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米屯面屯油請理智消費

這一陣子,各地出現了搶購米麵糧油的現象,而且越演越烈。部分原糧產地每斤糧食提高0.05到0.1元。導致一些中小加工廠原來低價的產品提高出廠供價。造成了一種糧食要大漲的假象。昨天在一家大型超市碰到一位60多歲的老大娘在購買大米,一天時間來了6次,每次買2袋25KG的大米。(超市促銷限購每人最多兩袋)通過聊天,老人說還買了幾件油,幾代面幫孩子們屯點糧油米麵。

席捲全球的疫情還在蔓延,許多國家官方都宣佈暫停糧食出口。那麼,我們中國的糧食到底能不能自給自足,民眾有必要屯糧囤油嗎?

屯米屯面屯油請理智消費

2019年我國的糧食總產量為13277億斤,達到6.6385億人口噸。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我們按照中國14億人口計算,中國人均每天達到2.7斤。另外國家還有海量的戰略儲備糧。(儲備糧最低標準,糧食產區3個月,流通區6個月的儲備糧),所以說,各國的糧食禁止出口,對我們影響不大。有些老百姓可能覺得既然國內糧食夠,為什麼還要進口糧食?簡單的說,我們進口的大米主要是作為調劑性產品,或是一些高端的產品,比如說泰國香米。據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2019年大米的進口占我國大米產量的1.8%,小麥佔2.3%。

“糧倉滿,則天下安“。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同時也是一個糧食消費大國。國家經過2005年到2008年的全球糧食大戰,深刻地吸取了經驗教訓,合理種植結構,嚴控18億畝耕地的紅線堅守多年。2019年糧食產量比2018年增長119億斤,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我們經歷屯鹽事件,也經歷過屯口罩事件,還經歷過屯藥品事件。短期恐慌性購買可能造成價格波動。但是,每一次事件在國家強有力的調控下,短時間內恢復平穩。原因很簡單,供需總量沒有大的變化。尤其是這些關乎國計民生的商品。請大家理性購買,不要做吃瓜群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