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城之戀》和《紅玫瑰和白玫瑰》,張愛玲追尋的愛情"真實"

20世紀40年代,獨具才情的張愛玲彷彿橫空出世,在現代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自己的文章》裡,張愛玲提到過自己在創作時,只願寫人與人之間的小情感。

也正因如此,張愛玲總擅長寫婚戀主題,在細節處揭示人性,從平凡男女之間的細碎瑣事、以及恩怨糾葛中,帶我們品人生的各種滋味。

在對於主人公的塑造上,往往與創作者自身經歷有關,在張愛玲的童年,父母因感情不和離異,後又因自己接受了現代思想,總覺得和周圍的人融合不到一起,所以在張愛玲筆下,總能察覺出孤寂、以及一種對世事的出離感。與此同時,張愛玲又是一個純粹的唯美主義者,所以,年輕時的她對愛情滿懷期冀。在《傾城之戀》和《紅玫瑰和白玫瑰》這兩篇代表作裡,張愛玲就在範柳原、王嬌蕊這兩個人物身上,寄託了對於理想中的男性、女性以及愛情的期待與肯定。

《傾城之戀》和《紅玫瑰和白玫瑰》,張愛玲追尋的愛情

一.文化休克後的自我認同感

在《傾城之戀》中,男主角範柳原從小在英國長大,因為身份認同問題,無法真正融入其中。後來父親去世後,他回國繼承財產,受過現代教育的範柳原,同樣無法和身邊的人做到真正的交流,所以一直不被別人所接受,處於孤獨的狀態。而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王嬌蕊骨子裡雖有中國人傳統含蓄的一面,但她在倫敦讀過書,接受過現代思想。由此,也無時無刻不展現出自身的矛盾點。

而文化休克指的是,一個人由於來到陌生的文化環境中,突然而至的文化衝突和不適應感,會讓他產生深度的焦慮。

《傾城之戀》和《紅玫瑰和白玫瑰》,張愛玲追尋的愛情

範柳原和王嬌蕊都接觸過兩種以上的文化,當他們想融入其中一個時,難免受到另一種文化的拉扯、影響,從而產生明顯的不適感,也會因此而受到只有單一文化影響的人群"排擠",所以他們的內心是一樣的寂寞不堪。範柳原就曾對流蘇解釋自己"我有錢,有時間,還用找別的理由?",王嬌蕊也是"玩了幾年",在外界的壓力下結婚,他們都在用表面的風流、瀟灑,來排遣內心的空虛。

其實,範柳原和王嬌蕊放蕩不羈的外表下,有著別人不明白的痛苦。他們的很多行為,都想證明自己到底是誰,自己的存在是否給別人帶來意義。他們的靈魂需要一個歇息的港灣,可以停靠與取暖。對於他們來說,最有可能的,是在愛裡找到答案。因為在那裡,自己才算真正被別人認可,由此會產生更多對於自我的確認感。

《傾城之戀》和《紅玫瑰和白玫瑰》,張愛玲追尋的愛情

二.傳統與現代博弈的雙重性格

張愛玲在作品中,善於挖掘人物的潛在意識,剖析他們的內心世界。在《傾城之戀》和《紅玫瑰與白玫瑰》中,人物就在傳統和現代文明徘徊中,內心生髮出了很多感觸,外化到行為上,表現出區別於以往、自己的另外一面。

在人的內心發展過程中,往往有一個鏡像階段,就是自己認為自己是怎樣的,但當週圍環境發生了變化,自己的角色發生改變,看問題的角度也就發生了變化。

拉康曾經提出過:站在鏡前的幼兒,看到自己的影像,是最初的自我形象。而當人擺脫稚幼狀態,進入有著象徵秩序的社會後,角色會更加複雜,自我同一也由此被打破,變成一個分裂的主體。

在《傾城之戀》中,遇到流蘇的前後,範柳原就表現出一種分裂感,以及性格的雙重性。先前他混跡於酒場舞廳,是一個別人眼裡不折不扣的"浪子"。但這種現代做派沒有維持多久,當傳統美女流蘇出現在面前,他的心立刻被俘獲,其實說到底,在範柳原的內心深處,一直無比渴望從中國古典文化中獲取到精神的滋養,流蘇讓他感受到了歸屬感。於是他一改以往的輕桃作風,用特別紳士的態度面對流蘇,而這才是他不為別人發現、內心深處的底色。

他會急忙託徐太太請流蘇去香港遊玩,帶她乘著電車兜圈子;看兩遍同一部電影;深夜裡隔著一道牆,還打電話給流蘇說"我愛你";戰火中, 他更是不顧安危去救她。在流蘇那裡,他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支撐,所以卸下了玩世不恭的一面,表現出一個天真大男孩模樣。

《傾城之戀》和《紅玫瑰和白玫瑰》,張愛玲追尋的愛情

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曾經的王嬌蕊,也將各色男人玩弄於股掌之間,但遇到振保之後,她變得專一而情深,她會坐在他大衣之旁, 感受香菸味;精心保養的長指甲把他劃傷,她竟剪掉了它們;她每天坐在家裡等待,聽到電梯聲響,一顆心都懸在那裡。她發覺自己對振保產生了感情,便大膽說出:"我真愛上了你了",這種對於心跡毫無掩飾的表達,如同初涉愛河的小女孩一般。

當範柳原遇到了流蘇,王嬌蕊遇到了振保,他們都變成了另外一個自己,有著與以往截然相反的性格。這是因為當他們遇到了心目中的愛人,便重新正視自己的內心,發覺自己的角色發生變化了之後,便極其認真地對待對方和這段感情,並且下定決心,讓婚姻成為他們之間感情的最終歸宿。

《傾城之戀》和《紅玫瑰和白玫瑰》,張愛玲追尋的愛情

三.愛情觀——在俗世中保留"真"

在當時,人們的生活普遍艱難,而婚姻更多的是一種自保、或者應付生計的手段。就像流蘇對於範柳原,一開始只是希望他能讓自己在家人面前揚眉吐氣,以至於在範柳原的猛烈攻勢之下,也沒有輕易就範,就是在等待時機,為自己謀得更大的利益;而振保更是為了保住自己的社會地位,維持自己在別人眼裡的良好形象,拋棄摯愛自己的王嬌蕊,娶了更符合社會對於女性標準的"白玫瑰"。

《傾城之戀》和《紅玫瑰和白玫瑰》,張愛玲追尋的愛情

而範柳原和王嬌蕊,與周圍的人都不一樣,他們擁有著比較現代的愛情觀,即便尋覓的過程異常艱辛,但他們也選擇純粹的愛情。範柳原在知道流蘇的小心思後,覺得流蘇只是為了物質和他在一起,而對他本人沒有產生感情,所以即便他愛著流蘇,也無法接受一段只有單方面愛意的婚姻。而當流蘇有一天真正在乎他了、把心思用在他身上時,他才與流蘇走進婚姻的殿堂。他曾對流蘇真情流露過:"有一天,我們的文明整個地毀掉了,什麼都完了——燒完了,炸完了,坊完了,也許還剩下這堵牆。流蘇,如果我們那時候在這牆根底下遇見了……流蘇,也許你會對我有一點真心,也許我會對你有一點真心。"

王嬌蕊做得更加徹底,她單戀著振保時,覺得要快速結束掉眼前無愛的婚姻,於是寫信給丈夫,希望獲得自由。在她毅然決然離婚後,吃盡苦頭,振保也讓她大失所望,但對於離婚,她從來沒有後悔過,這反而是她愛的覺醒、真實面對內心的契機。一天天,她變得成熟了起來,再一次結婚時,她已然可以成功駕馭一個賢妻的角色,即使後來與振保再次偶遇,她也只平靜講述自己的生活近況,沒有任何不滿和怨恨。

《傾城之戀》和《紅玫瑰和白玫瑰》,張愛玲追尋的愛情

在《傾城之戀》和《紅玫瑰與白玫瑰》中,範柳原和王嬌蕊都勇於直面內心,執著地追求真摯的愛情。雖然不知道前方是否會有重大變故,現實的因素會不會讓兩人分開,但是在此時此刻,他們的一切喜怒哀樂都是由愛而生,由情而衍。

這其實也是張愛玲的愛情觀體現,她將自己對於愛的感知,融入到人物的一言一行——雖然現實有時讓人無奈和茫然,但是真愛,永遠值得寄予無限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