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上海争当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中国财富网讯 (宣希)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许多行业和企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工信部中小企业局信息显示,各地正在密集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渡难关的举措。北京市的首贷服务中心和上海市的“企业服务云”,正是这样的创新举措。

北京:推开一扇“门”

4月1日,北京市首贷服务中心在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正式运行。22家银行进驻首贷中心,企业进“一门”即可办理金融业务,小微企业办理贷款业务多了一条快捷通道。首贷中心由市政务服务局会同北京银保监局等共同建设,是全国首家首贷服务中心。

在首贷中心办业务比去银行网点更为便利。22家进驻银行提供了近70个金融产品,还有3家小贷机构和3家担保机构,可以为企业提供差异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务。企业可现场“货比三家”,直接接触银行,压减融资环节,提升交易透明度;同时激发入驻银行提高竞争意识,持续改进质优价惠服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目前首贷中心共设9个综合服务窗口,配备20名窗口人员,还有31名工作人员提供产品介绍、政策解读服务。中心主要采取“小前台大后台”的形式,“一窗”统一对外提供客户咨询、业务登记和受理转办业务;银行和其它中介机构派驻人员在后台承担业务指导、对接办理职能,实现前后台受理审批无缝衔接。具体来说,企业在窗口提交申请后,窗口人员进行登记,进驻的银行根据登记信息决定是否接受企业申请。申请符合要求,如果企业没有意向银行,22家银行将对这一申请“抢单”;如果没有银行愿意提供贷款服务的话,企业也不用担心,其需求将被推送至小微金服平台及银企对接系统。企业提出贷款申请后,银行应在24小时内决定是否受理。受理之后,各银行应开通绿色通道,以快捷方式办理企业信贷需求。

上海:搭建一朵“云”

面对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上海市搭建起一朵“云”,服务千千万万中小企业。这朵云就是“企业服务云”。

上海含山瓷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14年的“专精特新”企业。公司总经理蔡胜兵怎么也没料到,几个小麻烦在疫情面前迅速膨胀成了大问题:由于商品无法出运造成超市及电商平台订单大量积压,因为财务人员身处疫区无法返沪造成公司无法按时向超市卖场收回货款,公司采购OEM贴牌商品及文创项目定牌商品需要提前支付定金,同时还面临员工工资、房租支付的重重压力。而且,一笔上海银行300万元贷款即将到期,申请续贷尚未得到批复,公司还需要新增贷款应对眼前困境。

“企业服务云”诉求受理工作人员在获知情况后,立即给出“两步走”解决方案:首先联系放贷行上海银行杨浦支行,得知企业续贷申请已经上报,但因疫情影响还未获总行审批。工作人员又进一步联系了上海银行总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中心得知情况后高度重视,急事急办,加快审批速度,第二天就批准了企业的续贷申请,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自春节以来,有2000余家企业通过“企业服务云”呼声日常问卷系统、电话、微信群等方式反映诉求与建议。

2月3日,上海市“企业服务云”运营团队即开始着手策划帮助企业战“疫”的栏目。2月11日零点“助企战疫”专栏1.0版正式上线,拥有政策解读、诉求回应、物资申请、供需对接、捐赠信息发布等功能。

作为娘家人,“企业服务云”还有多项贴心之举,除了收录政策原文以外,还原创出品了“一图读懂系列”和“战疫手册”系列,以庖丁解牛的方式让原先干巴巴的政策变了模样,让企业能轻轻松松地理解并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目前,政策专栏已累计发布资讯类信息447条、汇集政策258条,《上海市企业战“疫”手册》连载9期,从用工答疑、政策介绍方面为企业提供专业而全面的分析。

战“疫”专栏将上线的“企业复工防疫物资绿色申请通道”为企业网罗了市场上多项防疫相关物资,如护目镜、防护服、消毒杀菌用品等。细心的企业还会发现许多暖心产品,如护手霜、防蓝光镜片等,而这些产品都来自“企业服务云”的“共享计划”平台,深受企业欢迎。

行业协会是“企业服务云”了解行业受疫情影响的重要抓手和基层触角。上海市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行业协会与“企业服务云”紧密合作,第一时间反馈行业企业受疫情影响情况。当得知“企业服务云”开始预登记购买口罩垫时,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钱晓莉第一时间递上了“加塞条”。协会下属的两家会员单位应政府号召紧急复工,生产消毒剂和相关检测、监测仪器设备,却一时解决不了复工必需的口罩问题。“企业服务云”联手行业协会对两家企业的诉求做了“加急”处理。

“云卷云舒”,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上海市“企业服务云”就是这样一位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