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年前的馬房,如今變身模範社區,見證海口百年滄桑

海口新華南繁華熱鬧的騎樓老街區旁,有座建於明朝的老街巷,名為居仁坊,數百年來一直是海口政商薈萃之地,它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名字——“馬房村”。

“馬房村”由來

提起“馬房村”,要從明代洪武年間說起,那時為防倭寇登陸侵擾,興建海口所城,築古城牆。明清時期的西門街是海口所城最重要的街道,明代千戶府、清代同知署、參將署均設於此,駐軍屯馬場所便設在西門街南面寬敞平坦、水草肥沃之地,故此處又稱“馬房”、“馬房村”。

300多年前的馬房,如今變身模範社區,見證海口百年滄桑

馬房浮雕

“居仁坊”雛形

海口所城建成後,商貿運輸往來頻繁,吸引大批外地商客入島定居,導致居住人口倍增,並憑藉緊靠西門街這一海口軍事行政中心的優勢,吸引不少名將賢達居住。據史料記載,康熙十二年,清朝政府在西門街設立海口水師營,迅速增長的居住人口使“馬房”逐漸成為城區內主要居住區,形成“坊”,據說“居仁坊”為清代官司方定名。

300多年前的馬房,如今變身模範社區,見證海口百年滄桑

巷口大門

居仁坊遺蹟

l馬房鹹水井

水井開鑿於明代初葉,位於居仁坊東北面小巷一側,因明洪武年間此地被稱為馬房村,此井最初供軍隊馬匹飲水洗鞍之用,又因井水味偏鹹,不作飲用水源,故稱馬房鹹水井。

數百年過去,水井用火山岩鑿制的井圈被漫長歲月磨去稜角,變得圓潤、光滑。雖說井水無法作為飲用水,當地居民卻視水井為神井,據說此井大旱不枯,遇乾旱災年總能解百姓飲水之急。又傳若有人落井中,會有浮力將人托起的神奇故事,故被視為“神井”,倍受居民世代呵護。

如今“馬房”已經成為歷史,屯馬場早已消失在歲月的長河中,馬房鹹水井作為與“馬房”同一時期的文物遺存,明代軍事衛所同立的產物,見證了海口所城的歷史變遷。

為更好地保護馬房鹹水井,原破舊不堪的水井周圍已鋪磚砌牆,復古的修繕讓水井恢復勃勃生機,或許它已經失去作用,卻是從“馬房”到“居仁坊”的見證者,並將見證今後居仁坊隨城市發展呈現煥然一新的生活環境,處處充滿歡聲笑語的社區生活。

300多年前的馬房,如今變身模範社區,見證海口百年滄桑

馬房鹹水井

l關帝廟

位於新華南路30號旁一個窄小巷道里,被居民房緊緊包圍,前為關帝廟文物館,後為關帝廟。

300多年前的馬房,如今變身模範社區,見證海口百年滄桑

關帝廟

相傳在明洪武年間在海口城西門已設廟奉祀關聖帝君,是海口所城軍士和民眾祭祀關帝的重要場所,距今已有600餘年。關帝廟原位於海口所城西門北側,規模宏偉,三進三開間,兩側各附廂房。清代又稱西禪庵,廟前有演武場,逢會期時設帳搭營裝軍操練,搭臺演戲,平時用作城內貿易交易場所,也稱廟場墟。

據傳,廟內裝飾及關帝袍套所用為五爪金龍,足以體現民眾對關羽的尊崇程度。供奉的關帝聖君軟驅木質神像為海南體量最大,制工精細,每一個手腳關節都能彎曲活動,可惜在十年浩劫中毀於一炬。

民國年初,因“拆城擴街”,原廟被拆除,關帝神君遷奉今址,雖歷經磨難,在當地百姓世代堅守和護持下關帝香火災在西關內一直延續未曾中斷。上個世紀80年代,百姓自發籌款請工匠根據為服侍關帝更衣的長者回憶尺寸和樣貌重塑金身,並迎請回廟。

現關帝廟存主殿一間,為2003年重修,增設木雕神龕、福德祠和聚寶爐,香火日漸興旺。

在關帝文物館,展示關帝廟歷史文物,有服飾、帽、書籍等等,牆上是於關帝有關的歷史故事,讓來參觀的民眾更多的瞭解這座與海口所城息息相關的廟宇展現出的關羽精神,瞭解關帝民俗文化和歷史。

300多年前的馬房,如今變身模範社區,見證海口百年滄桑

文物館

l 太陽太陰廟

中山紀念堂旁一條狹窄的小巷內,座落著一座建成於清宣統元年(1909),奉祀玉皇地母、太陽和太陰星君等神祗的廟宇——太陽太陰廟,由居仁坊蒙開竣先生倡建,集眾多海口官紳商民之力修建,是整個海府地區唯一一間主祀日月之神的廟宇。

太陽太陰廟建築外觀精美華麗,殿宇雕樑畫棟,工藝精湛。正殿旁原有配殿一間,內有地藏王、十殿閻王及十八層地獄懲善罰惡故事的雕塑,俗稱“鬼仔廟”,旁設觀音齋堂,供齋婆唸佛修行。廟宇現僅存正殿,建築保存完好,殿中的雕刻彩繪依然色彩豔麗。

建成後的太陽廟除了民眾燒香祭祀,在不同時期扮演著不同角色。民國時期,為海府地區宣傳革命的進步活動場所之一;1926年初中共瓊崖黨組織在廟內開辦中山女子學校;民主革命家張難先曾在此講學,宣傳國民革命;瓊崖革命先驅徐成章、王器民等人創辦的友聲書報閱覽社也曾遷往太陽廟,陳列大批進步書籍、報刊,供市民閱讀,對傳播馬克思主義起積極作用。

現太陽廟也作居委會辦公室和調解室,旁邊修建幼兒園,成為一個為民排憂解難、孩子歡樂成長的場所。

300多年前的馬房,如今變身模範社區,見證海口百年滄桑

太陽太陰廟

l 海口中山紀念堂

中山紀念堂是一座極具歷史意義的建築,位於文明西路19號,坐北朝南,佔地面積1520平方米。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後,國民政府發動商界等捐資籌建海口中山紀念堂及中山紀念亭,於次年建成使用,建築面積約700平方米。1964年,紀念堂因受潮損毀重建,重建後佔地面積1045平方米,共二層,正門橫眉刻“中山紀念堂”五字。可同時容納1200人開會。

300多年前的馬房,如今變身模範社區,見證海口百年滄桑

中山紀念堂


300多年前的馬房,如今變身模範社區,見證海口百年滄桑

會場

建成後的中山紀念堂嚴格管理,禁止隨意進出。1939年2月,日軍佔領海口,中山紀念堂被日本兵駐紮,直至日本投降並撤出才回到原狀。解放後,中山紀念堂作為海口市舉辦大型活動場所之一,承擔著舉辦各類重要活動的任務,其中包括海口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1956年,民革海口市委員會籌備委員會在此成立並設立臨時辦公室。

這座承載著老海口人追思和記憶的紀念堂,隨著城市的發展,原有的功能漸漸被現代大型會議中心替代,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現改造成海口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電影放映基地,讓青少年在這充滿歷史文化內涵的環境中更好地接受思想教育。

l 吳氏大院

海口市文明西路5號的吳氏大院又稱春山寓盧(海口市市民稱番客厝),由新加坡華僑吳世富建於1923年,歷時5年建成,至今已近百年曆史。

這是一座南洋風格、三進格局的合院,三進均採用不同結構建造,用材和工藝各有不同,總建築面積達2000平方米,高大堅固的圍牆,房屋錯落有致,功能完善,並且在大院內建造當時非常罕見的地下防空洞。

歲月匆匆,屋主在年少時為謀生遠赴南洋打拼,用畢生積累修建的這座宅院,見證了吳氏大院裡曾經的興盛和落寞,雖歷經風雨,遭受被佔搶、搜家等破壞行為,房屋整體結構尚保存完好,只可惜大院正門上方拱形上的“春山寓盧”四個大字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鑿毀。

300多年前的馬房,如今變身模範社區,見證海口百年滄桑

吳氏大院

今日居仁坊

從嘈雜的新華南路步入居仁坊牌坊門,一股濃濃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乾淨的街道、整齊劃一的店鋪、外立面古色古香的裝修風格,透出社區環境的舒適和安逸。

300多年前的馬房,如今變身模範社區,見證海口百年滄桑

入口街道

沿著平坦的青石地磚緩慢而行,冷不防一座老舊的大門映入眼簾,不知建造年代的大門因雨水浸透而發黑變色,斑駁的牆體縫隙中長出植物,大門上方的字跡已模糊難辨。門內是一棟新建的現代民居,明亮的玻璃和嶄新的牆磚與大門形成巨大反差,我想這座被保存下來的大門或許是這家主人留下的印記,也是老一輩人的念想吧。

300多年前的馬房,如今變身模範社區,見證海口百年滄桑

古老的民居大門

社區文化廣場是居仁坊裡最大的活動場所,除了建設籃球場和健身器械,還有以浮雕形式展現的紅色印記牆。這裡是居民平時最集中的活動中心,每到傍晚,街坊鄰居紛紛聚於此,健身鍛鍊、休閒散步,還有嬉鬧玩耍的孩子。逢特殊的節日,這裡便成搭臺唱戲的場地,熱鬧非凡。

300多年前的馬房,如今變身模範社區,見證海口百年滄桑

文化廣場

社區內充分利用每一處空間種植花卉綠植,走到哪個角落都能感受到花草樹木帶來的勃勃生機。見縫插針設置的休閒椅讓街坊們在門口就可以與左鄰右舍拉家常,指定電動車的停放點讓巷道看起來規整寬敞,不僅提升街道景觀環境,也更加方便居民生活,一個個細節都讓人感覺到居仁坊在基礎設施上的用心和貼心。

300多年前的馬房,如今變身模範社區,見證海口百年滄桑

街道

走在縱橫交錯的巷道里,傳統文化牆、“鄰里和睦”、“百善孝為先”等積極向上、有文明和諧內涵的牌匾四處可見,傳統文化、街坊和睦共處的氛圍在這個百年街區裡無聲傳播。

300多年前的馬房,如今變身模範社區,見證海口百年滄桑

文化牆

其實居仁坊也曾面臨髒亂差的窘境,據社區裡的居民介紹,以前的居仁坊路面坑坑窪窪、路燈昏暗、巷子裡牆壁破舊發黑、亂搭亂建、亂堆亂放等等,嚴重影響居民生活環境,百年老巷顯得暗淡無光。

2015年,海口市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雙創”工作,居仁坊也迎來“春天”,作為海口首條在“雙創”中啟動改造的老街區,“整容”式的改造讓居仁坊改頭換面,重煥榮光。

後記:

在社區裡,有位路過的居民看到我在拍照,笑著要我多拍一點,看得出來居仁坊的變化不只讓百姓實實在在受益,也讓每個人都為老街區產生的巨大變化感到驕傲。

走出居仁坊,忽然感覺天空是那麼藍,心情也格外美好。曾經的“馬房”,歷經數百年繁華和沒落,在城市發展進程中,既能保存歷史文化風貌,又能變身成為一個模範社區,無疑是又迎來了“新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