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平面和纵深感

一千零一夜 | 摄影的平面和纵深感

一千多年前是宰相的女儿在给国王说故事

如今其实是Eva在给你们说故事

当然了

看的是李少白的照片

说的也是他的故事

每晚Eva挑几张被打动的照片

说一说照片背后的一千零一夜

绘画发展到马蒂斯这里,早已不追求栩栩如生的“像”,也不是印象派的追求瞬间的光影变化,而是用过于鲜明的色彩代替一切,在他的画里色彩是一切,用色彩来表现结构和情绪,甚至看不到“立体”,也就回归了古早时期刻在壁画上的平面感。

一千零一夜 | 摄影的平面和纵深感

平面还是立体,始终是绘画中的一个悖论,也就是说,绘画始终在将我们看到的立体的有纵深感的事物跃然于平面的画板上。对于此,毕加索从不避讳这样的矛盾,因而开创了立体主义,把我们看到的,一个事物不同角度的样子,放在同一个平面上。

一千零一夜 | 摄影的平面和纵深感

再往后来,电影艺术的发展则始终在解决一个问题,用荧幕动态画面的二维性,创造出第三维的幻觉。所以电影的拍摄一般使用纵深的调度,拍摄出空间感。

对于摄影来说,如绘画一般的平面感,和电影般的纵深感,皆可通过构图来完成。

强调画面在同一平面时,为了让画面更加丰富,就可以采用野兽派的做法,用强烈的色彩来填充画面。或者可以用剪影的方式逆光拍摄,因为剪影本身就是一种平面。

一千零一夜 | 摄影的平面和纵深感一千零一夜 | 摄影的平面和纵深感
一千零一夜 | 摄影的平面和纵深感一千零一夜 | 摄影的平面和纵深感

在突出画面纵深时,最常见的就是透视法,即近大远小,无限接近人眼看到的事物的样子。有纵深感的画面,也更加有活力,人们观看的方式也会随着画面移动。

一千零一夜 | 摄影的平面和纵深感一千零一夜 | 摄影的平面和纵深感
一千零一夜 | 摄影的平面和纵深感一千零一夜 | 摄影的平面和纵深感

无论是那种方式,都在乎于拍摄时的观察和选择,按下快门的瞬间达到了一种平衡,所谓美,就是大量的数据,大量关于平衡的数汇集到了瞬间的那个点。

一千零一夜 | 摄影的平面和纵深感

—— E N D ——

给李少白老师和Eva打赏

(长按打赏码)

一千零一夜 | 摄影的平面和纵深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