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海軍首次環球航行的炮艦外交,一代名艦完成最後抗戰使命

甲午戰後,清政府在承擔著甲午戰敗和庚子鉅額賠款兩項沉重的財政負擔同時,依然努力重建海軍。

在清末海軍重建的過程中,世界有了新的格局,中國的海軍也有了新的任務。其中一項,就包括“炮艦外交”和護僑行動。

而執行這項任務的是最具傳奇色彩的海圻艦,出發時艦上掛的還是大清朝的黃龍旗,再次回到上海時,古老的東方大地已經進入了共和民國時代。

這次歷時400多天,總航程30850海里的環球航行,是中國海軍外交史上絕無僅有的一筆。

而帶領這次環球航行的,正是在甲午海戰中倖存將領、原廣丙艦管帶程壁光。

清末海軍首次環球航行的炮艦外交,一代名艦完成最後抗戰使命

出訪美國時的海圻號雄姿。艦首清晰可見艦名“海圻”。

清朝第一支全部剪髮的部隊

在清末重建海軍的過程中,一批在甲午海戰中倖存的海軍將領也再一次被啟用,其中就包括原廣丙艦管帶程璧光。

1896年6月,程璧光作為監造軍艦專員赴英,與原廣乙艦管帶林國祥等人一起監造“海天”“海圻”艦。

1899年,海天、海圻二艦回國,程璧光曾擔任海圻艦的首任艦長。1909年,清政府成立籌辦海軍事務處,南北洋海軍統一分為巡洋、長江兩艦隊,程璧光統領巡洋艦隊。

1910年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逝世,其次子喬治五世繼承王位。清廷派皇室成員貝子載振為正使、程壁光為副使,參加英國加冕典禮和國際閱艦式。

1911年4月24日,程壁光率“海圻”艦離開上海楊樹浦碼頭錨地,開始了出訪之旅。

對於去往英國的路線,老海軍人程壁光並不陌生。海圻艦從長江口進入東海,通過南海,穿過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穿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通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大西洋。

途中,先後訪問了新加坡、科倫坡等地。“海圻”艦在離開新加坡時,程璧光為了能與國際接軌,下令全艦官兵剪去髮辮。由此“海圻”艦官兵變成了清朝第一支全部剪髮的部隊。

在經過近兩個月的航程後,海圻艦在6月19日抵達英國朴茨茅斯港。

6月23日上午,英王喬治五世舉行加冕禮,並舉行國際閱艦式,有來自中國、美國、日本、德國、俄國、意大利、西班牙、阿根廷、智利、瑞典、土耳其、丹麥、荷蘭、挪威以及英國皇家海軍等艦隊參加受閱。

參加這次大閱,展現了甲午之役後,新一代中國海軍的形象。

清末海軍首次環球航行的炮艦外交,一代名艦完成最後抗戰使命

海圻艦上的水兵,可以看出他們已經完全和國際海軍接軌。

修繕英國北洋水兵墓

在完成赴英慶賀英王加冕大典的外交使命後,海圻艦離開樸次茅斯港,來到它的誕生地紐卡斯爾,進塢更換了艦內全部電線。

此外,在活動的間隙,程璧光還帶領海圻艦官兵前往紐卡斯爾聖約翰公墓,弔唁了當年接收超勇\\揚威、致遠\\靖遠艦時不幸去世的五位北洋海軍水兵。

1881年,200多名清朝水兵在丁汝昌的帶領下來到英國北部城市紐卡斯爾市,等待接收在這裡訂造的“超勇”和“揚威”兩艘巡洋艦。

在英國期間,袁培福、顧世忠兩位水兵因水土不服去世,被安葬在聖約翰公墓。

6年之後的1887年,來自清朝的隊伍第二次抵達紐卡斯爾,準備接收“致遠”和“靖遠”兩艦。連金源、陳成魁和陳受富三人在這一次接艦行動中去世,也被安葬在聖約翰墓園。

這次,程壁光一行專門並重修了墓碑。墓碑上寫五人去世的時間,以及他們的籍貫、姓名,還有他們的“大清故勇”,落款上寫著“宣統三年歲次辛亥閏六月吉日重修”。

這是他們去世後,首次有記錄來自中國的海軍看望他們。

清末海軍首次環球航行的炮艦外交,一代名艦完成最後抗戰使命

程壁光率隊修復的英國北洋水兵墓。

首次橫跨大西洋,在美國展現現代軍人形象

1911年8月31日,海圻艦從英國出發,開始中國海軍史上第一次橫跨大西洋的航行。

9月10日,海圻艦抵達美國紐約港,成為第一艘完成大西洋航行的中國軍艦。

程璧光一行隨即前往華盛頓、波士頓一帶進行外交活動,拜會美國總統,而後重返紐約。期間,中國海軍派出儀仗隊,列隊前往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附近,向美國前總統格蘭特的墓地敬獻了花環,這一舉動再次引起紐約和美國的轟動。

清末海軍首次環球航行的炮艦外交,一代名艦完成最後抗戰使命

海圻艦水兵組成的儀仗隊經過紐約街道,向美國前總統格蘭特墓獻花。

從當時留下的照片看,程璧光身著大清新式近代海軍禮服,陪同紐約市長蓋諾爾檢閱120多名水兵精英。當時水兵持槍組成儀仗隊,以步行列隊的方式行進,在紐約市騎警的護送下,沿著著名的河濱大道前往格蘭特墓園。南北戰爭名將出身的格蘭特總統,與中國洋務運動的創始人之一李鴻章私交甚好,李鴻章訪美時即曾到格蘭特墓拜謁。

在紐約市政廳前,程璧光還用流利的英語發表了簡短演說。這次行動,展現了晚清海軍的現代軍人形象。

此後,程璧光還參觀了正在承造中國巡洋艦“飛鴻”的美國紐約海軍造船廠。按照海軍禮節,造船廠廠長贈送了一隻白色波斯貓給程壁光。

清末海軍首次環球航行的炮艦外交,一代名艦完成最後抗戰使命

在紐約市政廳前,程璧光用英語發表了簡短演說。

炮艦外交,古巴宣慰華僑

在海圻艦受命赴英國之際,當時正墨西哥、古巴發生反華排華暴亂。清政府於是令“海圻”艦於英國外交使命結束後,順訪古巴、墨西哥,以慰僑胞。

1911年10月1日,海圻艦抵達古巴首都哈瓦那,當時“古巴僑民扶老攜幼來觀祖國之海軍”。古巴總統還接見了程璧光和“海圻”艦管帶湯廷光,再三表示:“決不會歧視華僑。”

此時,發生排華行為的墨西哥政府已表示同意賠償華人損失,“海圻”艦便受命重新回到英國,預備匯合在英國訂造的“肇和”“應瑞”兩艦完工後一起回國。

1911年10月中旬,“海圻”艦離開哈瓦那,重新橫渡大西洋前往英國。

程壁光的後人馬立曾講過一段家族故事:“三太公(程璧光),那次去古巴是經過冰山海域的,也就是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地方。在程璧光的指揮下,軍艦克服了沒有雷達的困難,以20只寒暑表測試水溫兩次穿越了冰山海域。與之相對應的是泰坦尼克,在海圻號穿越該海域1年後沉沒。”

清末海軍首次環球航行的炮艦外交,一代名艦完成最後抗戰使命

威武的海圻號水兵。

海外易幟,獲民國政府嘉獎

航行海上的海圻艦此事還不知道,國內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911年11月3日,“海圻”艦抵達英國巴羅港,辛亥革命的消息傳到艦上。

程璧光集合全艦官兵甲板訓話,請贊同革命的站到右舷,不贊成的站到左舷。“待我唱出‘一二三’時,按個人意志決定行動。”

艦上官兵最後全部移至右舷,連那隻白色的波斯貓也走到右舷。

不過出於對國內政治局勢不明朗的擔憂,程璧光並沒有立即率艦回國。

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佈退位,“海圻”艦在英國舉行了隆重的易幟儀式,降下黃龍旗。不久,程壁光率海圻回到上海。

民國政府對海圻艦的壯舉和全艦官兵給予嘉獎:“前清末葉,因英國加冕盛典,特派海圻赴賀。旋因墨國內亂,復派赴美鎮撫華僑。往返需時一年餘,計程萬餘里,使我國國徽飄揚與異地,始自海圻始。……按前清海軍舊章,本有帶艦遠航褒獎條例,民國肇始伊始,若非量予獎敘,不足以資鼓勵而策未來。”

但艦上官兵事後多以“對中華民國之誕生無絲毫之貢獻”為憾。

清末海軍首次環球航行的炮艦外交,一代名艦完成最後抗戰使命

參加過甲午海戰的海軍將領程壁光。

遭遇暗殺,舉行國葬

1911年12月,在程壁光尚未回到國內時,就被在上海聚集的起義海軍代表們,投票選舉為革命政府的海軍總長。

回國後的程璧光一度擔任北洋政府的海軍總長,他擁護臨時約法,反對袁世凱稱帝,反對北洋軍閥獨裁統治。

1917年7月,應孫中山之邀,程壁光率領海軍第一艦隊主力“海圻”、“海琛”、“肇和”等十一艘軍艦南下廣州,參加護法戰爭,艦隊亦被稱為“護法艦隊”。

護法艦隊的總噸位佔到全國海軍的一半以上,且集中大多數較新式軍艦,實力居全國之冠。

9月10日,軍政府成立,孫中山被選為大元帥,程璧光任軍政府海軍總長。

程璧光曾是段琪瑞的至交,就連上班也是由段駕摩托接送。但是,當段琪瑞製造國會案後,程璧光毅然南下,發動了旨在弘揚民主,反對軍人獨裁的著名的護法戰爭。

1918年2月26日,程璧光在廣州遇刺身亡,時年五十九歲。

1919年1月20日,廣州軍政府追授程璧光為海軍上將,廣州政府為其舉行國葬。

對於程璧光的死,有多種說法,從近年考證的資料來看,大多認為是孫中山親信元老朱執信因為程壁光在“炮擊觀音山”事件中立場傾向桂系力量,懷疑他背叛孫中山而採取的行動。

而程壁光的死最終導致了護法運動的瓦解。

清末海軍首次環球航行的炮艦外交,一代名艦完成最後抗戰使命

在江陰江面的中國沉船,代表了一段悲壯的海軍抗戰史。

一代名艦的最後一戰

甲午海戰後,整飭海防的議題再次被提上日程。其中海圻號和海天號兩艘巡洋艦是當時噸位最大、武備最好兩艘戰艦。

兩艘戰艦由英國阿姆斯特朗船廠建造,單艦造價計328242英鎊,排水量4300噸,艦長132.3米,艦寬14.3米,最大航速為每小時24海里。艦上裝備有各種口徑的艦炮34門,魚雷發射架7座。

兩艘艦的規模僅次於原北洋海軍定遠級的軍艦,可謂清末海軍的兩根支柱。

但在1904年4月,海天艦在管帶劉冠雄的帶領下不幸在舟山的鼎星島海面觸礁損毀,成為近代中國海軍因事故沉沒的最大一艘戰艦。

此後,“海圻”以其體形大,航速快,火力強,成為此後直到1930年代的中國海軍核心主力艦。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海圻艦在江陰自沉,為抗日做出了最後的貢獻。

對此,蔣介石曾發佈一道正式手令:“

‘海圻’‘海琛’‘海容’等,凡年在四十及以上之大艦,須將其炮卸下,準備沉沒,堵塞長江各段之用。如三日內卸拆不急,則連炮沉塞亦可,務如期辦到,以示我海軍犧牲之精神。”

這四艘巡洋艦參與了清末民初幾乎所有重大政治事件,是甲午戰後中國近代海軍的象徵,最終它們以一種最悲壯的方式為抗日之戰做出了最後的貢獻。

在1960年,海圻艦的艦體曾被打撈出水,遺憾的是,在打撈上岸後海圻艦體被拆毀,作為廢鐵鍊鋼,支援國家建設。一代傳奇名艦,由此泯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