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成艾滋病重災區誰之過?出入境管理政策vs外國留學生政策

大學校園成艾滋病重災區誰之過?出入境管理政策vs外國留學生政策

今天,一則取消艾滋病出入境限制、高校淪為艾滋病重災區的帖子在朋友圈瘋傳。

問題是,艾滋病在中國蔓延和感染率大幅上升是否是取消限制的直接後果?為何高校是重災區?這和國家的外國留學生政策是否直接相關?主要原因到底是因為取消了出入境限制還是因為留學生政策放寬?在此談幾點看法:

1. 我國是2010年取消艾滋病入境限制的,彼時許多國家也都取消了艾滋病的入境限制,美國、韓國也是當年取消了艾滋病的入境限制。而且,把近年來感染率大幅上升的原因歸結為9年以前的出入境政策調整,似乎有些牽強。

2. 能不能把高校淪為重災區的原因都歸結到留學生頭上,恐怕也不能一概而論。歐美的留學生人數比中國還多,為何其他外國沒有這麼高的感染率上升情況呢。

3. 把原因歸結到留學生頭上跟前段時間山東大學留學生“學伴”制度有關,當屬於外國留學生“學伴”輿情的二次傳播,有點蹭熱點的感覺。特別有人借山東大學外國留學生“學伴”事件完全否定中國的留學生政策,又有點矯枉過正了。

歐美國家多年以來都在招收外國留學生,同時也藉機輸出自己的文明文化,把中國吸收外國留學生的大門完全關閉,這無異於把軟實力傳播的市場完全丟給了美西方國家。我們在對比教育部對內外學生的資金分配的同時,也要橫向比一下中國與美國國際開發署的教育援助資金誰多誰少。

4.如果艾滋病感染率確實大幅上升且高校淪為重災區,那就要切實分析原因,出臺對策。但是僵化直線的把原因歸結為某一點,顯然是犯了簡單粗暴的邏輯錯誤。要切實採取措施,打破中國“一抓就死一放就亂”的困境。

大學校園成艾滋病重災區誰之過?出入境管理政策vs外國留學生政策

綜合以上,提幾點想法和意見。

1. 避免一刀切和非此即彼。針對出現的高校成為重災區的症狀,應該對症下藥的查找問題出方子,不能簡單因為出現這樣的現象就完全否定取消艾滋病出入境限制政策或完全否定中國的外國留學生政策。

2. 各責任主體都應當負起責任。出現這種糟糕的狀況不能簡單歸因為某一個方面。國家、學校、行為者本人都應當負起自己的責任。從國家來說,儘管不能把主要原因歸責於出入境政策,但不是說出入境管理部門不負任何責任。儘管取消了艾滋病出入境限制,但不妨礙要求患者進行申報並將申報情況妥為通報有關部門,比如如果患者是留學生的話通報留學生所屬的學校。

教育部也要檢視自己的外國留學生政策,儘管不能一棒子打死,但確實也應當反思目前這種把留學生指標分解或下任務的做法,更不能把這個指標當作一個學校的評價標準。如果忽視質量僅僅把吸收留學生的數量當作衡量指標的話,顯然是有問題的。

學校層面也要加強對外國留學生的甄別和管理服務,一方面對於艾滋病患者妥為通報並塑造寬鬆的留學環境,另一方面有針對性的加強對學生的艾滋病傳播教育。

當然,從學生的角度,學生本人也要加強自律。特別是在當前互聯網時代,科技便利生活便利社交活動的同時,也便利了不良文化的傳播。對於當代一些大學生理想信念喪失,沉溺於網絡社交的現象,確實讓人痛心。

3.職能部門要加強信息發佈和輿情引導。出了問題簡單刪堵封除不是辦法,更不能掩耳盜鈴作縮頭烏龜。有關職能部門要第一時間主動發聲說明情況,解疑釋惑,否則就留出了讓不負責任的謠言滿天飛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