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接近尾聲,儘管反響不熱烈,但是歌王仍然非他莫屬

7年間從《我是歌手》到《歌手》,製作組一向講究排資論輩來定總冠軍

——當然這也是最靠譜最周全的方式:“好聽”與否是個幾乎完全主觀的認知或者說是感知概念(除非殺出一個技術全方位碾壓的Jessie J),面向大眾的音綜節目,只有按輩分與咖位指定贏家才能讓大多數人信服,不過,在這兩項指標都到達“歌王”資格線以後,一個歌手名不副實的幾率也很小。在參賽之前就被大眾認定為歌王的劉歡儘管在節目中以及網絡的反響並不熱烈,然而他拿歌王又是那麼自然而毫無懸念。

《歌手》接近尾聲,儘管反響不熱烈,但是歌王仍然非他莫屬

在音樂當中,歌手的嗓音是一種樂器,是一種被使用的工具,隨著全球交通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信息壁壘正在被慢慢打破,習得強大的聲音技術變得比過去更容易,再看看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先天本錢好、聲帶機能極強的人根本不缺。但為何真正受認可的好歌手還是那麼少?選秀上、網絡上的歌唱紅人們為什麼絕大部分沒有辦法成為真正的歌手?

《歌手》接近尾聲,儘管反響不熱烈,但是歌王仍然非他莫屬

這是因為,最優秀的歌手們都擁有“天賦的樂性”、“領悟的靈性”、“極致的表達”,這些幾乎都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很難像聲音技術一樣可以用後天的勤學苦練來彌補;當音樂的本質,是表達你的所想,表現你的所思很多選秀歌手、草根歌手正是輸在了“表達”上,其實同樣情況的重災區還有音樂院校畢業的聲樂專業學生,技術還不錯,音準/氣息/語言學上籠統的歌詞發音準確性等,統統都是經得起普通人民群眾的考驗的,但對音樂理解不足,把所有歌唱藝術的指標都變成了技術,變成了可學習、可互換套用的程式,所以會讓大家感覺聽著“合理”,卻不動人,雖然也可能流行一時,但卻不可能成為經典

《歌手》接近尾聲,儘管反響不熱烈,但是歌王仍然非他莫屬

然而能與自身表達完全契合的好作品可遇不可求,因此更多有追求的歌手開始選擇自己創作詞曲的道路——學編配、製作技法等能觸碰到的東西都是小事,人歌一體,無需考慮與作品(創作者)磨合,若是切入夠精準簡直是核打擊,這也就是唱作人裡頭特別容易出神人出神作的原因。

《歌手》接近尾聲,儘管反響不熱烈,但是歌王仍然非他莫屬

歌聲是一個人音樂人格的延伸,自作自演的音樂作品是一個人人格乃至生命的延伸。而且,創作愈加深入時,歌手即使演唱別人的作品,也會更深刻入微。這是一種難以言喻的、精神層面的藝術提升。

在今年參賽的扎堆的創作歌手中,楊坤是都市情感的最深刻體驗;吳青峰是類似徐佳瑩的孩童般天真看世界的動人小固執;外國友人代表00後克里斯是歐美teen pop的純正補充,音色也富有流行樂唱片價值;而最被詬病的逃跑計劃愛唱失意與夢想,也是內地正在蓬勃而起的獨立樂團文化的符號。能很清楚地看到,各人的作品與本人性格、經歷息息相關。

《歌手》接近尾聲,儘管反響不熱烈,但是歌王仍然非他莫屬

然而相比起這些已經不錯的歌手們,或者說是音樂人們,因為人生閱歷與思維之深廣,劉歡的音樂各方面的維度都比他們的大更多,他個人豐滿的人格當然起了很大的主導作用(畢竟是90年代被央視封殺三年卻完全不屑的硬核大哥),而且他在作品在經由自己重新編排之後比其他任何人的都更適合放在這個語境相對宏大的舞臺上展現。

《歌手》接近尾聲,儘管反響不熱烈,但是歌王仍然非他莫屬

並且讓很多有刻板印象的人意外的一點可能是,劉歡老師的聲音技術居然不顯得老派,頂級的舞臺設備其實是一面照妖鏡,結果他一開口,似乎讓所有人呼吸都不敢繼續了。

《歌手》接近尾聲,儘管反響不熱烈,但是歌王仍然非他莫屬

最後,雖然多年來對每一季都總是頗有微詞,但真的想對芒果臺和歌手節目製作組說聲謝謝,感謝你們對好歌手們的邀請,感謝你們頂級的設備,感謝你們一直在升級的執行與剪輯,感謝最辛苦的音樂團隊做出全中國音樂電視節目最好的混音,感謝你們讓大眾看到了通俗音樂的更多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