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面子,溫柔的表達愛意,開啟幸福美滿婚姻的良性循環模式

我身邊有很多姐妹都是媽媽,知道我們的孩子很依戀成人,沒有成人的養育,孩子活不下去,沒有成人愛的關注,孩子也不可能成為心理健康的人!

可是大家知道嗎?我們成人在和配偶之間也是相互依戀與依賴的,就如同一個孩子依賴父母的養育和保護一樣,雖然成人的情感依戀比較對等互惠,但其情感連接的實質卻是相同的。

放下面子,溫柔的表達愛意,開啟幸福美滿婚姻的良性循環模式

01

我和我丈夫的相處模式,我們比較特別,為什麼這麼說呢?是因為一般追的那一方都是妻子,而逃的那一方都是丈夫,當我們之間出現衝突的時候,我丈夫會一直找我講道理,情緒激動的時候還會罵個不停,有時候我都已經困的不行了,他還不讓我睡覺,要我必須回應他,搞得我十分痛苦,但他越是這樣我就越不想理他,越想躲的遠遠的。

為什麼我和丈夫會從相愛到失去愛的聯結呢? 其實夫妻失去聯結是有規律可尋的,是個遞進的過程,由淺到深依次是,"揪出壞蛋","抗議之舞"和"凍結與逃離",這三種模式統稱為魔鬼式對話!

"揪出壞蛋"的目的是自我保護,主要的行為卻是互相攻擊,聲討或責備。當我們感受到驚恐,我們會用各種方法奪回掌控權,我們可能把對方想得很壞,分分鐘想把對方拉到黑名單,以攻擊對方來應對憤怒,或者乾脆先發制人,我丈夫常指責我,不愛收拾、不搞衛生,懶。我馬上回應丈夫的是,你看到了為什麼不做呢?你不是家裡的一員嗎?你比我更懶,在揪出壞蛋的模式裡,雙方都在竭力表達

"問題在你而不在我。"

伴侶若要建立真實的信任感與安全感,首先必須停止這種消極的互動模式,而其秘訣就在於承認沒有人是壞蛋,唯有互相的指責或相互指責的模式本身才是罪魁禍首,身處其中的兩個人都是受害者。

妻子如果不是指責的口氣,而是溫柔的說:

  • "親愛的,可以請你幫我倒杯水嗎?"
  • "每次老公下班早早的回家,我和孩子們就好開心啊!我們真的很需要你哦!"
  • "老公做家務的樣子太迷人了,全宇宙最帥"

如果妻子在生氣的時候先停一停,看到自己的需要(參考上面的需要短句)用有愛溫柔的語氣表達,我想丈夫的回應肯定會不一樣,惡性循環模式就循環不起來了!

放下面子,溫柔的表達愛意,開啟幸福美滿婚姻的良性循環模式

02

第二種模式"抗議之舞",這是在"揪出壞蛋"之後,很容易就陷入的模式。"抗議之舞"是一種穩定的互動模式,一個動作的出現會立刻刺激作出下一個動作,並且不斷加強,"抗議之舞"的實質,就是在爭取回應,希望重新獲得彼此的聯結、安慰和保證,通常一方會不斷要求,實則是對兩個人的疏遠提出抗議;另一方卻不斷退縮,實則是在抗議對方的批評。

我發現我們夫妻吵架常有個奇怪的現象,本來因為一件小事爭執、意見不合,但慢慢吵著吵著帶出來多年前的許多巨大矛盾,你一言我一語,話趕話,弄的一發不可收拾後我又逃避了,但當時真有把對方掐死的衝動!陷在極度痛苦中,被動的為著抗議而抗議!

最後一個模式是"凍結與逃離"。一旦指責批評的那方放棄爭取對方的關注,並開始沉默以對,便會出現這種狀況。這最後一個惡性循環模式的主要問題在於,雙方都感到了深深的無助感和絕望感,當進入最後這個模式要挽回婚姻就比較辛苦了,但我們知道還是有盼望的!

放下面子,溫柔的表達愛意,開啟幸福美滿婚姻的良性循環模式

03

不管是我們聽到、看到、還是感覺到與愛人的感情出現裂痕或愛人要永遠離開,都是非常可怕的,我們必須讓情感重新聯結起來,因此我們需要用能打動對方的方式去表達,讓對方可以回應,而我們去表達的語言,自古就被情緒所支配,不自覺的就進入一種惡性循環中。

所以出現的狀況常常是夫妻中一方不停指責,一方沉默無語,但雙方雖然行為不同,但都是愛著對方的,只有對方的感情靠近和接納、給予擁抱和安撫時抗議才會停止。

放下面子,溫柔的表達愛意,開啟幸福美滿婚姻的良性循環模式

最近一兩年通過學習,才知道我和丈夫之間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就是我們的相處模式,丈夫雖然說了很多傷人的話,但最終是在抗議我沒有關注他,他其實心裡想說:"我對你來說重要嗎?你真的接納我嗎?"而我之前不明白,就選擇不說話,逃避,其實當看清和丈夫的模式後,發現是可以選擇的,不去聽他說的話有多麼難聽,而去理解他心裡最深的需求。

跟大家分享一點情緒小知識,當我們缺乏安全感的時候,就容易憤怒,相對的行為就是進攻和戰鬥,當我們羞愧的時候就會退縮躲藏,當我們恐懼的時候就會逃走、凍結,當我們悲傷的時候就會哀悼、放手,極端狀況時還會轉身反擊。

難道我們真要被情緒牽著鼻子走嗎?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管理情緒呢?當然有!

第一步 隨時覺察

我們所有的情緒,都是由身體承載的。當情緒還沒有升溫時,身體就會有反應了,不同的人感受不同。有的人是頭部,有的人是喉嚨,有的人是胸部,有的人是心臟,有的人是胃部。所以,隨時感受一下負面情緒來臨時自己身體的哪個部位不舒服,以後當這個部位開始不舒服時,信號燈就亮了,就需要採取行動了,最好不要等到情緒升溫無法控制時再補救。

第二步 停下(離開)

停止自己與他人的對抗行為,離開產生情緒的現場,如果當時的狀況不允許離開現場的話,那麼選擇閉上眼睛或眼睛盯住其他的物體上,想一些其它事情。

第三步 呼吸

如果可以的話,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深呼吸(腹式呼吸),特別是呼氣的時間長一些,做十次深呼吸後,看看自己的情緒是否有所平息,如果仍然激動,就繼續呼吸,直到自己平靜下來。也可以進行一些分散注意力的活動,比如跑步、捏粘土、唱歌、繪畫、寫日記、找信任的朋友聊天等。

第四步 情緒對話

嘗試和自己的情緒對話。看看究竟為什麼有這樣的情緒?

給自己的情緒標註名字,比如:生氣,難過,委屈等,不與自己不舒服的情緒對抗,也不逃避,接納它的存在。

一般來說,我們的情緒和外面的人、事、物沒太大的關係,只是自己的舊傷被觸發了而已。

第五步 找需求

找出自己情緒背後的需求。比如我今天恐懼(恐懼就是給情緒標註的名字)了,那恐懼背後的需求是什麼呢?是想獲得安全還是獲得對恐懼事件的解決辦法?再比如我憤怒(憤怒也是給情緒標註的名字)了,那憤怒背後的需求是想獲得認同?還是被接納?還是有其他的需求?

每一種情緒的背後都有對應需求,當我們明白了這一步,就能更好地瞭解自己,這是一個覺醒的過程。

第六步:表達自己的情緒

把自己身體的感受說出來,說給親人朋友聽,獲得他們的理解或安慰,我們的情緒就會漸漸地平靜下來。

表達情緒和需求需要注意以下4點:

1、表達使用我開頭,語氣溫和、態度友好。2、描述客觀現象,比如說:我聽到…我看到…或者我猜…

3、如實表達情緒感受,表達時不帶指責和攻擊,不評價、不投射。

4、直接提出請求…不是要求,允許對方有不同意見。

放下面子,溫柔的表達愛意,開啟幸福美滿婚姻的良性循環模式

如果你不把一種方法用100遍,就不要說自己不會用!上面六部管理情緒的建議看起來簡單,其實不容易,單單是覺察情緒來的時候身體有什麼反應我就練習了半個月,才知道自己要生氣的時候會手麻、心裡堵。

學情緒課程4年了,到現在我也不是每次觸發事件出現,負面情緒來臨時都可以管理好,但能感覺到自己明顯的進步,把每一次情緒來臨都當作練習的機會,當有意識進入無意識,改變就開始了!加油姐妹們,你們也可以管理好情緒,不會陷入惡性循環裡的。

我們只要堅持操練,把學到的知識變成自己的肌肉記憶,就一定可以獲得美滿幸福的婚姻!

作者簡介:【羔太太】婚姻幸福解鎖營學員小晴,家庭教育指導師,青春無悔促導員,幼教工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