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莓》因為自私,所以孤獨,3種敘事手法,探自私的來源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電影《野草莓》,由英格瑪·伯格曼編導,1957年在瑞典上映,1958年在第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獲最佳原創劇本(提名),1960年獲得32屆奧斯卡金像獎和第17屆金球獎 。

《野草莓》因為自私,所以孤獨,3種敘事手法,探自私的來源

是伯格曼達到藝術巔峰的標誌,電影以“自私”和“愛”為主體,表達父母的愛對孩子的影響。

片長91分鐘,卻只講述了主角伊薩克一天的生活,這一天裡有夢境的呈現、回憶敘事,講述當下,今天我們將從這三種敘事手法一探電影是如何表有所達的。

1、 夢境裡的茫然失措

在這部電影中,夢境以片段的形式,引發故事的開頭,穿插於電影中,置於電影末尾。

第一個夢境,伊薩克迷失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他感到彷徨無助,但是依舊維持體面,街道遠處有個和他體型相似的人,他上前詢問,那人轉過身來才發現是個五官模糊的臉,沒說話就倒地,化為一灘血水。

《野草莓》因為自私,所以孤獨,3種敘事手法,探自私的來源

隨後出現一輛無人駕駛的馬車,拉著一個棺材,馬車被路燈卡住,棺材摔倒在地,裡面是伊薩克伸手抓路邊駐足的自己,伊薩克被恐怖的夢驚醒。

無臉男預示著伊薩克迷失自己,晚年死亡即將來臨,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他害怕自己的死悄無聲息,在夢裡掙扎。

第二個夢是伊薩克在車上小憩的時候,夢裡是他的初戀情人薩拉,薩拉說:“我們無法溝通,你知道的太多,卻又什麼都不知道,所以我即將嫁給你的表弟。”薩拉離開後,伊薩克來到一個教堂,接受審判而控告他的人正是自己逝去的妻子。

夢裡他還親眼看到妻子出軌,並向情婦述說自己的老公是個自私的人,就像冰塊一樣冷酷,他的偽善令她感到噁心。

《野草莓》因為自私,所以孤獨,3種敘事手法,探自私的來源

這個夢是在講述伊薩克的愛情是一波三折,但是有個共同點就是自己愛的女人都因自己的自私、冷漠選擇背叛。從伊薩克難過的表情可以看看出,這些背叛深深的影響著他。他開始審視自己對待感情的態度。

第三個夢是結尾處他回到小時候生活的地方,薩拉帶他去找他的父母,父母在河邊釣魚,熱情的跟他打招呼。

是在闡述小時父母之愛的缺失,他渴望得到他們的關愛,所以在夢裡尋找他們,最後得到父母熱情的招呼,這個平常不過的舉動讓他激動的留下眼淚。

我們生活中的夢是沒有邏輯的,但是電影中被安排的夢就富含了導演想到表達的情感。

《野草莓》因為自私,所以孤獨,3種敘事手法,探自私的來源

夢境是一種塑造手段,用象徵和隱喻意義直指人物的內心,大多數夢境雖然披著夢境的外衣,但內核仍然是講述故事,有其獨特的敘事機制,從夢裡告訴我們伊薩克的不安,他的自省,他想要得到什麼。

伊薩克為什麼有這樣的夢境?導演用他當下的生活告訴我們答案。

2、當下生活的孤獨,都是自私釀成的結果

伊薩克是一位78歲的老人,晚景淒涼,和保姆同住,時常爭吵,妻子去世,兒子在另一個城市生活,倍感孤獨。行醫50年,是患者眼中的好醫生,在孩子眼中是個不稱職的父親。

《野草莓》因為自私,所以孤獨,3種敘事手法,探自私的來源

原本要坐飛機去參加次日的榮譽授勳,因為夢境改變了原本的計劃,他決定開車前去接受榮譽,並去看看故居,探望自己90歲高齡的母親,兒媳因為回自己家所以一同前往。

和兒媳聊天中得知他的兒子恨他,並認為他是自私的,無情無義從不聽別人的意見,把自己藏在古老的傳統裡,在慈善的外表下像釘子一樣頑固。

並且他的兒子堅持不要小孩,於是兩夫妻產生矛盾,兒媳試圖找伊薩克解決此問題,伊薩克的態度是冷漠的,他表示不想捲入到他們婚姻的爭吵中。

《野草莓》因為自私,所以孤獨,3種敘事手法,探自私的來源

所以他想向兒媳傾訴夢境時,兒媳也表示沒有興趣。

他和兒媳一同去探望自己的老母親,兒媳在他們的交談中發現原來老母親也是一位像冰一樣的女人。

《野草莓》因為自私,所以孤獨,3種敘事手法,探自私的來源

兒媳似乎明白為什麼老公執意不要孩子,因為老公生活在冰冷的家庭,她老公認為自己生活在地獄般的婚姻中,是個沒人要的孩子,在此處可以看出伊薩克的婚姻並不幸福。

自私、無情在這個家裡像傳家寶一樣被傳承,大家的血液裡流淌的都是冷漠。而一輩子的冷漠讓他的晚年感到孤獨,孤獨似乎也是傳承的,他的母親一輩子都感覺冷。

《野草莓》因為自私,所以孤獨,3種敘事手法,探自私的來源

導演將夢境和現實雜糅,交融,所襯托出來的情感是因為自己的自私、冷漠導致伊薩克晚年孤獨感迸發。

無處不在的冷,造就了伊薩克對愛的需要,他其實討厭孤獨,他渴望被愛,渴望能感受到父母的關愛,渴望孩子能關愛自己。

觀眾能走進伊薩克的內心,能感受到他對孤獨的恐慌,他渴望改變,渴望能從孤獨中抽離出來。

伊薩克愛過嗎?答案是肯定的。

3、回憶裡的千瘡百孔是無愛的放大

隔著時間你在笑,隔著空間你在擁抱,這就是回憶裡的無力感。

《野草莓》因為自私,所以孤獨,3種敘事手法,探自私的來源

回憶和現實之間相互靠近又難以完全融合,電影中採用回憶敘事的藝術手法,時間蒙太奇和虛實結合的敘事,讓我們瞭解到伊薩克的真實內心。

父母關愛的缺失,讓他沒有關愛別人的能力,接受不到愛,也不會製造愛。

在去接受授勳的路程中,伊薩克來到小時候生活的地方,他的回憶裡是有愛的,他愛過一個女孩。

女孩正是他的初戀薩拉,可是在薩拉的眼裡他是一個思想高度高到可怕的人,他們無法溝通。伊薩克常常忙於學業,伊薩克的表弟趁虛而入,從他手裡奪走了薩拉。

《野草莓》因為自私,所以孤獨,3種敘事手法,探自私的來源

這是他的一個心結,這個結在他心底成了冰,於是他越發的不懂如何去愛,和妻子結婚後,他依然是冷漠的。所以妻子受不了極寒之地選擇出軌,兩人鬧僵,讓孩子落入無愛的家庭。

就這樣循環的活在一個沒有愛的圈子裡。

無疑老後的伊薩克對這段兩段愛是惆悵的,無疑年邁的伊薩克開始意識到親情的重要性,無疑伊薩克似乎找了孤獨的來源,可是這一切都來的太晚。

當他感受到孤獨才開始回首往事時,開始自省,沒有解藥,時間讓他錯過選擇的機會。

最後他和兒子見面時,似乎想要打破冰層和兒子緩解關係,但是兒子已經適應了他的冰冷,不願意接受這份遲來的父愛。

《野草莓》因為自私,所以孤獨,3種敘事手法,探自私的來源

好在兒子兒媳已經重修舊好,兒子在兒媳的影響下,選擇退讓開始考慮要孩子,不在傳承那份自私,冷漠。

回憶與當下間隔著一條時間和記憶的鴻溝,那是無法逾越的空間距離。回憶喚起伊薩克對往事的自我審判。導演用這種表達形式讓我們看到一個垂暮老矣的人,對過往歲月的嘆息之情。

自己的自私帶給別人傷害,別人用出軌回報以傷害,但是鴻溝無法跨越空間來和解,只能抱憾終身。

4、

影片用伊薩克的一天對應他的一生,用夢境、當下、回憶表現伊薩克從小沒有父母的關愛,以至於沒有學會愛成為一個自私、冷漠的丈夫、父親,最後在年邁感到孤獨時才恍然開始反省自己,開始自我審判。

最後導演用夢境找到那份缺失的愛,即是夢中熱情的父母,完美閉合。

《野草莓》因為自私,所以孤獨,3種敘事手法,探自私的來源

這是伊薩克的一生沒有父母的關愛,導演伯格曼亦是如此,他用三種敘事方式相,共同表達出父母之愛的缺失對孩子生活的影響,是自己的切身感受,因為伯格曼從小几乎沒有得到過父親的關愛,而這種渴望轉換成了恨。

在20世紀70年代接受瑞典電視臺採訪時,伯克曼說:“一種巨大的怨恨建立在我和父親之間。有一天他打了我。”

這種難解的情節一直貫穿於伯格曼的電影生涯。所以在電影裡我們能感受到他所表達的情感,家庭之間應該是有愛的。

愛能化解自私,冷漠。


作者九粒,喜歡看書、聽書,用文字表達內心感受,喜歡記得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