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天成交200000筆訂單,從生產溼巾到口罩,由負債百萬到年銷過億


3天成交200000筆訂單,從生產溼巾到口罩,由負債百萬到年銷過億

就在一個多月以前,這家福建的口罩工廠還是生產溼巾的。

老闆許文良是個80後,卻已經是一名多次創業者。他曾經開網店賣鞋失敗,欠下百萬鉅債,後來在雲店加商城C2M模式的數字化賦能下打造出“爆款溼巾”,如今,達到上億的年銷售額。

疫情期間,許文良主動響應疫情防疫物資需求,將溼巾生產線轉給了口罩生產,溼巾生意受到了一些影響。

但他暗暗憋著一個大招,“接下來肯定又會是一個大爆款。”

連續虧損

許文良說,他的創業基因繼承自做地產的父親。2010年,許文良帶著大學時代做網絡遊戲創業攢下的50萬,和堂弟一起,回到老家擺地攤,做起了鞋子生意。

那時一天能賣出十幾雙鞋子,兩個小夥子已經十分欣喜。隨著賣出的鞋子越來越多,許文良投資開了一個門店。記得生意好的時候,那座小城的年輕學生們一放假就來買鞋子,店鋪在週末常常被“擠爆”。有一次,一所學校的宣傳部門找到許文良,說是要定製一批學生送給班主任的“畢業紀念款”帽子,結果貨物發出去了以後,學校又增訂了一批。“因為任課老師也想要。”

小生意正做的順風順水,一個親戚介紹許文良去廈門做一樁“大生意”,那是給某家國際大牌做鞋子的代加工和銷售。年輕氣盛的許文良想也不想就去了廈門。從貨源到網上的銷售,都要許文良自己解決。

家鄉福建的製鞋業很發達。許文良開始在網上找加工廠。在福建惠安的一個鄉間小別墅裡,許文良見到了自己的第一個供應商。

第一批鞋子驗收的那一天,許文良剛想拿起樣品仔細看看,卻被老闆拉去喝起了功夫茶,根本沒來得及檢查。誰知第一批5000雙鞋子發出去以後,質量問題很多,不是開膠就是線頭,退貨率甚至達到了10%。

無奈,許文良只好換了一家供應商,誰知這些小廠的毛病都一樣,自己做不完的貨,就分給村裡的農民去做,質量參差不齊,退貨率居然達到了15%。

許文良回憶,因為沒有自己的品控團隊,無法對產品質量進行把控,退貨率居高不下,把他的網店壓垮了。不但燒光了之前賺到的錢,光是虧空就達到了一百多萬。最終還是父親幫他還清了債務。

爆款溼巾

2015年,許文良在父親朋友的介紹下去了漳州,承接了一個大集團公司的護理產品項目,重新開起了網店。他很快幫公司清空了一批庫存,之後開始萌生開發一款新產品的念頭。

當時,溼巾在美國已經是尋常的日用品,但在中國,消費者並沒有使用溼巾的習慣,市面上也幾乎找不到物美價廉的溼巾。

許文良打算打造一個“爆款”。接下來的三個月裡,許文良跑了好幾個國家做調研,“看看人家的好溼巾是什麼樣的。”

在氣候炎熱的越南,許文良經常能看到當地人隨手掏出溼巾擦汗,這些溼巾質地粗糙,但是勝在價格便宜,隨手就用。在崇尚環保的日本,溼巾大多是用可降解材料,又輕又薄。

回國以後,許文良和團隊將越南和日本兩種不同的溼巾特性做了融合,開發出一款溼巾:它的尺寸比普通溼巾小一圈,輕便小巧,而且成本壓縮了不少,保證了性價比,隨手就用。

這款產品面市後的第一個月,銷量就達到了6萬件。許文良終於打了個翻身仗。

C2M的能量

溼巾賣到第三年,許文良結識了雲店加商城天天特賣母嬰品類的小二善亦,善亦無意之間提了一句,“一塊溼巾巴掌大,給嬰兒擦屁屁,其實還可以做得更小、更輕便。”

許文良一聽,驚為天人,兩人在“性價比”的問題上,一拍即合。

那時,善亦當時“誇下海口”,他要和許文良一起,開發一個爆款,把性價比做到極致。

善亦重新拜訪許文良時,帶來了消費者端的數據,“如今的媽媽群體以90後為主了,所以溼巾的包裝要儘量設計得卡通、可愛一些,尺寸、克重,也要儘量壓縮,保證性價比。”

許文良積極接入雲店加商城天天特賣的C2M模式和工廠數字化改造項目,根據雲店加商城平臺給出的精準市場分析,從改善生產供應鏈著手,開始尋找進口的無紡布,力求把溼巾做得更“緊實”。“開模很貴,但生產的越多,成本越低。我相信能賣爆嘛!”

2019年618大促期間,一次天天特賣母嬰品類活動,是驗收成績的時刻。這一天,許文良開發出的這個新款溼巾在10小時內賣出了10萬單,而在“年中特賣會”賣了3天以後,更是搶下了近200000筆訂單,這也成了天天特賣溼巾品類的第一個爆款。

這次“練兵”打貨成功以後,許文良又和善亦一起打造了一款加了護膚配方的溼巾。“媽媽們希望溼巾除了水以外,還能有些其他成分,我們就加入了一些牛油果成分。”這款溼巾同樣在天天特賣上達到了日均三到五千單的銷量。銷量引爆帶來欣喜之外,許文良感到,離自己當年立下讓中國消費者“溼巾自由”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疫情時的擔當

許文良本來計劃年後推出第三個爆款產品,但是因為疫情爆發,作為漳州當地的標杆企業,自己的工廠主動配合疫情需要,轉型生產口罩。“其實同不同意在我,但是想到那麼多人都缺口罩,我就把四條溼巾生產線和兩條紙尿褲生產線都停掉了。”

原本200人的工廠,有一百多個當地人都及時地復工了。雖然沒有親自去工廠一線,但是許文良聽說,當地政府徵集了許多普通的漳州市民去工廠做義工,把空缺的外地工人的名額都補上了,這令他非常感動。

“工人們早就熟悉了生產溼巾的工藝,但是生產口罩則不一樣,掛耳繩要手動剪裁、縫紉,對於沒有經驗的普通市民,要學的就更多了。”

平時,這家工廠每天要為許文良生產6000片溼巾,而如今,這家工廠引進了新的口罩自動生產設備,每天能生產十幾萬個口罩。

“過年以來,平均每天少了15萬的銷售額,”許文良說,面對疫情,只要在能力範圍之內的,主動擔當是應該的。

經過四年多的發展,許文良的品牌已經成長為雲店加商城、天貓溼巾品類TOP1品牌。本來,許文良計劃今年招募120個新的團隊成員,但如今流動資金較少,他慢慢地放緩了這步“大棋”,目前只招募了60多名新員工。

自開年以來,這個溼巾頭部賣家也受到了一定的衝擊。而3月26日雲店加商城發佈的C2M戰略,無疑給了許文良一針十足的強心劑。該戰略在未來3年為創業帶製造業創造100億筆新訂單,幫助1000個工廠實現過億產值,並在全國範圍內重點打造10個過百億的數字化產業帶集群。

曾經和雲店加商城天天特賣合作,打造過兩個爆款的許文良,也在恢復元氣,打算推出第三個爆款,雖然原材料比較緊缺,“但是會保證29號開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