,先泛泛談論獻身精神,列舉“猶滴”“盧克雷蒂亞”“塞克斯圖斯”“克婁巴特拉”等用玉體當戰場犧牲自己貞操的事故。

看似很有分寸得體的言語,意在激勵在座的羊脂球進行效法。聽來聽去,讓其相信,女人活在世上,其唯一的使命,就是永無止境地奉獻自己的肉體,沒完沒了地聽任大兵丘八的玩弄。

男權社會下女性的地位的低下,女性被灌輸必須以男性的需求為出發點,在傳統的家教中,被教授"女性生來就是要為男性服務""女性在社會中就是比男性低一等"的思想觀念,以至於她們在潛意識中就已經默認了女人生來就是應該服從於男性。

《羊脂球》:從女性的視角,解讀“羊脂球”的悲劇命運

02

將羊脂球徹底推進虎口的“純潔”女性思想

《羊脂球》這部小說,除了男性的欺壓,女性群裡自身的弱點也是引發羊脂球悲劇經歷的重要原因。

①女性對女性的偏見思想

初見羊脂球時,女士們直到其妓女身份時,那幾個正派女士便放肆地交頭接耳,評點議論了起來,說什麼“婊子”啦,“社會恥辱”啦,等等。

為了讓羊脂球獻身,這些女人又高談闊論緊緊湊在一塊兒,低聲細語,各抒己見,共商大計。議論起這些極其淫穢的事情,上流社會所有的女人身上那層薄薄的遮羞布,只能掩蓋其外表;一遇見男女間的風流豔事,她們就心花怒放,不由自主,打心眼裡感到蝕骨銷魂,如同搔到了自己的癢處。

面對同為女性將要被侵害的羊脂球,暴露了當時婦女生態的畸形心理,她們起初厭惡羊脂球源於其身份,男權下的貞操觀,將其推進火坑時,協同男權社會共同打壓想要解放女性偏見的羊脂球。

“高貴”夫人們甚至還認為普魯士人的要求正派,懂得尊重有夫之婦,所以沒動她們,是羊脂球不知好歹,擺架子。

大家想一想吧,他是這裡的主子呀,他只要說一聲我要,就完全可以靠手下那些大兵的幫助,把我們三個統統強姦啦。

沒有女性自我意識的貴婦們著實可怕,她們完全依託於男權之下,只為迎合男人們的青睞和歡心,在男權社會中,她們完全喪失了自我,甚至連道德底線都可以不要。

其次,千百年來,本來女性被男權壓迫已經夠慘了,女性群體還聯合起來欺壓獨立女性思想,加重女性悲哀底色。

②宗教禮法下女性奉獻精神

《聖經》這樣寫到男人和女人:上帝用從男人身上取出的肋骨造了女人,由於女人犯了吃智慧之果的原罪,必多多承擔懷胎,生兒育女的苦楚。必戀慕你丈夫,丈夫必管轄你。

基督教認為,女性是不潔之物。

《羊脂球》中的兩個修女就是宗教禮數下的代表,伯爵夫人有意引導下老修女成為天賜的同謀者,以上帝的視角彰顯神聖的權威性,圍繞“只要動機純潔,上帝就會允許世人採取各種方式,就會寬恕任何行為本身”宣講女性為男性犧牲的神話,失去貞潔的女人可以通過獻身以獲得救贖。

修女本為聖潔的象徵,但她們還有另一個身份,就是女性,即使她們擁有所謂聖潔思想,不免淪為男權的侵害。眾人要施壓羊脂球不以反對,還要顛倒是非,用日常普世的經歷以含蓄巧妙又審慎語言在羊脂球憤怒抗拒的防線上攻破一個缺口,給羊脂球關鍵一腳,動搖其拒絕委身普魯士人的決心。

不難看出,宗教禮法對女性的束縛和女性思想依附男性之深。


《羊脂球》:從女性的視角,解讀“羊脂球”的悲劇命運

03

羊脂球個人原因,最終成為女性迫害下的犧牲品

羊脂球在整個被迫害的過程是有抗爭的,自身的性格特點使其最終淪為女性壓迫下的替罪羊。

①自卑使得羊脂球缺乏抗爭意識

普魯士人入侵,想要入住她的家時,羊脂球選擇了抗爭;馬車被卡在旅館,普魯士人要求侍奉,她憤怒,連拒絕3次;同伴的花言巧語下,抗爭意識卻漸漸薄弱。

究其根本,身為妓女的羊脂球是自卑的,故事的開頭說到羊脂球在馬車上遭受到大家異樣的眼光後仍無條件的有禮貌的拿出自己的食物,供大家享用;馬車被普魯士人滯留在旅館時,關鍵時刻大家背地裡商議如何讓羊脂球獻身,羊脂球其實是知道的。

他們正全神貫注地進行商議,沒有聽見羊脂球回來了。幸虧伯爵輕輕噓了一聲,大家才抬眼一看,羊脂球已經來到了跟前。

反面人物們不斷教唆,稱其身份卑微,她默不吭聲,也沒有實際性拒絕,給了9人反派人物更深的壓榨機會。

種種跡象表明羊脂球對自我不認可,抗爭意識缺乏,她一系列的付出除了善良,也是在竭盡的拉近與9位人士間地位差距,以獲得認同感。

實際上並沒有,故事的結尾,被人利用完以後她還似乎有些心慌意亂,又有點害羞,怯生生地向她的同伴走去,當知曉他們對她的厭棄後,她卻淹沒在一片輕蔑當中。

自卑,抗爭意識的缺乏,使羊脂球身上的悲劇色彩更加沉重。


《羊脂球》:從女性的視角,解讀“羊脂球”的悲劇命運

②以“犧牲”方式展現自我價值的錯誤觀念

老修女說到獻身是“當等人”的光環,反而激勵了羊脂球妥協。為什麼?因為說到她的心坎裡了,潛意識裡羊脂球也認可女性價值以犧牲來體現。

陪普魯士軍官過夜,她覺得自己為大家犧牲了,應該得到更多的尊重和善待,在放行的第二天發現同伴躲避她,似乎為避免有不乾淨的接觸。她好不容易才鼓起勇氣,跟大家打招呼,對方極為傲慢,只輕輕點頭,瞥了她一眼,帶著一種似乎自己的貞操受到了侮辱的眼神。

自我犧牲讓她的生命保住了,曾想保留的一點點自尊卻已支離破碎,她感到氣憤,恨這些同車人偽善地把她推進了那個普魯士人的懷抱,又感到羞愧,後悔自己讓了步。

《82年生的金智英》就是以女性視角描述了女性以自我犧牲來體現價值的經歷。金智英作為一個典型的新時代女性,為婚姻家庭犧牲自我,漸漸失去了生活的快樂,最後自我價值沒有實現,還受到帶娃的辛苦、婆婆的壓力和社會的偏見,最終導致抑鬱。

自我價值的實現,以犧牲自我的權益是體現不出來的,這樣錯誤的觀念讓羊脂球的悲劇更顯蒼涼,日常生活中也不乏以犧牲實現自我價值的女性,而勇敢,不輕易妥協更能實現自我價值。

《羊脂球》:從女性的視角,解讀“羊脂球”的悲劇命運

結語:

《羊脂球》給我們塑造了一個悲劇的女性結局,從羊脂球的身上我們也看到了她愛國,善良,純潔道德情操,不能倖免的是她在時代戰爭、男權社會下的階級、女性群體欺壓下,受盡屈辱。

小說中顯現出來的資產階級,男權,女性意識薄弱的人們進行了諷刺,相對舊時代而言,我們當代的女性毋庸置疑是幸運的,在男女相對平等的社會,人們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同樣,她們的悲劇也提醒著我們,在喧囂浮躁的當今,我們也應保持善良純真的天性,不隨波逐流,有獨立的思想人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