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德|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竹德|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花中四君子”中我們已經領略過梅花的傲氣,蘭花的幽雅,今日一起走進竹,看竹子何德以躋身四君子之列。

竹子因其正直,堅韌挺拔,不懼嚴寒酷暑,萬古長青的特質被稱為“花中四君子”之一。

竹一直都是儒雅,正直坦蕩的化身,其身上的特質備受文人、畫家青睞。

就連無肉不歡的蘇軾都發出:“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感慨。

歷代畫家也常以竹喻君子之情操,寫竹畫竹之風大躁。

歷史詠竹,畫竹之人甚多,誰能更勝一籌?

竹德|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宋 文同《墨竹圖》

文同 字與可,號笑笑先生、梓州(今四川)人。

文同畫竹十分的有特點,別人畫花鳥植物都要細細觀察植物的形態,他則更注重竹子的“精氣神”的觀察,在動筆之前他必須做好十足的準備。每每要畫竹之時,必須要胸有成竹後才動筆。他畫竹葉,創濃墨為面、淡墨為背之法,畫法自成一派,有“墨竹大師”之稱,又稱為“文湖州竹派”。

北宋還有一位竹痴,蘇東坡。他不僅和文同有共同愛好,好畫竹,他們倆還是親戚,兩人關係十分的要好,閒時經常窩在一起,飲酒喝茶,研究畫竹,蘇軾筆下的竹追求溯源,也是因為受到文同的影響。而他也公開表示:與可於予親厚無間,一日不見,使人思之。

兩個老友聚在一起,十句有九句是在聊竹子的,竹子成了他們友誼最好的見證。

竹德|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元 李衎《竹石圖》

李衎,字仲賓,號息齋道人,薊丘(今北京)人。

李衎尤善畫枯木竹石,墨竹,雙鉤竹也是相當厲害的,他和趙孟頫、高克恭並稱為元初畫竹三大家,著有《竹譜詳錄》,對於竹子的形態、性質、畫法他有自己的一套想法,為了畫竹他特意跑到江南竹林住下,直到能畫出竹子的精髓後才離開,只為能夠更細緻的勾畫出竹子的神韻,在畫竹上創立了獨特的風格,形神兼備,追求蘊籍、自然。

他一度將竹視為“全德君子”,將尊竹之情融入了畫中,賦予竹以生命,細細的線條,勾勒出竹子剛健的輪廓,其畫竹高超的技藝在當時倍受人們推崇,還常奉詔畫宮殿、寺院做壁畫。

竹德|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明 文徵明《墨竹圖》

文徵明,字徵明,號衡山居士,長州(今蘇州)人。

他與沈周、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大家”。文徵明在畫竹上是有執念的,他年少時並不聰慧,可在繪圖上他從不懈怠,為了畫出竹的神韻,他一遍一遍的對竹進行描繪,日日立於竹前觀察竹的細節。此圖作新篁一叢,筆墨灑脫自然,澄淨疏朗,靈動中見沉靜,竹葉線條流暢,墨與色融化於無痕,其妙在於筆情墨趣之中,墨色濃淡豐富,習習然有逸緻。

竹德|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清 鄭板橋《墨竹圖》

鄭板橋,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為清“揚州八怪”之一,江蘇興化人。

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他自己曾有詩寫道:“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畫竹,他不僅追求其中的形似,更要神似,他筆下竹靈動,俊逸,有思想。

這圖以飽滿構圖寫叢竹如林,於繁密中見疏朗。枝葉皆清瘦堅勁,喻君子不屈之氣節。

在一遍遍的觀察,描繪中,他筆下的竹子剛毅自然,他採用最原始的方式去描繪竹子,讓竹子在他的筆下活過來。

竹德|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柳子谷《竹》

柳子谷,著名國畫家,與徐悲鴻、張書旗三人被稱為畫壇的“金陵三傑”。兼擅山水、人物、花卉,尤精蘭竹 。

柳子谷被譽為“竹聖”、“板橋第二”,他的一生光畫竹這件事情上他就琢磨了60年,經過60年光陰的打磨後,在現代人眼裡他成了竹的代名詞。提起畫竹的名家永遠繞不開一個柳子谷。

他的作品深受大眾喜愛,在看完他的作品之後,蔡元培題:“堅貞君子節,正直古人風”,徐悲鴻不禁題:“ 畫到濛濛翠欲滴,先生墨妙耐尋思”。

竹德|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宋 蘇軾 《枯木竹石圖卷》

竹德|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元 吳鎮《墨竹坡石圖》

竹德|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元 顧安《 幽篁秀石圖》

竹德|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明 朱瞻基《 武侯高臥圖》

竹德|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明 徐渭《竹石圖》

竹德|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清 高鳳翰《雪竹圖》

竹德|淡煙古墨縱橫,寫出此君半面

傅抱石 《竹林七賢圖》

竹子因其特殊的寓意,備受文人雅士青睞,畫竹、寫竹之人古往今來,絡繹不絕。

一直來有個疑問,竹何以成為文人熱衷爭先歌詠的對象?

近來才知,竹中有七德 ;竹身形挺直,寧折不彎,是為正直。 竹雖有竹節,卻不止步,是為奮進。 竹外直中空,襟懷若谷,是為虛懷。 竹有花不開,素面朝天,是為質樸。 竹超然獨立,頂天立地,是為卓爾。 竹雖卓爾,卻不似松;是善群。 竹載文傳世,任勞任怨,是為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